高职教育的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相关专业教育资源的相互共享,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强化办学特色。本文从所在学院专业群出发,分析新形势下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变化及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专业群建设背景,提出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对应措施。
一、专业群建设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现状
1.专业群建设背景。
高职院校专业群是将具有相同产业、行业背景,相近岗位职业能力的一组专业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相近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专业集合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专业集群化可以实现相关专业教育资源的相互共享,提高专业交叉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集中专业建设中所需要的实验、实训、师资等资源,节约人才培养成本,发挥学校各主要专业的优势,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2.湖南商务职院专业群建设现状。
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以学生相同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或相似就业岗位方向为基础,将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系部专业群。并在进一步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学院专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把专业群中电子商务作为重点优势专业,带动其他专业整体协调发展。基于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如何利用专业群建设中的资源优势,在专业群建设中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对促进专业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传统外贸转型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不景气影响,我国传统外贸优势不断丧失,原有国际贸易方式已不能满足进出口企业要求,网络化、信息化成为外贸发展的新趋势,以“互联网+外贸”为核心的跨境电商模式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不断提高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对国内外贸企业而言,跨境电商在避开国内电商激烈竞争的同时,又开启了新的国际市场,每年出口销售额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各外贸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式。在这样发展背景下,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传统外贸企业需要掌握谈判、函电、跟单、核算、结算、通关、保险等外贸技能。而跨境电商背景下,企业需要的是既懂国际贸易又懂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平台操作等知识的综合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2.高职外贸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求。
近年来企业对掌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和平台操作等知识的新型外贸人才需求很大,特别广东、深圳、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逐年上升。而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过程中,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灵活,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操作性,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缺乏海外电子商务平台操作经验,对网店运营基本常识的掌握、电商网络工具的使用、商品拍摄及图片处理的技巧等方面都不够熟练。第二,海外营销知识、跨境物流知识都比较欠缺。对于不同国家文化、消费对象、及产品的了解,从出口和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环节的供应链管理操作运用都存在困难。另外,小语种尤其热门法语、西班牙语等沟通谈判能力不够。企业不仅需要外贸函电,还需要一定的产品描述写作能力及与买家在线沟通的表达能力,能阅读英文网站资讯,并获取有效信息的人才。
3.师资不能满足外贸转型发展教学的需要。
新形势下的外贸人才需要掌握进出口业务和跨境电商销售业务等专业知识,能从事外贸业务、跨境电商销售和物流服务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种形式的专业教学中,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很大一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就进入高校工作,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知识缺乏整体性。对于了解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业务处理、品牌营销、客户服务、物流服务等专门相关知识,能对新形势下外贸整体上有所把握,既有外贸电子商务实践经验又长期从事专业领域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从师资角度上不能满足传统外贸转型的教学需要。
4.实训条件相对欠缺。
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得以实现。在校企合作中一般以专业为单位,由各个系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这种合作模式使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难以实现,整体效益无法实现。另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一般通过简单组合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室等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成立实训基地,相关实训教学资源专业之间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而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更是教学难题,大多数学院很难为学生找到大规模的校外实习场所,要实现每个学生都找到对口单位进行实习难度更大。企业由于办公场地、客户资源等种种原因不会热情地接纳学生进行实训实习,即使接纳少部分学生实习也会因为工作性质、商业机密等原因,让学生接触不到核心的内容,使外贸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三、专业群建设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措施
1.课程资源共享,使专业课程设置更适应企业需求。
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电子商务群建设背景下,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有机结合,在教学组织、课程资源共享方面具体很大优势。学院近年来一直推行专业核心课程及校本课程建设机制。在全院范围内,选取图片处理、跨境电子商务实务、市场营销实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作为核心重点课程,进行相应项目化教学改革和网路资源库建设,在此基础上实现各专业群的校本课程资源共享。
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而言,能够共享专业群下所有核心课程资源。第一,加强网络营销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能调研最新互联网环境和海外市场情况,全面了解不同国家消费者的交易方式和生活习惯。第二,能更好地掌握搜索引擎推广的知识,结合目标市场的主要网络媒介设计整体网络营销方案,掌握网店在不同电商平台上的运营规则和技巧。第三,能更好地学习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能力知识,熟悉国际物流并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进行配送,且能处理商品境内外物流衔接的问题。在专业群建设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保障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与集中,成效比较显著。
2.专业群背景下师资队伍共享,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专业群背景下可以实现师资队伍共享最大化,有利于降低师资人力资源成本,实现专业群内骨干专业动态转换,提高核心竞争力。
湖南商务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中,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依托,实现了教师在专业群内合理统筹使用,避免了因为专业界限,造成专业师资紧张与浪费。专业群背景下的师资队伍共享,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获得专业群下跨专业教师更专业的教学;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而言,可以利用同类企业的合作,获取同类企业顶岗实习、生产性实习所需的共性场地,还有技术支持和企业现场专家的指导与教学支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同时要善于利用专业群建设搭建的平台,以科研项目实施为依托,更好地实现教学知识、科研知识的共享,统筹利用校外行业、企业教师资源,达到提高“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实力与水平的目的。
3.校内外实习实践资源共享,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在专业群视域下,可以更好地分享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践资源。如湖南商务学院在校内实训建设的阶段,就兼顾专业群各专业需求,建设满足职业特定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训要求,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业实训基地。同时从专业群实践教学要求出发,对原有实训项目进行整合,升级为专业群共享的实训项目。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这样的条件下,除了以往的单证实训、国际贸易流程实训及外贸函电实训以外,还可以利用专业的电子商务、物流实训软件,形成进出口业务的整个流程操作,让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跨专业实训基地中加强各个模块的训练,弥补原有简单模块实训条件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可以通过专业群资源的统筹效应,共享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一定程度上解决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不足,提高产学合作的深度,拓展校企合作的范围,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还可以利用专业群资源,进一步构建创业平台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如与市场营销专业结合,为当地企业提供产品推广活动,自己寻找货源,尝试网上创业。还可以与电子商务专业结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项目运行,让学生以项目组形式组成运营团队,进行跨境电商企业电商项目的运营实践。在2015年首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中,湖南商务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共同组队,分别利用自己的专业特点,负责流程中各个模块,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进一步说明了在专业群背景下,有利于校内外实习实践资源共享,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张丽莉 来源:文教资料 2016年20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