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国际贸易竞争中的新领域。中国的入世,不仅给本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湖南文化企业对外贸易就是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怎样抓住机遇,克服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湖南文化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 1.1 文化产业增长迅速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2008年湖南的文化产业总产出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在全省GDP中的比重超过5%,成为湖南六大过亿产业和新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居全国第4位、中部六省第1位,人均增加值居全国第2位,进入全国“五大俱乐部”行列,。2011年,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GDP比重5.2%左右。目前,全省收入过亿元的文化企业达110个,利润过千万元的文化企业235个,上市文化企业4家,电广传媒、中南传媒、拓维信息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快速增长的产业体量,让文化产业成长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2 逐步形成了“湘”字号文化品牌 湖南的文化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逐步形成了“湘”字号文化品牌,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在新闻出版、现代传媒、动漫、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主打产业领域,均有“湘”字号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电视湘军”、“娱乐湘军”、“动漫湘军”、“出版湘军”创造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湖南文化现象”。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湖南广播电视台以96.92亿元品牌价值居第117位,同时排名中国媒体品牌价值排行榜第六位。湖南卫视2011年有60次夺得全国收视第一,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蝉联全国出版集团综合实力第二位,中南传媒跻身《财富》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发布的252个文化品牌中,有蓝猫、超级女声、湖南卫视、湖南出版集团、潇湘晨报、中国红瓷器、湘绣、政法频道、快乐购、红网等36个“湘”字号品牌入选,占中国文化品牌的14%。 1.3 文化出口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 2012年9月18日,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对外发布了《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目录》。认定我省的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永州奔腾彩印有限公司、湖南芒果国际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17家企业为“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个项目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企业数量较2009-2010年度的7家企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数量居中部六省第二位。行业类型涉及出版、广电、演艺、湘绣、动漫、工艺品、陶瓷、印刷等,而且出口的种类和范围在逐年扩大。 2.湖南文化企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重“硬件”,轻“软件”,配套服务不健全,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湖南一些政府部门对对外文化贸易认识不足,重视也不够,对有形的货物贸易很重视,而忽略了对无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没有摆在重要位置,配套服务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文化企业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而且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很难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虽然目前湖南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虽然日趋多样化,但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产品不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相对过高,限制较大,所以融资力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资金供需缺口较大。许多文化出口企业需要进口演出设备,但设备进口关税过高,资金不够,面对潜在的高收益的国际市场,由于风险巨大,这些都使很多文化出口企业望而却步。 2.2 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优秀的企业和产品,文化附加值低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我省从事文化产业的中小企业很多,但是缺乏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和实力集团,使得我省文化贸易整体竞争力不足,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而且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不足,没能充分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一些有比较好的,有新意的的产品一经上市,往往是立即被模仿或仿制,质量参差不齐,以致市场混乱,例如几年相亲类节目充斥各大卫视;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一炮走红,随后各电视台陆续推出了类似节目,竞争相当激烈。缺乏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产业,加上以迪斯尼为首的娱乐产业、英国数字娱乐业这样的可以带来丰厚收益又有力提高本国国际知名度的产业。而且文化产业附加值比较低,比如说迪士尼就有与其卡通人物相对应的书包、文具盒、毛绒玩具、手表、鞋子等一系列外延产品及其专卖店。而国内往往就是在某一产品推广成功,投资者认为得到丰厚的利益后,就突然戛然而止。相关企业没能把握住时机,继续挖掘或开发其新的价值。 2.3 对外文化贸易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要想很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目前湖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人才十分紧缺,特别是普遍缺乏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既有文化专长又懂市场规律的复合型人才;高层次的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相对不足,高水平的文化企业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经纪人才、文化产业技术人才、文化产业教育人才等都比较缺乏。这致使对外文化贸易的热度不高,影响不大,群体效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且文化产业人才的分布不平衡。另外合格翻译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这就增加了企业与海外客户和顾客的沟通交流难度,翻译的匮乏已经成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瓶颈。3.促进湖南文化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 政府应该指导企业向商务部、中宣部等有关国家部委申报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将更多具有中华文化传播潜力和湖湘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目录。根据湖湘文化的优势和特色,顺应国际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积极引导文化企业扩大出口,大胆的走出去。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绩效奖励和资金扶持的方式对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机构建立文化产品国际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对文化产业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采取优惠政策提供融资便利,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境外演出、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按规定享受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一些先进设备的进口可以采取免税政策。还应该完善配套服务,简化出境、结汇手续;提供通关便利,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 3.2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文化品牌 企业应该加强科技创新,调整文化产业结构,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与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借鉴国外的经验,利用湖南特有的人文资源,结合湖湘文化的特点开发新兴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高水平的文化科技产业,以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的来说我们可以以内容创新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巩固和发挥已有品牌优势,使广电、出版、动漫、演艺等优势产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并且继续打造新的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电影、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生产能力,开发新的产品;加快出版物由主要依赖传统介质向多种介质转型;加快文化与观光旅游、体育健身、艺术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和互动,推动文化服务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3.3 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促进湖南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继续打造广播电视、卡通动漫、潇湘晨报、“快乐购”等人才团队;要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懂外语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文化专门人才。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优秀的人才充分发挥其才干,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要一高校为依托,积极培养本土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要加强人才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合文化产业人才特点的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实现湖南文化产业人才平衡发展。 3.4 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 湖南文化企业要大胆地走出去,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和风采。湖南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苗、瑶、土家等40多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在居住、服饰、饮食、喜庆、宗教信仰等方面风情各异,我们必须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针对国外市场的文化需求以及人们的消费心理进行认真研究,在文化产品原创和开辟市场上,积极与国际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接轨,组织开展重大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鼓励支持民族文化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投资,大胆走出去,加强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为此必须发展壮大湖南的文化跨国公司建设,鼓励国内外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营,发展国际会展经济,在世界重要城市树立带有湖湘文化标志性的景观。 参考文献: [1]刘文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2. [3]花建.如何走向文化贸易大国[N].解放日报,2012. [4]纪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2. [5]郭万超.国际文化出口局面如何打开[N].中国文化报,2013. [6]周文彰.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断想[N].和讯网,2012. 作者简介:严辉(1979-),湖南娄底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经管系讲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