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短缺,尤其是粮食供给总量不足。增加粮食满足需求,克服“瓶颈”制约,成为政府发展经济的头等大事。一个时期,“以粮为纲”方针,贯穿整个工作始终。作为粮食的主要生产者——农民一方面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市场供给,另一方面通过粮食生产获得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形成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获得经济收入,增加经济收入,扩大粮食生产的产量——收入——增产——增收的简单易见而又密切的循环关系。那时,农民收入目标一直服从于粮食增产目标。决策界和经济界人士的头脑中,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粮食安全”概念(当时我国实际上是粮食不安全),也没有预料到后来,由于粮食供求关系变化,会使发展粮食生产与提高农民收入之间,产生背离现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粮食发展逐步摆脱了徘徊局面,出现了稳步且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势头,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同步快速增长,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和粮食主产区,这种同步对应关系,表现的非常明显。以后,随着我国商品短缺状态消失,粮食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丰年有余后,两者对应关系发生多次强弱变化,暴露出一些矛盾,使我们在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之间,面临着非常的选择。
(一)1978-1984年是粮食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呈现比较协调的正向相关关系的阶段,发展粮食就意味着增收,增收就要发展粮食
因为粮食短缺,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首要任务是,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粮食生产,尽快摆脱粮食短缺局面。产量最大化,成为政府追求的目标之一。农民则在发展粮食生产中获得收益。
1978-1984年,是我国粮食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都比较快的时期。如果用现在的概念形容,那就是,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关系是最顺畅、最协调的。因为我国在粮食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下,只要施行必要的刺激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就能够达到即增产粮食,提高国内粮食安全保障度,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这样一个“双重”目标。事实也正是如此。
这个时期,政府多项战略举措同步出台,无形中较好的协调了粮食生产与提高农民收入的关系。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国家推进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受压抑的农村生产潜力得到释放,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大规模发展粮食的劳动力准备比较充分;
在发展粮食政策方面,政府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进一步刺激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84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98.07%,比同期整个农产品收购价格增长指数(53.6%)多44.5个百分点。同时,国家连续多年调整粮食征购基数,较大幅度地减少征收和统购数量,扩大超购数量。如1979年根据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当年调减全国粮食征购数量275万吨。此后的1980-1982年,国家又连续三年减少征购计划共468万吨,使征购基数从3775万吨下降到3032万吨,调减了19.68%。农民向国家交售的征购和统购粮食由3403万吨减少到2820万吨,减少了17.13%。与此同时,农民向国家交售的超购加价粮却由1216万吨增加到2694万吨,增加了1.22倍,议购粮由327万吨增加到1748万吨,增加了4.35倍;
在粮食进出口贸易方面,国家为了让农民休养生息,大量进口粮食共计6567万吨(净),相当于1978年全年粮食产量的21.55%。
上述举措,大大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缓解了国内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农民得到了更多的收入。据统计资料,1984年粮食总量比1978年增加10255万吨,增长33.6%。与此对应的是,农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这里还应包括其他农产品显着增长所带来的拉动效应),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1984年的355.3元,增加22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倍,平均每年增长14.9%。粮食发展与农民收入,呈现出全面协调的正向关系。
此时,在农民收入总量中,家庭经营收入的较小份额,迅速膨胀扩大,居农民收入的主体地位;原来种植业收入不足家庭经营收入的一半,几年以后也提高到70%以上;种植业收入中粮食比重也在提高。这表明,粮食发展已经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主渠道,在有的地区甚至是惟一渠道。而来自粮食收入部分的大大提高,又刺激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这种互相促进、互为因果、互利互惠的格局,正是在短缺状态下,粮食供求关系失衡,人均占有粮食资源(316公斤)极低,需求水平远远大于供给水平的背景中产生的(见表1)。
这一时期,农民收入能够随着粮食发展而相应增加,并快于粮食生产增长幅度的其他主要原因是:
1.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旺盛。
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6.8%,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78-1984年,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近60%,达到7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5元。城乡收入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在较低起点上的强烈消费需求,呈现出急剧数量扩张态势。此时,城镇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不断提升,在1983年达到59.2%。消费膨胀焦点主要集中在以满足生活需求的粮食为主的食品消费上。人均消费粮食,从1978年的195.5公斤,跃升到1984年的251.3公斤,增加55.8公斤,增长28.5%,接近当时国内粮食供给增长水平。粮食总体需求呈加速上升趋势。市场旺盛的需求,更加强烈地刺激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在粮食的不断增长中迅速提高,而且高于粮食的增长幅度。
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比较单一。
改革初期,我国农业发展较快,农村非农产业刚刚起步,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以种植业为主、以粮食为主的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农民收入结构也比较单一,收入渠道比较狭窄。家庭经营收入中除农业收入为主以外,来自非农产业的份额非常有限,劳务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更是寥寥。这种生产结构和收入结构,决定了农户家庭经营生产性收入中依靠农业,依靠粮食生产的格局。
同时,也保证了农民收入能够随家庭经营的发展,特别是种植业的发展而增加。据计算,1978-1984年农民收入的增量部分,来自家庭经营收入的份额占71.2%,来自其他份额的只占28.8%。显然,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结构和由此决定的农民收入结构,有利于营造发展粮食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得”环境。
3.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有利。
当时国家主要通过巨额财政补贴来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地提高包括粮食在内的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同时维持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在一个较低水平上(6年仅提高7.82%),一高一低使农民共获得近1200亿元的净收益。1978-1984年,政府用于城镇居民的粮棉油价格补贴共计851.29亿元,是同期财政赤字的2.4倍。
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加了城镇居民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总量,为发展粮食生产,扩张了需求空间,进一步创造了协调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的外部条件。
(二)1985-1989年是粮食生产波动和农民收入从较高速增长转入负增长的转折期,两者的对应关系开始弱化
这一阶段农民收入与粮食发展的关系特点是,粮食呈现波动性增长的同时,农民收入剧烈波动,年度间由较高增长滑落至负增长,但总体水平还是保持向上的,增幅显着低于前一阶段。主要原因是: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农业发展获得的支持力度减弱。1985年国家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发展战略有所调整,经济决策又回归到以加速推进工业发展的轨道上,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朝着有利于城市和工业发展的方向倾斜。1985—1989年,国家财政中用
于农业的份额,没有随财政支出的增长而显着增加,5年中仅上升1.76个百分点。甚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农业支出的比重,还比80年代初期下降了3.61个百分点,而同期整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增长了40.8%。
国家调整了农业收购政策,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幅度有所降低。国家为了减轻日益加重的财政负担,并为农村进行结构变革,激发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创造条件,采取了改农产品统购为合同收购制度在内的相关政策,并降低了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价幅度。其中,粮食产品的收购价格1985年仅比上年提高1.8%。整个5年中,国家粮食收购价格提高75.7%,比1978-1984年的提价幅度低22.4个百分点。但这并没有削弱农民发展农业增产粮食的积极性,也没有改变农民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发展农业、发展粮食获得的格局。但是,却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农民收入总量中,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份额减少;二是种植业收入比重降低,由1984年的72.9%,锐减到1989年的55.2%,减少17.7个百分点,减幅高达24.3%。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构成发生变化。农业发展和粮食大增产,为广大农村进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使得广大农民有条件发展多种经营和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这个时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展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多种经营蓬勃兴起。
由此引发农民收入来源的较大变化,主要是农业收入减少,非农产业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渠道逐步拓展。然而,进入1988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乡镇企业平稳发展,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份额减少。此时,农民来自农业(粮食)收入的份额;没有显着增加,收入增量在减少,影响到整个农民收入水平。
受上述综合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在1989年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因为农民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减少。种植业收入的减少,有很大一块是粮食收入减少造成的,并导致其在家庭经营收入中比重过快的下降(见表2)。
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变了农民收入构成,原来的单一生产收入格局被打破,多重因素逐步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纯农户中,这种对应关系比较强烈,而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这种对应关系明显弱化一些。
(三)1990-1995年是粮食低速发展与农民收入徘徊增长期,农民收入受粮食产量的影响力在减少,两者既有正向也有反向变动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粮食生产转入比较慢的发展期,从1990年的44624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46661万吨,5年共增产2037万吨,平均每年增产的粮食总量,不及整个80年代平均每年增产总量的一半。这个时候,农民收入也出现了起伏变化。
如果从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上分析,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尽管粮食增长速度回落,但农民收入依然在波动中增长。据统计资料,1990-1995年我国粮食增长总水平仅为4.57%,年平均增长0.89%,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增长25.47%,平均每年增长3.85%(见表3)。
这说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非粮食因素在增加,粮食因素在减弱。市场价格、收入来源多元化等,成为影响农民收入的主导性因素。此阶段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但国家支持农业发展力度弱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民经济调整期基本结束。1992年全国掀起了以房地产开发,建设经济开发区,加速城市经济发展的高潮。国家财政、社会资金基本流向非农产业,加重了社会资源倾斜配置于非农产业的局面,大大削弱了国家财政中用于农业的比重。据资料统计,这个时期国家财政支出中的农业份额,曾由1990年的9.98%,提升到1991年的10.26%,然后直线下降,从1992年的10.05%,回落到1995年的8.43%。但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有所适当调整,主要是国家农产品收购价格有提高,特别是粮食收购价格做了恢复性调整,提升幅度较大。1990-1995年间,全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86.53%,其中粮食收购价格提高103.16%。国家的这一举措,实际上带有给农业和农民的补偿性质,以及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因为90年代头两年,粮食价格均低于上年,这才有后来1994年高于上年46.6%提价幅度的政策出台。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弥补了种植业(粮食)收入的减少。进入20世纪90年代,借助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乡镇企业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企业在原有发展基础上规模迅速扩大,取得并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最高时曾达到65.1%。乡镇企业的发展,安置和吸纳了大量农业劳动力,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提高了农民收入总水平(见表4)。
3.粮食市场价格开始下滑,农民收入不减反增。我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刺激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在1994年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幅度高达46.6%,拉动市场上粮食价格的上涨。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粮食零售价格处于34.4%和48.7%的高位水平上。强烈的市场价格信号,刺激了农民发展粮食和通过销售粮食增加收入的积极性。此一举,提高了生产性收入中的农业收入比重。1995年,国家采取宏观措施抑制通货膨胀,通胀率从上年的21.7%下降到14.8%。受此影响,10月开始,高位上的粮食价格开始逐步回落,拉开了长达60个月的粮食价格低迷的序幕。同时,国家放低了粮食收购价格的提升幅度,仅比上年提高29%,下降17.6个百分点。但是,农民收入并没有因为价格回落而有所减少。1995年还比上年增长5.3%。
深入分析会使我们发现,有时粮食价格和产量,都没有影响到农民收入,或影响力在衰减,这和以前或产量或价格或同时影响农民收入有较大区别。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与农业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粮食产量达到较高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开始好转,农民调整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加速提高收入愿望强烈,决心改变原来生产格局和收入构成有关。概言之,与农民收入多样化有关。
从国家来看,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特别是粮食供求还有一定缺口,通过运用价格等宏观调控手段调节粮食发展,还有一定空间和余地。所以,从价格运用和刺激生产角度看,政府有能力协调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四)1996-2000年粮食在波动中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下降,粮食因素在影响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恢复性加大
“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消除通货膨胀因素,推动了经济发展。粮食受大环境影响,发展呈现一定的波动,出现了五年三减产。加上1995年10月以来,粮食长期的市场价格低迷影响,农民收入中农业的增幅连续四年下降,来自种植业的部分连续三年绝对量减少。表现出较强的,因粮食产量和价格变化,而引起的种植业收入减少的结构性特征,和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低幅增长的地区性特征(见表5)。
农民收入之所以在“九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两增三减”局面的时候,还能够保持总量水平的提高,主要在于农民收入构成的多样化,分散了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大于和多于不利因素,使得农民收入在增幅下降同时总量依然增加。这是一种结构性增加。
从统计数字上看到,我国粮食减产似乎没有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我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在“九五”期间虽然没有下降,由1926元提高到2253元,增加327元。但增长幅度却是5年连续直线下降的,从“九五”初的9%,下降到“九五”
末的2.1%,增幅减少近7个百分点。这种状况,显示出“九五”期间,粮食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从松散状态,逐步转为密切,相互之间影响力度在加大加强。因为,我国农民收入虽呈多样性,但在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中的农业收入,还占据主体地位。种植业收入依然是决定农业收入,并进而决定农民收入增长与否的关键,而粮食收入又是决定种植业收入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资料,1998年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部分减少了28元,1999年减少了53元,2000年又减少了48元,3年合计减少农业收入128元。农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连续3年负增长,分别下降4.5%、2.3%和4.3%。而农业收入的连续减少,又主要是因为种植业收入大幅度下降引起的。1998年农民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部分减少16元,1999年减少45元,2000年更减少98元,3年农民减少种植业收入共计158元。相应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分别为4.3%、3.8%和2.1%。
种植业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粮食减产。1997年、1999年和2000年,3年共计减少近6015万吨粮食。按当时综合平均收购价格计算,仅此一项农民就减收330亿元,人均减收38元;二是价格下跌。1995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开始了幅度大、时间长、范围广的下跌,到2000年,已经累计下降了56.7%。如果粮食产量保持不变,仅价格下跌就使农民损失收入一半以上。据调查,粮食作物纯收入减少占种植业纯收入减少的90%以上。
而在粮食主产区,粮食影响因素几乎占到全部,是决定性的,远远大于非粮食主产区。
据统计资料,2000年我国11个粮食主产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50元,仅增长1.2%,比全国增长速度低近1个百分点。其中,吉林省下降10.5%、辽宁省下降5.8%、黑龙江省下降0.8%。河南省已连续3年出现种植业收入负增长状况,成为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补充资料粮食减产、价格下跌,黑龙江省农民收入连续三年减少
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四个不同阶段的变化,其背景各自不同。双方关系从正向到松散甚至异向再到正向的变化走势,实际上是宏观大环境与经济政策变化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及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通过我国农民收入与粮食发展间的关系演变可以看出,改革初期的农民收入与粮食发展呈现出比较一致的同向变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超过了粮食生产的增长幅度。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出现了徘徊和低速增长,与粮食发展比较呈现出异向变动。90年代后期,农民收入总量不断增加,但增长幅度持续回落。这种回落与粮食生产不无关系,它至少告诉我们:一是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供求状态中,会出现不同的相互影响力。短缺经济下,发展粮食生产与提高农民收入很容易达成一致。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时,协调一致难度增大;二是农民收入构成变化,是决定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的重要因素。农民收入多样化,则依靠粮食增加收入的依存度小。当农民收入渠道狭窄时,对粮食生产的依存度就会提高;三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推论,绝大多数农民收入中来自粮食的份额,不会彻底消失,尤其是粮食主产区更是如此,只是份额的高低而已。但是会有部分农民,完全摆脱农业,放弃粮食生产,成为非农业户或非粮食生产户。这时,发展粮食生产增加收入,已经不起作用了。
所以,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短缺状况结束以后,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已经面临着许多干扰因素。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