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农业论文

论说文有哪些论证方法(论说文的论证方法)

2022-12-18  本文已影响 67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 内容 提要】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文学领域中论说文压倒一切。《管子》76篇多数为论说型,正是这一 时代 背景的反映。论说必须讲究论证技巧。《管子》中常见的论证技巧主要有:托古援经式权威论证,推前衍后式因果论证,正反对比式比较论证,“分别以明之”的解析论证,“譬称以喻之”的比喻论证,“以近知远,以一知万”的事例论证。

【关键词】 《管子》;论证技巧

  Abstract: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with many philosophers’ debating with each other, argument essays prevailed over the others. Most of the 76 essays belonged to this kind, which is exactly the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Demonstration must be based on argument skills. The re are common ways for demonstration in Guanzi, such as the way of using ancient people’s deeds and authoritybooks to prove a kind of view, the way of tracing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a phenomenon, the way of demonstration in contrast situations, the way of dividing a large one into small parts, the way of metaphor demonstration, and the way of knowing the otherwise unknown by analyzing the known.

  Key words: Guanzi; argument skills

   历史 上的战国是一个 政治 、 经济 、文化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文学受其 影响 亦呈现出与前期不同的面貌。章学诚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着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1)(P60)在 社会 动荡、战争蜂起,官学下移、私人讲学兴起的时代,人人都欲陈己见,以匡现世、挽时弊,在文学领域,表现为论说文章压倒一切(2)(P4)。《管子》集中反映了这一特点。从现存的76篇看,除“内言”、“短语”、“杂言”、“管子轻重”中含有少量记事及《弟子职》、《问》等几篇 应用 文,其他均是论说文。它们不仅数量多,同时也代表了《管子》一书的文风。杨忱序曰:“《管子》论高文奇,虽有作者,不可复加一辞。”(3)(P576)张NB076曰:“《管子》天下奇文也。”(3)(P576),均以论说文章而言。论说必须讲究论证逻辑与灵活的论证技巧。笔者以为,前人对论说文的诸多赞语正与《管子》中多样的论证技巧密切相关。
  战国时已有人提出逻辑论辩的有关 理论 ,如墨子的“三表”、“类”、“故”、“辟”、“侔”、“援”、“推”,荀子的“譬称以喻之”、“分别以名之”、“以情度情,以类度类”,韩非的“矛盾”、因果论证等。由于论证 方法 的自觉运用,他们的论说文,论述周密,说服力很强。本文拟对《管子》中常见的论证技巧进行浅析。
  一、托古援经——权威论证
  权威,指为人信服的、具有示范作用的措施、言论或古书。《管子》中的权威论证分为托古论证和援经论证两类。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借用古代帝王具体的施政措施、言论的,称为托古论证;征引古代典籍的,称为援经论证。
  1.托古论证
  《管子》中的托古论证与诸子书中的以事说理不同。《管子》中所托之古事基本没有故事情节,这与《庄子》、《孟子》、《韩非子》中用来说理的具有情节性的故事形成鲜明对比。托古论证在战国很有市场。罗根泽在《战国前无私家着作说》中谈到:“返古思想为人类通性之一, 中国 人尤甚。况当战国乱离之时,颠沛失所,更易引起慕古返古之思,故各家着书立说,每每托古。即彰彰较着者言之:‘儒墨两家,俱祖尧舜,道家为黄帝之说,许行托神农之言。’”(4)(P75)尽管墨子、荀子、韩非子对谁能代表真正的尧舜之道曾提出质疑,但当时人们对上古帝王的存在是没有疑问的。因此,假古人之言、托古人之事,以坚人之信、益己之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论证方式。正如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中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明理引乎成辞,征以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5)(P335)
  托古论证在《管子》中有三种表现形式。
  有时,它以特称帝王的形式托古立言。这些帝王往往上溯到汤、禹、舜、尧、以至黄帝、燧人、伏羲。《桓公问》中,齐桓公询问“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的方法,管仲回答说:“勿创而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也;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管仲以黄帝、尧、舜、禹、汤、武王为例,建议桓公设“啧室之议”。这里没有抽象说理,仅将先王的具体做法原盘复述,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五帝的传说中,黄帝为其首。《史记·五帝本纪》颂扬黄帝“修舆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他建立了卓着功绩,当时各诸侯一致推尊为“天子”(6)(P3)。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7)(P37),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他们均是大同治世的创建者。借用他们的为政措施证明自己的观点,具有无可辨驳的说服力。又如《任法》,中心论题是讨论以法治国。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者说“昔者尧之治天下也,犹埴之在埏也,唯陶之所以为;犹金之在炉,恣冶之所以铸造。其民引之而来,推之而往,使之而成,禁之而止。故尧之治也,善明法禁之令而已矣。黄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黄帝之治也,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尧之治、黄帝之治,均是任之以法,因而君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象黄帝、尧那样,以法治国。
  用特称帝王作论据,作者似嫌不足,于是运用“七十九代之君”,“封禅之王,七十二家”,“五帝三王”的群称帝王的形式,力求加强涵盖广度,造成气势,增加论证的力量。《治国》谈到为国必贵粟时说:“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再如《正世》,为了说明兴利除害的重要性,文中写到“夫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夫五帝三王所以成功立名,显于后世者,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事行不必同,所务一也。”群称帝王的覆盖面要比单称广一些,文章的说服力也就更大。
  《管子》中也有以全称式“先王”为名说明事理的。如《国蓄》,“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远,其至之难,故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币为下币。……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先王知其然,故不求于万民而籍于号令也。”这是管仲劝谏桓公借助号令的缓急,灵活运用玉、金、珠等货币流通工具,以隐蔽的形式向人民征税。借用先王的做法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亦是《管子》常用的论证方式。
  2.援经论证
  古书亦是一种权威的象征。“古者政教不分,书在官府,欲得诵习,颇非易易”(4)(P70)。战国时官学散落民间,着述论说,征引古书以加强自己的论辩力量,势在必然。诸子书如《孟子》、《墨子》、《荀子》等就常引《六经》。刘勰《文心雕龙·事类》说“明理引乎成辞”(5)(P335),“成辞”即指古代的经典。
  《管子》中征引古书共有七处:①“昔者圣王之治人也,不贵其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以听令也。《泰誓》曰:‘纣有臣亿万人,亦有亿万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有国之君,苟不能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以为下法,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法禁》)这里引《泰誓》论证人“和同以听令”,用 法律 同人心的重要性。②“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故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势在下则君制于臣,势在上则臣制于君……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矣。”(《法法》)这儿引《春秋》所记君主无势则家国混乱的事例,论证“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的正确性。③“凡人君之威严,非德行独能尽贤于人也;曰人君也,故从而贵之,不敢论其德行之高卑有故。为其杀生急于司命也,富人贫人使人相畜也,贵人贱人使人相臣也,人主操此六者以富其臣,人臣亦望此六者以事其君,君臣之会,六者谓之谋。六者在臣期年,臣不忠,君不能夺;在子期年,子不孝,父不能夺。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得此六者,而君不智也。”这儿引《春秋》所记君主失“杀、生、富、贫、贵、贱”六权则家国混乱的事例,说明“人君之威严”的内在原因及掌握六权的重要性。④“故举兵之日而境内贫,战不必胜,胜则多死,得地而国败。此四者,用兵之祸也。四祸其国而无不危矣。大度之书曰:‘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战而必胜,胜而不死,得地而国不败。’”(《兵法》)这儿引“大度之书”论证对外举兵,境不贫、战不胜、胜不死、得地国不败的重要性。⑤“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先圣之所以一民者也。《周书》曰:‘国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则不祥;国更立法以典民,则不祥;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百官服事者离法而治,则不祥。’故曰: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从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任法》)这儿引《周书》证明国家存亡治乱,关键是是否以法一民。⑥“愚臣:深罪厚罚以为行,重赋敛、多兑道以为上,使身见憎而主受其谤,《故记》称之曰愚忠谗贼,此之谓也。”(《七臣七主》)这儿引《故记》论证愚臣使“主受其谤”的正确性。⑦“饰臣:克亲贵以为名,恬爵禄以为高。好名则无实,为高则不御。《故记》曰:无实则失势,失辔则马焉制?”(《七臣七主》)此处亦引《故记》,论证“克亲贵以为名,恬爵禄以为高”的饰臣令君主无法驾驭的正确性。《泰誓》、《周书》、《故记》、《春秋》均是古书。《泰誓》,“《尚书》中的篇名。”(8)(P196)《周书》,“周代的官方 文献 。”(8)(P91)《故记》,“古书名,亦见《吕氏春秋·至忠》,高注:‘故记,古书也。’”(8)(P169)大度之书,“无考”(8)(P239),但以《管子》所引它书来看,亦或一古书。古书的引用,加强了论说的力度。因为古书不仅是当时 教育 的手段,文化的载体,更是政治权威、学术权威的象征。因此,引古代典籍说理,也是一种竿立影现的论说方式。
 二、推前衍后——因果论证
  在《管子》中,有一种类似修辞中顶真的语言形式,不过,它的存在并非为了取得修辞效果,而是旨在说理。这种说理方式从表面上看,与传统逻辑中的连锁推理相同。但连锁推理中,前后成分之间是属种关系,而它的前后成分之间是因果关系(9)(P344)。笔者称之为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前溯式和后衍式。前溯式是对要达到某一目的应如何去做或对已形成的某一现象原因的 分析 ,强调重点在前因。后衍式是对某一现象或某一做法的 发展 趋势的推测,强调重点在后果。如:“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权修》)这是前溯式因果论证,它旨在说明要想达到“地之守”的目的,应如何去做。通过因果分析,指出要想“地之守”,必先“粟”之守,即“粟”之守是达到“地之守”的关键。显然“粟”之守是论者有意强调的。又如:“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治国》)这是后衍式因果论证。它旨在说明“农事胜”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通过因果分析,指出“农事胜”则会最终带来“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的良好局面。论者有意用这种良好的局面作为号召,鼓励当权者注重农事。
  具体的因果论证中,前溯式和后衍式时常联合交错使用。从因果论证的表现形式看,有单线、复线、多线三种。如“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民众而兵弱者,民无取也。故末产不禁则野不辟,赏罚不信则民无取。野不辟,民无取,外不可以应敌,内不可以固守。”(《权修》)这是前溯和后衍式联合使用的复线因果论证。既分析了“地博而国贫”、“民众而兵弱”的潜在原因是“野不辟”、“民无取”,又推衍了“野不辟,民无取”可能产生的后果,即“外不可以应敌,内不可以固守”。又如《七法》中,“百匿伤上威,奸吏伤官法,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威伤则重在下,法伤则货上流,教伤则从令者不辑,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重在下则令不行,货上流则官德毁,从令者不辑则百事无功,百姓不安其居则轻民处而重民散。”这是后衍式多线因果论证,指出了四“伤”可能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再如《制分》中,“治者所道富也,治而未必富也,必知富之事,然后能富。富者所道强也,而富未必强也,必知强之数,然后能强。强者所道胜也,而强未必胜也,必知胜之理,然后能胜。胜者所道制也,而胜未必制也,必知制之分,然后能制。是故治国有器,富国有事,强国有数,胜国有理,制天下有分。”这是前溯和后衍交错使用的单线因果论说。不仅指出国治能最终导致天下制,而且分析了由国治到天下制中间各环节得以实现的前提。即“治者所道富”是因为“知富之事”,“富者能道强”是因为“知强之数”,“强者所道胜”是因为“知胜之理”,“胜者所道制”是因为“知制之分”。
  无论哪种方式,由于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论说线索非常清晰。又由于前溯式、后衍式各有表达的重点,在较短时间内,较小篇幅中能将复杂的 问题 简化,不仅洞察了潜在的原因,还可预测其可能发展的趋势。语言联贯,语意衔接,分析事理,深入透辟。因果论证是一种有效的说理方式,灵活的加以运用,能更好地为论点服务。
  《正世》认为,统治人民政策要适中,“治莫贵于齐”。作者选择不“齐”的两种表现,“急”与“缓”作为论说前提,运用后衍式,分别推导出“急”与“缓”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从而说明了只有不“急”、不“缓”,即“齐”,才能国治。“治莫贵于齐。制民急则民迫,民迫则窘,窘则民失其所葆;缓则纵,纵则淫,淫则行私,行私则离公,离公则难用。故治之所以不立者,齐不得也。齐不得,则治难行。”又如《治国》中对“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论证。“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得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议论说理与上例相仿。

  三、正反对比——比较论证
  《管子》中比较论证有两种,即同比和异比。同比是在对同一事物、事理的正反比较、肯定与否定的 分析 中,阐明观点,明确利弊。异比是将对立的两类事物放在一起,在正反对照中,说明事理,提出使对方接受的解决方案。
  《形势》中,作者把对“道”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得天之道,其事若 自然 ;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在得道与失道的正反对照、利弊对比下,作者“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 的观点得到了肯定。再如《法法》中,“惠者,多赦者也,先易而后难,久而不胜其祸;法者,先难而后易,久而不胜其福。故惠者,民之仇雠者;法者,民之父母也”。通过执行法令的两种不同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的对比,作者认为统治者应舍惠就法的“法法”的观点得到有力证明。这是同比。
  异比中,有时是 历史 上正反事例作比。如《霸言》中,以历史上的尧舜、桀纣构成正反对照,“尧舜之人,非生而理也;桀纣之人,非生而乱也”。尧舜得以治,桀纣得以乱,一治一乱中,勿须多言,鲜明地说明了“理乱在上”的道理。异比也可以是古今正反事例作比。如《法法》中,“臣度之先王者,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李,后稷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以事其君。今诬能之人,服事任官,皆兼四贤之能。自此观之,功名之不立,亦易知也。故列尊禄重无以不受也,势利官大无以不从也,以此事君,此所谓诬能篡利之臣者也。”作者意在说明何为“诬能篡利之臣”,引历史上舜之“四士”与现实中“诬能之人”作比,正反对照中,比只引现实中的事例来论说,能更显豁的表达作者的思想。还有一种异比,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常识。如《权修》中,“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地有尽、民力有限与“人君之欲无穷”都是生活常识,将它们放在一起,使人们认识到矛盾的严峻,在“有时”、“有倦”与“无穷”的对比中,自然会接受“取民有度”的观点。
  比较论证的优点有二。一、在正反矛盾的对比中,事物积极、消极的方面得以突出展现,是非分明,作者不用作过多的解释说明,就能达到说明事理、表白观点的目的。二、作者把复杂的事物、事理一分为二,分别从其肯定与否定的方面分析论述,简化了认识的对象,有利于从纷繁的世界中迅速把握 问题 的实质,论证简洁明快。
  四、“分别以明之”——解析论证
  《荀子·非相》中说:“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10)(P57)其中,“分别以明之”就是解析论证。它是根据对象的某种属性将它分成诸多类别,把许多笼统的、模糊的问题具体化,以此达到对事理的说明解释。
  解析论证有时是双层解析,有时是三层或三层以上。双层解析类似比较论证,如《权修》中,作者旨在表达“赏罚信于其所见”的观点,如果直陈观点,显得概括、不具体。于是,将其一分为二,分作两种情况,“见其可也,喜之有徵;见其不可也,恶之有形”,通过解析,作者的观点显豁明了。与比较论证相比,解析论证并不简单肯定或否定其中的某一种情况,而是通过解析某事可能具有的多种情况,使作者的观点具体化。双层解析有时失于简单,因而解析论证更倾向于三层、四层甚至更多。如《七法》中,作者讨论世主与明君的区别时,就运用了四层解析,“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明君则不然,致所贵,非宝也;致所亲,非戚也;致所爱,非民也;致所重,非爵禄也。”通过这样的解析,人们对世主与明君的个性特点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了。又如《五辅》中,作者论述“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法有五务,权有三度”时,也运用了“分别以明之”的解析论证。

  解析论证更多地运用于下设分题的专题式论文中。如“经言”《牧民》中的“四维”、“四顺”、“十一经”,《立政》中的“三本”、“四固”、“五事”、“九败”、“七观”,“外言”中的《八观》,《法禁》中的十八条禁令,“短语”中的《九变》,“杂篇”中的《七臣七主》、《入国》、《九守》等。《七臣七主》主要是围绕君主、臣民分别展开讨论。作者把君主分为“申主”、“惠主”、“侵主”、“芒主”、“劳主”、“振主”、“亡主”七种类型,把臣子分为“法臣”、“饰臣”、“侵臣”、“乱臣”、“愚臣”、“奸臣”、“乱臣”七种类型,并对其主要特征逐个描述说明,使人们对君、臣的认识由简括到详细,由模糊到清晰。
  五、“譬称以喻之”——比喻论证
  “譬称以喻之”是一种比喻式类推论证法。其思维过程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A),就先以与自己的观点(A)在某一性质或因果关系上类似的事物道理(B)作比喻,而这个事物道理(B)的 内容 浅显,其正确性是对方容易认可的;只要对方承认了所喻事物道理(B)的正确性,就应该明白自己的观点(A)的正确性了。”(9)(P344)这种论证方式由来已久。《论语·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NB077,小车无NB078,其何以行之哉”(11)(P21)就是比喻论证。《墨子·小取》中明确提出比喻论证法,“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12)(P379),并且在论辩中大量 应用 。孟子虽“距杨墨”,但他却汲取墨子的这种论证方式。“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9)(P133)《荀子·非相》提出“譬称以喻之”的说法:“谈说之术,……譬称以喻之。”(10)(P57)他的《劝学》篇是比喻论证的极好范例。由此可见,比喻式类推论证是先秦诸子常用的论证方式。《管子》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与以上诸子相比较,《管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喻论证种类的多样性。
  在某一比喻论证中,按用来作比的事理的多少,可分为单层论证与复层论证。如以“水波而上,尽其摇而下”类推“天下道其道则至,不道其道则不至”(《君臣下》),这是单层比喻论证。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类推“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小称》),这是复层比喻论证。单层比喻论证简洁明快,复层比喻论证则加强了雄辩色彩。
  在某一比喻论证中,按用来作比的事理是直接表达还是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可分为直接论证与间接论证。如“鱼龟之不食饵者,不出其渊;树木之胜霜雪者,不听于天;士能自治者,不从圣人”(《侈靡》),这是直接比喻论证,即作者用否定的事理类推出否定的结论。而“釜鼓满则概之,人满则天概之,故先王不满也”(《枢言》)这一比喻论证,肯定的事理推导出否定的结论,这是间接比喻论证。直接比喻论证显得直率坦诚,间接比喻论证则迂徐委婉。
  按用来作比的事例的取材范围,又可分为自然比喻论证与生活比喻论证两类。于自然取材的,如《霸言》中的“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骥之材,而百马代之,骥必罢矣。”此以“百马代之”而胜“骥”,比喻类推“诸侯合则强,孤则弱。”于 社会 生活取材的,如《法法》中,“规矩者,方圜之正也。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圜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正方圜。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此以“拙规矩之正方圜”、“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圜”类推圣人治国以法,“不能废法而治国”。自然比喻论证鲜明活泼,生活比喻论证熟悉亲近,易于接受。
  以上的分类是各从某一方面而言,实际上三类之间是相互交叉的,某一比喻类推可能同时属于三种情况中两两对立之一种,即单层与多层,直接与间接,生活与自然三类各取其一。如“鱼龟之不食饵者”一例,既是直接比喻论证,又是复层比喻论证,同时又是自然比喻论证。此理甚明,兹不多述。
  《形势解》是一篇解经式论说文。经文多为自然常识或生活事理。作者没有局限于单纯解经,而是由解经拓展到社会人事,巧妙地利用比喻类推论证,提出了许多统治者为君治国或生活中如何处世的 方法 、准则。如作者对“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的解析:“山者,物之高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故节高而不解,则所欲得矣。”这里,由“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的经文,用比喻类推论证,推导出“节高而不解,则所欲得矣”的处世方法。又如,作者对“羿之道非射也”的解析:“羿,古之善射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之所以必治也。”再如作者对“不行其野,不违其马”的解释:“马者,所乘以行野也。故虽不行于野,其养食马也,未尝解惰也。民者,所以守战术也,故虽不守战,其治养民也,未尝解惰也。”
  可以看出,这种在解经基础上的经义拓展,是比喻论证的活用。作者在解析经文时,运用比喻论证,既拓展了经文、深化了观点,同时自己所推衍出的结论,也由于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得到了有效的证明。
  六、“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事例论证
  事例,包括自然事例和生活事例。它们或真实存在,人们亲身经历过,或虽不存在却由于长久盈耳,习以为常,以至信以为真。援引它们作为文章论据,读来亲切,易于为人接受。事例论证是从多个具象的事物、现象中概括出抽象的论题,这是从个别上升为一般,从“一二”中“求其统类”的思维进程,相当于传统逻辑中的归纳推理。荀子《非相》中说的“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就是这种“以近知远,以一知万”的事例论证(10)(P53)。上引《文心雕龙·事类》中的“征以举乎人事”(5)(P335),即指此。
  用生活事例论证的,如《管子·禁藏》:“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这里以商人、渔人见利而不远千里、不难艰险的生活事例,说明了“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的普遍道理。用自然事例论证的,如《水地》。作者列举自然界 “能存而不能亡者”、“伏暗能存而能亡者”、“或世见,或世不见者”三类事物作论证,说明了水为“万物之本原”的道理。不管是生活事例还是自然事例,用作论证的事例越多,结论越具有说服力。
  有时,作者既用生活事例,又用自然事例。如《形势》一文。“形”指事物存在的形态,“势”指事物 发展 的趋势。文中列举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大量事例,论证了事物之所以表现为一定的“形”,以后又会如何发展,是由其“势”,即内在的必然趋势、 规律 决定的道理。兹举其中一段:“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夭贫富,无徒归也。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名之运也。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鸿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飞蓬之问,不在所宾;燕雀之集,道行不顾。牺牲圭壁,不足以飨鬼神。主功有素,宝币奚为?羿之道,非射也;造父之术,非驭也;奚仲之巧,非斫削也。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人们祭山,是因为其高而不崩,祭水,是因为其深而不涸;蛟龙得水,才有神的表现,虎豹凭借深山幽谷,才能显示威力;人们不抱怨风雨,是因它没有既定方向,无私无偏;同样,位高者发号施令,位低者忘掉卑贱,以及人寿命长短,生活贫富都有内在原因,不是无故而至;臣下奉行命令,是因为君主位尊,臣下接受指示,是因为君臣名分起作用……作者通过大量自然、生活中的事例,雄辩地说明了所要表达的主题。
   需要指出的是,比喻论证与事例论证表面上相似,但比喻论证中用来作比的事理与所推出的事理之间,喻体与喻本有一一对应关系,而事例论证中的事例和结论是具象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 参考 文献 )
  〔1)叶瑛.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郭预衡. 中国 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刘柯,李克和.管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罗根泽.说诸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赵守正.管子通解[M].北京:北京 经济 学院出版社,1989.
  〔9)张晓芒.中国古代论辩 艺术 [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庄子是春秋还是战国(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什么家)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