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原始佛学在两汉时传入中国,自唐以后,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乘学说纷纷自立门户。在繁多的宗派中,禅宗与净土宗最逮民心,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其中,与中国能咏善吟的士大夫们结下不解之缘的当属禅宗。禅是“静虑”,强调“顿悟”,要求人“从瞬间体悟到永恒,由有限把握住无限,”①佛教称安静的沉思为禅定。它只求取心灵清静如一、万象浑然、澄澈透明,达到心境与佛境的同构。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但禅与中国古典诗歌,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视言外之意,这使得他们有了相互沟通的可能。由于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禅宗从一开始就染上了神秘的诗意色彩,和诗学结下不解之缘,并对中国诗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古典诗歌简淡含蓄的基本艺术风范,深化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写意的民族特征,开拓了中国山水诗的意境。
禅宗从唐代蓬勃发展,从王维起,几乎所有诗人都或多或少受到禅宗影响,其诗作也在禅学思想的浸润中呈现出或深或浅的禅意,然而由于彼此经历境遇、身世等的不同,不同诗人对禅也有不同体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禅诗风格。本文选取了王维、柳宗元、苏轼三位具有代表意义的诗人,并力求通过他们的三首代表性禅诗来阐述这种在禅学熏陶下的不同领悟及由此形成的诗歌风格。
王维,字摩诘,被后人称为“诗佛”。三十岁时,王维丧妻,并从此独身修佛。张九龄罢相后,王维在政治上灰心,更是寄情山水田园和佛教禅理,在辋川别墅过上了亦官亦隐的生活。正是由于王维一生笃信佛教,所以他的诗歌,无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诗,还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风光的边塞诗之,有意无意的总是流露出一股禅宗意境。传统认为,王维的《使至塞上》是一首昂扬与伤感、豪放与孤寂交织在一起,表达对大唐广袤疆土的赞美和热爱的边塞诗,诗云: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然而,比较同时期其他边塞诗人的诗句,我们不难发现王维诗中的禅宗空境。同是边关塞外,“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岑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个沉雄悲壮,一个愁思哀情。再看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面上壮观豪放lunwen.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细品意境,确实得佛家禅宗的“空”字。“征蓬”与“归雁”,从表象上来看,都是地下无根、浮在空中的事物,都体现出一个“虚”字。写“征蓬”的“出”,也就有它的“入”;写“归雁”的“入”,也就有“归雁”的“出”。时值唐与西域诸族连年争斗,所以才有“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不停的争斗不过是为了疆域和财富,然而“征蓬”与“归雁”依旧往来“出”、“入”,在王维眼中,不仅“汉塞”和“胡天”没有分别,“征蓬”和“归雁”的漂浮不定也一样是空象的体现。“大漠孤烟难持久,日落长河万事休”。佛教本义认为世间万物皆空,且不论“孤烟”是烽火狼烟,还是风卷沙尘,在大漠之中,一旦风至、一旦风息,都不会长久,“孤烟”消散之后,大漠之中尽显空境。不管“长河落日圆”是什么样的景象,但都会给人以悲壮苍凉的感觉。然而,毕竟是“落”日,日落之后,终究是万事寂灭,归于无声无影。虽是写边塞之景,虽是战争年月,却写的无一丝离乡的悲情,没一点厮杀的喧闹。这种情景,只有王维这样的诗佛才有这样的释然,将边塞化为空景,景物之中得一“静”字。
柳宗元一生好佛,被贬永州后,他由一朝重臣而流落远荒,社会地位的巨大反差,内心的极度痛苦,更让他不得不到佛教中寻求寄托甚或解脱。初到永州,居无定所,只好寄居龙兴寺,每天接触的是经书禅堂,促使他进一步研究佛教教义,从而对佛教有了深切的体会。改贬柳州后,更是进一步受到禅宗的浸染。《江雪》一诗作于诗人谪放永州,居住于兴龙寺时。全诗借佛教的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就把所有物象从视野中清楚,唯有孤舟蓑翁独钓在寒江之上,意境寒峻空寂。诗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认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送玄举归幽泉寺序》)这正是他改革失败后被贬永州的真实心理状态。受佛禅影响,他悠游山林,并于自然山水中体味到了“与万化冥合”的禅意。然而柳宗元绝不是生性淡泊之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执着的。他虽然好佛,但他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儒家的。柳宗元的禅是他政治失意的避难所,精神遭受打击后的慰藉。他对佛教的接受,主要是领会佛教义理,以图“统合儒释”,把佛教思想纳入儒家思想体系。对于佛禅,柳宗元看到了它的空澈容融,更让心灵寂寞的他与之一拍即合。于是诗人“孤舟”“独钓”于江上雪中,“绝”“灭”以达空境,在空旷的山中寻求一片清净乐土。
自北宋中叶以后,由于士大夫禅悦之风大盛,以禅人诗、以禅参诗便成为宋诗的一大特点。苏轼在其一生历程之中,主要是受云门宗的影响。被云门宗家奉为经典的《华严》、《楞严》、《圆觉》诸部经书对苏轼影响尤为巨大。其所宣扬的事理圆融、万法平等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根据大乘空观中诸法性空的观点,“宝玉与石头无异,都是一真法界的体现”。②由此而引出其人生观中泯是非、齐荣辱、通达无碍的思想。但苏轼学佛的思想比较庞杂,除了领悟《华严》诸经的玄妙外还对《摩洁经》、《金刚经》两部书进行研习。贯穿这两部经书的是人生如梦、虚幻不实的般若空观。如《摩洁经》中说“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从妄想生。”大乘十喻云:“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梦、如焰、如镜中像、如化。”③都是在强调人生如梦,勘破诸法才可真正解脱的思想。这样、苏轼便具备了融《华严》之“万法平等”和《摩洁》之“人生如梦”思想为一体的佛学思想。
《蝶恋花·花褪残红春杏小》是苏轼遭贬惠州所作,其词云: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此词上阕重在伤春,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时间忧患的恐惧;下阕重在伤情,“墙”犹隔也。笑语者不知墙外有lunwen.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人,动情者但闻笑声不见人。笑声渐渐远逝,多情的行人却凭空生出无限的烦恼。此词的禅意主要体现在其主题渗透的般若空观,“墙里秋千墙外道”,作者在此深沉地表达了一种人生空漠之感,从墙外路过听见墙内秋千上佳人的笑声,作者遭贬的沉痛心情有了一丝安慰,然而转瞬之间“笑渐不闻声渐悄”,真可谓人生无常、快乐无常。毕竟隔在佳人与行人之间的墙是行人无力改变的的法相,行人满腹的苦涩无法排遣,对人生的真正意义表示怀疑,“多情却被无情恼”勘破红尘,无奈与伤感占满心灵空间。
通过对以上三个典型文本的简析,我们简单的对王、柳、苏三人由于时代、身世境遇不同而产生的对禅宗的不同体悟以及由此而影响到的不同禅诗风格做一个简要的概括:
王维自降生就生活在佛禅的呼唤下,对禅的体悟方式主要是将宗教实践与审美体验紧密结合。他多次在诗中宣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于孤独、寂寞之时,
他宁心静性地观照物象,了知诸法性空的般若实相,走进自然之山水,获得与夭地、宇宙最和谐、亲密的接触。对禅宗“空境”有着透彻的理解,诗中意境,多是“以静显空”,多用漂浮无根的物象,如“征蓬”、“归雁”、“孤烟”等等,背景则是广寂无声的“大漠”、“胡天”、“长河”。“征蓬”和“归雁”的出入,则体现出一种“无中生有、有归于无”的循环往复的轮回。诗中静中有动,然而所动的皆是“征蓬”、“归雁”、“孤烟”一类的漂浮不定的物象——即虚象,这样即使是动,也便成为了虚动,最终现显的还是一个空境,反应出了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不执着”。在王维诗歌意境中基本找不到诗人的影子,达到了禅宗的“破我—无我”的境界。
柳宗元自幼就树立了忠君爱国忧民之思想,即使最后被贬蛮荒而依然坚守志向。然其又自幼好佛,遭贬后,由于精神上的苦闷,他更潜心佛学,使其创作无不打上佛家的烙印。但正如章士钊先生指出的那样:“子厚自幼好佛,并不等于信佛。求其道三十年而未得,自不足言信仰。”④柳宗元由于仕途的不顺,加之“以儒释佛”的态度,往往由“灭”入空,读来总给人一种清冷幽寒之意,并且总有一种“苦海无边,执着向前”的意味,始终留下了“统合儒释”的鲜明印迹。所以,使他在追求超脱时,又不能忘怀政治,难以保持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虽有好佛、参禅之举,却无彻底解脱之意,只能徘徊于儒与佛、入世与出世、社会与自然之间。
跟王、柳都不同的是,宋代的苏轼对禅采取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只身投人现实、坚守精神理想,从而将佛学体悟寓于人生履历之中。早在26岁之时,苏轼就写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计复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这样充满人生空叹的诗句,表达出身如浮云,须臾变灭的观点。此后,随着苏轼政治上的失败,不断徙移东南各州,从而对人生的虚幻有更深的体会lunwen.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在杭州通判任上苏轼借为吉祥寺题阁名又表达出了万事皆空的观点“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上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吉祥寺僧求阁名》),由色悟空由繁华悟虚妄。在与方外之友的接触中,苏轼感受更深,故其诗中不断出现“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北寺悟空禅师塔》)、“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三首(其一)》⑤之类的诗句。总的说来苏轼将佛禅体悟与人生履历相结合,体现在诗中便是飘逸、豪放的境界和诗意具体化的哲理。人生体验上升到哲理层次,从而理即是事,事即是理。于是,人与物、事与理、无限的时间与无穷的空间、一切都在这本真之美中融合统一了。(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注释:
①李泽厚.华夏美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154
②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5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