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隐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模式,作为抽象概念的时间,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家们研究表明运用隐喻可以使人们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和表达更深刻、更有效。时间隐喻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隐喻在表达英汉时间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英汉;时间;隐喻;共性;差异
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隐喻,它是指将我们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语义域概念映现或投射于不熟悉的、抽象的无形的概念,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它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实际上表达了两个不相似或不同领域的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它广泛存在于人的认知系统里。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表明,“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和经验。” 他们还指出人们头脑中的概念系统的大部分都是由隐喻性的关系构成的。
时间隐喻是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时间的。由于时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人们在认识、表述时间时就得用一些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表达,即借助于另一个语义范畴里的某些相关概念、表述来表达时间,如“时间就是金钱”、“时光飞逝”等。当然如果存在文化之间的差异,那么各文化之中对时间概念的隐喻也就不同了;即使时间的概念隐喻相同,和这些隐喻相对应的语言表达也有差异。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汉英时间隐喻中的相似之处,中西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异。
一、英汉时间隐喻的相似性
由于人类在认知及概念形成上的相似性,对于同一概念,很多语言都有着类似的隐喻表达,英汉有很多时间隐喻同时为两种文化所共有。Lakoff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时间概念隐喻又可分为时间是空间、时间是实体、时间是金钱这三类隐喻概念。
(一)时间是空间——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隐喻概念,是以空间概念为始源域向其他认知域或目标域映射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过程。空间是人类的视觉系统能感知到的,而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借用其他具体概念来认识和表述。空间方位对时间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通常用空间概念隐喻化地理解时间。时间概念被解释为空间事物的运动,空间是时间的表征模式,时间的表征主要通过空间隐喻得以实现。方位概念如:上-下、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时间,如:前天,以前,前期,后辈,以后,后继有人;上辈子,上一代,下学期,下周等等;from now forward,ahead of time,time is up等等。
正如Gluckberg所说:“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都找到了以上这样的实例,在生活中还有更多这样的表达。
(二)时间是实体——实体隐喻
人们经常通过对实体和物质的具体经验来理解那些较抽象的概念。实体隐喻是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就如同人类空间方位的基本经验导致了方向性隐喻一样,生活中的物体为各种不同的实体隐喻提供了参考。时间也是这样,中英文里时间都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实体,如“时间给他开了个玩笑”,“无情的岁月夺走了她的青春”,“Time is the greatest innovator”这三句话将时间隐喻为人;“时间好像静止了”,此句将时间看作一个运动的实体。这种隐喻在英汉语言中很多,以至于我们都意识不到它们是隐喻。
实体隐喻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其物理基础是: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作一个容器。尽管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无始无终,无边无涯,人们却都将时间设想成有边界的实体,我们可以看到某一相对的时间有边界,可以丈量。如半夜里、三小时之外、一个星期内、年底;in an hour,out of time,within given time等等。
(三)时间是金钱——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来谈论另一概念。两个概念表现的客观事物不同,不过认知结构不变,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对应关系。在很多文化里将时间比作金钱或一种有限的资源、一种有价的商品。人们总是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同时把劳动的时间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这样时间也就成了一种有价的物品。英语里有“invest time,waste time,save time”等说法,汉语中的表达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金钱”的隐喻是一种结构隐喻,时间直接被比做金钱,通过“金钱”这个喻源概念来构造“时间”这个目标概念。在中英文里用于谈论money的所有词语都可以用于谈论time,时间和金钱一样,也可以花、浪费、节约和计划。两种语言都由此隐喻概念派生出许多隐喻表达式。
二、英汉时间隐喻的差异性
英汉文化在认知和理解时间隐喻的方面有相似性,就像上文提到的三种隐喻模式。但地域背景、社会文化不同,理解时间的来源不同,时间隐喻的方式就不同。这就导致许多不同的时间隐喻表达,如汉语里常把时间喻作“箭”,有“光阴似箭”之说,而英语则把时间比做“鸟”,有“How time flies”,“the bird of time”的说法。
某些与度量时间有关的隐喻表达式也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在英语文化中,由于捕鱼业的发达,人们对鱼类产品的认识比较丰富。英语民族认为体形庞大的鲸可以用来形容数量多的东西。他们将鲸的这一象征意义投射到时间范畴,由此创造了“a whale of time”的隐喻。捕鱼业在汉民族的经济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故汉语中没有类似的隐喻。
Lakoff提出了“时间的流逝是运动”这一说法,这一时间隐喻的两种变体为“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汉语显然是把时间设想为一种迎面而来的事物,体现的是“时间在动”的比喻,走在前面的便是过去的、以往的,走在后面的则是未来的、将来的,如:前天,后天。英语则倾向于用“自己在动”的比喻,就好比在路上行走,未来在前方,过去在背后。如: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此外,汉语以在先的时间为“上”,以在后的时间为“下”是其特色。例如:上星期、上个月,下周、下半年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间经常被比作河流,有“似水流年” 、“历史长河”等表达。河流自上而下流动,因而时间之流先经上游,后经下游,所以我们在谈及历史时便用“追溯”、“上溯”等词。汉语里这种过去的时间为“上”,未经历的时间为“下”的思维模式对说英语的人来说却很难接受。在他们看来,上跟向上动有关,应为未来,下跟过去有关。可见,中国人和西方人感知时间流逝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三、结束语
汉语和英语中有关于时间的相似表达说明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是有其普遍性和相似性的。区别是不同民族的认知活动是基于其各自的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对隐喻的理解还得借助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汉语和英语中的时间隐喻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各自的差异性,它们反映出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本质,只有认识理解到这些异同方能更好地促进民族间的交往和中西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陈艳(1987— ),女,重庆大足人,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2010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