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优秀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最能体现其艺术成就的是花腔艺术歌曲领域。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音乐形象鲜明,内涵丰富,他立足于本民族音乐文化之基础,融贯中西。他在声乐作品创作中通过执著的追求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深受专业歌唱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1 中国花腔艺术的发展状况
花腔(COLORATURA)是西洋美声唱法(Belcanto)中的一种旋律的精致灵巧的装饰唱法,以急速走句、华彩乐段、颤音、华彩经过句等一系列方式,使旋律演唱富于装饰性和华彩性,具有高难度的声乐技巧表现。它的特点是色彩明朗、表现质朴、节奏有舞蹈的律动、旋律线条口语化以及唱词结构的衬字(词)化等方面。
“艺术歌曲”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一种特定的艺术体裁,是音乐史上声乐创作中区别于歌剧和民歌的一种抒情的独唱歌曲形式,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作为一种外来的声乐艺术体裁,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形成结构特点和重视情感表现的音乐风格。歌词一般都是文学性较强的诗歌,曲调细致地表达诗词的意境,钢琴伴奏织体严谨细腻,是诗与音乐高度融合的艺术载体。
花腔歌曲在中国的创作室20世纪30年代的事情,而且是从艺术歌曲领域开始的。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本来就存在着某些花腔的因素。比如蒙族民间歌手演唱的长调。只是因为花腔这个声种还未引起音乐界的重视,故有长一段时间几乎无人为花腔女高音创作声乐作品。我国的第一首花腔歌曲是1930年4月1日发表在《乐艺》上的周淑安的《安眠曲》,这是一首母亲唱给孩子的摇篮曲。此曲简单的两句歌词唱八遍,以加花的方法呈示了主题的七个变体。到后来便成了花腔,这首作品被称为我国的第一首带花腔的歌曲。1941年,贺绿汀在大合唱《新世纪的前奏》中,女高音声部的花腔歌曲,很有特色。此后,黎海英改编的哈萨克民歌,《百灵鸟你这美妙的歌手》,也是一首花腔歌曲。七十年代初,尚德义在《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这首歌里大胆借鉴了西洋技法,突破了歌曲创作的传统模式,创作出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花腔歌曲。这首作品的成功为他后来的花腔歌曲创作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花腔歌曲的创作起到了诱发和促进作用。他被称为“中国花腔第一人”。
2 尚德义花腔艺术的创作特点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尚德义先生就开始着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根据有限的文献和唱片资料记载,尚德义借助其夫人的声乐教学经验与他本人写小提琴为独奏者显露技巧表现而加用华彩段因素的实际体会,潜心研究了花腔唱法的性能,演唱特点及方法,将这种唱法作为一种表现激越的感情,欢乐的心绪和复杂的戏剧性情感的音乐手段来看待,直接运用到他创作的声乐曲中,并大胆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在《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大获成功之后,尚德义先生继续创作了《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春风圆舞曲》、《有位同志最会笑》等20余首花腔歌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作品在音乐语言、花腔技巧运用与形式逻辑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总的说来尚德义先生的花腔艺术作品的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广泛多样的题材
尚德义先生的花腔作品不仅具有美的品格,具有思想感情的深度,同时题材广泛、雅俗共赏。他曾经说:“没有好题材我轻易不创作。好题材可以激发创作冲动和灵感,好题材可以唤起激情和好旋律。”《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是一首反映时代性题材的花腔作品,表现了聋哑人会说话时爆发性的欢乐,尚先生大胆地选择了这样一个现实题材来创作,让“文革”时期情感麻木和扭曲的人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怀,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这首作品把白衣天使的音乐形象塑造的十分准确、生动和鲜明。他将西方花腔技巧与歌曲内涵完美结合,在全曲中花腔无词部分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传统五声音阶的运用使得此曲具有浓浓的中国味,感情真挚细腻,歌唱旋律精美而舒展,易于上口,民族风格更加鲜明、绚丽多彩,真正做到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春风圆舞曲》,是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第一首花腔歌曲。那时,中国刚迎来改革发展的好时期,人们的心中充满着春天一样的生机。尚德义选择春天的气象、景物做题材,用委婉的转调、精致的花腔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描写得惟妙惟肖,使人们从心底里感到欢快舒畅。
2.2 鲜明的民族特色
尚德义先生曾说:“艺术歌曲这种体裁来源于西方,它较高地艺术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要让中国听众吸收和接纳,必须‘中西结合’,即形式与内容都要民族化,要具有中国音乐的风格,我在创作中特别重视这一点。”纵观尚德义的花腔艺术歌曲,它们鲜明的民族风格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作品,这类作品巧妙地运用特定民族的特色音调和节奏内核,衍展、创作出具有典型的特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曲调,与歌词浑然一体,表现民族风格。二是建立在共性和通用语言基础上的民族综合风格。此类作品虽不能呈现出一种突出的地方风格特色,但在外国和外族人听来,仍然有明显的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特点。新疆风格的《七月的草原》、《牧笛》,彝族风格的《火把节的欢乐》,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在创作这类歌曲时,就直接采用当地的特色音调和节奏,结合艺术歌曲的特点和要求,创作出民族风格浓郁的花腔艺术歌曲。作品《七月的草原中》,切分节奏型贯穿全曲,非但没有让我们感到单调和乏味,恰恰相反,这种节奏型像一根丝线,美妙地把音乐语言贯穿起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2.3 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
歌曲的创作是作曲家主观的生命体验、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出作曲家强调个性与个人情感的生活愿望和艺术理想。我们只有从这个高度来审视,才能真正把握花腔艺术歌曲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在尚先生的花腔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强烈的创作欲望与创作热情。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决不是为花腔而去花的空洞之做,他的每首作品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是他饱含热情,抒发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作为新中国花腔歌曲创作中有开拓意义的作曲家,无论哪一种体裁 的作品,他一概从内容出发,声为情动,有感而发。他用现实的创作手法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融于花腔歌曲中,正是由于尚先生把民族的时代精神,把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真情挚爱作为其创作的基石,才使得其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并在几代歌唱家中传唱不衰。
另外,用“啊”或其他语气词来演绎的无词部分在尚德义先生的歌曲创作中也很常见,多数都是富有花腔技巧的演唱,与歌词相辅相成,进一步深化了歌词的内涵。
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创作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弥足珍贵。他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花腔女高音的训练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相结合”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提供了依托。他的花腔艺术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雅俗共赏,这有利于美声唱法被中国听众接受,同时,中国的花腔艺术歌曲作为一种具有世界共识的声乐体裁,被世界其他国家的听众接受,他对中西文化的共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青岛出版社,1992.
彭根发.论尚德义的声乐作品创作.人民音乐,2003(3).
吕金藻.清新别致的花腔艺术——谈尚德义的花腔歌曲创作.人民音乐,1984(1).
作者简介:粟钰,女,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0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艺术学;主要研究方向:高师艺术与少数民族跨文化研究。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