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论文)

2023-01-13  本文已影响 14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音乐节奏的处理、肢体语言的表达,亦或是舞蹈与音乐的融合,教师能够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小学教师音乐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音乐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制度的改革却相对落后,特别是农村音乐教师的评价制度尚未健全。农村音乐教师的评价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取向。目前农村音乐教师的评价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职业能力评价尚无可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可有可无,甚至只是按需评价。这种评价仅强调了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需求,却忽略了主体农村音乐教师的发展,不利于农村音乐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农村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村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笔者探讨了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现状


  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本领,在教师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师专业化的表征,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现代汉语词典》将能力定义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可以定义为:是完成音乐教育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以智力为基础,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知识、音乐知识和演奏、视唱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事音乐教育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所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的现状是:


  1.1学历层次偏低。


  文凭表征一个人所接受教育的程度。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城市中小学教师早就普及本科学历了,然而农村中小学却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尚不能普及大专学历,中学尚不能普及本科学历。有限的指标促使各个学校争取引进主课教师人才,作为副科的音乐专业教师更新较慢,因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


  1.2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搞好教学、提升职业能力的基础,音乐教师只有具有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音乐表现力,才能保证将每一个学生教好,才能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和耳朵去观察学生在练习中所产生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然而部分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并不是科班出身,缺乏音乐专业知识,课堂授课仅仅是跟唱。


  1.3缺乏必要的教育学知识。


  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同样的知识,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施教的方法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适当处理教材,深入浅出,因此,农村音乐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1.4科研能力普遍不高。


  科研是教师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师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集中反映。但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缺乏科研的氛围,音乐教师缺乏搞科研的动力,因此农村音乐教师科研能力普遍不高。


  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指标体系是职业能力评价的基础,是联系专家和评价对象的桥梁和纽带,指标的选择对分析对象常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运用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得出科学公正的评价理论。


  2.1指标不宜多,宜简不宜繁。


  评价指标并非多多益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的性是出发点。指标体系应涵盖为达到评价目的所需的基本内容,能反映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能力的全部信息。指标的精炼能减少评价的时间和成本,使评价活动易于开展。


  2.2指标就具备独立性和唯一性。


  每个指标要内涵清晰、相对独立;同一层次的各指标之间应尽力不相互重叠,相互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指标体系要层次分明,简明扼要。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必须紧紧围绕评价的目的展开,使最后的评价结论反映评价意图。


  2.3突出农村音乐教师的特点。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音乐教师群体在职称状况、学历状况,甚至教师的队伍的成分与来源上与城市音乐教师都不在同一层次上,因此,我们在建立评价农村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特点,一定要体现农村音乐教师的特殊性。


  3.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通常采用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有:德尔菲咨询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等。


  3.1.1德尔菲咨询法。该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赫尔德开发的一种专家咨询法,其特点是以匿名的方式,向专家发放咨询表,征集专家的意见,然后收集专家意见后进行统计、整理和汇总,并将汇总情况反馈给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如此反复几次后,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后达成基本统一的意见。


  3.1.2问卷调查法。此法是设计者将指标项目和问题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分发给相关人员填写,用于征求不同人员意见,收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调查结果。例如根据每一个职业能力评估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依重要性的不同用于评估的指标体系。


  3.2评价指标的设计。


  决策农村音乐教师职业能力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我们根据音乐教学的基本特征及音乐教学的目标,将影响教师职业能力的各因素列举出来,通过专家评议对选出的各项指标分别成对比较,最后得出各个因素相对的权重。笔者综合调查收集的情况,初步设计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4.结语


  对农村音乐教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是检查和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和教育目标最直接、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提高自身音乐素质及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评价量化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等级评定和定量计算方法各具优势,在评价实践中应综合运用,以使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村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笔者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计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这些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学者不断地进行修正、充实和完善。


  作者:鲁明红

  第2篇:幼儿教师音乐素养提升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整合研究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学前教育专业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主要教学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包括诸多教学课程,本文将对该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情况展开深入分析。就目前高职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先传来看,存在着课程目标定位不可理、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以及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直接影响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的培养。本文将着重探讨出促进音乐课程整合的有效对策,目的在于为促进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现状分析


  就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已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下面是对音乐课程教学现状的简要分析:


  (一)课程目标定位缺乏明确性


  现阶段高职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目标定位普遍存在“重技轻艺”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着直接联系,该课程设置更多偏向于模仿音乐专业院校,与高职院校教学理念不完全重合[1]。这种形势使学生过于重视技能培养,忽视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对培养幼儿教师的责任感有着制约影响。


  (二)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完善性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善性。具体分析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以学科为中心,过分侧重于技能教学,忽视学生综合素养和全面能力的培养,同时过于细化的教学课程不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整合,造成对知识的应用性不强,不能适应人才发展需要;第二,教学过程中单纯要求学生技能能力的提高,教学模式及方法缺乏创新性,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课程内容实施缺乏实践性


  音乐课程的内容中缺乏一定的现代理念和方法,单纯的进行音乐技能教学忽视了学生情感理念的积累和培养。目前的教学形势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能力,缺乏实践教学的音乐课程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要。同时影响了学生审美情趣与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整合,促进幼儿教师音乐素养提升


  为实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的提高,进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整合十分必要。下面是对音乐课程整合的详细分析:


  (一)确定科学的目标定位


  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明确课程目标定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和音乐综合素养”。要将该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复合型音乐人才,为培养成高素质幼儿教师打好基础。要保证培养对象在具备一定的学前教育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其在音乐方面的特长[2]。具体来说,在情感方面,教师能够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一定的弹、唱、跳的表演能力和为儿童歌曲伴奏、幼儿舞蹈创编等能力。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为有效实现音乐课程整合,达到促进幼儿教师音乐素养提升的目的,要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要注重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将音乐课程学科有机整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1.要将音乐课程中的声乐课程、器乐课程、乐理课程有机结合。声乐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幼儿的自身特点及发展需求进行不同风格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大量的教学题材积累;器乐课程教学中要注重乐理与弹奏的结合,加强学生对即兴伴奏能力的认识和培养,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乐理课程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合理教学方案的制定,若出现乐理专业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可合理删减,但要保证教学效果不变[2]。2.要应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音乐课程教学。例如,在进行声乐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范唱为学生演示,也可以在创设情境中进行有机教学。要注意在幼儿教学中要对幼儿的自身特点和生理、心理情况进行准确把握,保证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通过规范的钢琴弹奏,配合合适的乐曲配唱,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对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积极作用[3]。


  (三)加强音乐实践教学


  为培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要加强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要增加课程见习环节和时间,确保专业课程教学中见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要保证音乐技能在幼儿园的运用方面的观摩、体验与总结;其次,要加强社团、比赛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具体应用和表现能力;最后,是加强教育实习和见习工作,做好实习和见习的管理。


  三、结语


  为提高高职院校中学前专业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开展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整合至关重要。在音乐课程整合中要注重对音乐课程的目标定位,通过科学定位促进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确;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合科学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合理;要通过实践教学进行音乐课程巩固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为做幼儿教师工作打好基础。通过音乐课程整合能够促进音乐教学课程资源优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在今后教学中要积极开展音乐课程整合,为培养优秀幼儿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栾娈

  第3篇:提升教师音乐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幼教发展需要的方法分析


  幼儿园作为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乃至人生的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桥梁,因此,幼儿的音乐教育应该得到重视,其中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它是一个使幼儿从倾听到理解最后到表达的一个过程。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幼儿的情绪愉悦,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升华,对儿童的思维智慧的发展,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使幼儿教育在教学上,可以实现现代的创新。


  一、教师创新教育方式,改变旧的教育模式


  传统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结果,对学生的教学也比较机械死板。教师在教歌曲的时候,采用的是歌唱的方式,就是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涉及到舞蹈的部分,教师也是纯粹的模仿而没有创新。其实幼儿学习歌曲的时候,希望教师的讲解,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了解歌曲传达的情感。有些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音乐天赋,使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是有害而无利的。其实,一些教师没有注意到,音乐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门课程,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影响,而教师往往注重技能的锻炼,而不向学生传达情感和态度,从而导致音乐教育的缺失,这不利于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使学生自主能力下降。


  1.明确教育目标。教师要明确音乐的教育目的,其目的在于培塑造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其认知生活,认知艺术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式,通过音乐的教学,可以和儿童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和沟通,让儿童不仅学到音乐知识,还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其艺术天赋。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制定教育方案和规划,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明确教育目标。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长远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做到细心和和专心,对每个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对幼儿提出的音乐问题,要进行耐心和系统的解答,激发学生艺术潜能,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


  2.根据幼儿特点,科学合理选材。在音乐课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使音乐课更加符合学生特点。对于音乐的需求幼儿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要生动有趣符合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在对幼儿音乐的选材上要慎重,一定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相对于成人而言,幼儿接受能力较差,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把抽象的音乐欣赏慢慢转换到具体音乐活动,选材尽量贴近幼儿生活,这便于学生理解接受,最后运用于实践中。从具体的实例说明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歌曲的体裁、形式和内容,还有歌曲的意境、情感等等这些方面进行掌握,尽量做到每一环节斗都与儿童生活有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改变教育方法。传统的音乐活动中,教师都会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学的兴趣,课堂上都是练习再练习,机械的进行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真正触动孩子的音乐细胞,学生的学习大多处于游离状态,思维模式僵化,这种教学方式对儿童是很不利的,局限了儿童对于音乐的欣赏和创造。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课,引导儿童大胆创新,使其对于音乐有独特的见解,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


  4.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探索。教师要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音乐有更深层的认识,真正走进音乐,从最基本的音乐活动开始,引导学生参与享受音乐活动,提高能力,建立自信。


  二、教师注意情感与态度


  情感表达对于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教育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音乐教育中要注意情感的表达,通过歌曲的内容教授、讲解和表达,可以和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提升教师音乐创新能力有利于幼儿的音乐教学的提高。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音乐教学不单只是音乐技能的训练,更是在教学中让幼儿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幼儿在欣赏音乐和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认识也会有所提高,他们能接受到音乐传达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使音乐教学不仅是工作,更是一种乐趣的享受,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并且共同进步成长。


  作者:王源军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歌舞式幼儿舞蹈教学方式论文(幼儿舞蹈教学论文题目)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