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影给笔者的印象一直是个“小”字,小成本、小制作、小题材、小角度、小情调……《一介平民》最初也给笔者这样的感觉,清新的风格、贴近平民的视角、略带夸张的表演无不让人误以为它是一部轻喜剧。然而影片的主题却是弘扬法律精神的:自觉履行纳税的义务、自觉履行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义务。这两项法律义务的被漠视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因而本片就具有了在当下市场经济背景下非常深远的意义。
既要谱写法律精神的主旋律,又要避免板起面孔的说教,本片是通过“一介平民”李莫头的日常生活来实现的。
以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切入点,从小角度挖掘出大主题,本片可谓比较成功,也显示了创作者的匠心。从以下几个方面似可体会到这一点:
1.人物设计与塑造基本实现了艺术的真实
朱天成与聂小琼可以说是一对企业家夫妻,二人有着相似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下摸爬滚打了多年,初步认识了市场规律,比如重视人才、重视信誉。两个人都认为李莫头是优秀的人事管理人才,先后录用了他;朱天成坚决顶住妻子的压力,拒绝雇佣游手好闲的侄子聂新;聂小琼对手下进了一批假货火冒三丈。但是二人对法律意识又是同样的淡漠,在他们看来,缴纳个人所得税、建设排污处理工程都会损害个人利益,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影片并没有让这两个人成为十恶不赦的奸商,但也批评了他们身上具有的淡漠的法律意识。相反,平民李莫头却是“认死理儿、爱较真儿”,时刻想着不能损害国家的利益。然而他也不是一个完人,轻易相信别人,为太平洋商场联系了一批假“耐克”鞋。这个情节的设计是很巧妙的。首先,李莫头任原国营工厂的工会主席,虽然下了岗,但显然对于市场经济的残酷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观者既可以联想到某些国营单位的干部缺乏管理和经营观念与能力,也可以联想到某些国营单位本身僵化与漏涧百出的管理体制(负责进货的人明知商场有不进二手货的规定,却因为是李部长介绍的就接受了)。最重要的是李莫头因此展现了缺点,只有有缺点的人才是可信的,甚至是可爱的。
2.影片的叙事比较紧凑
本片的叙事线虽然较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但故事发展还是相当紧凑的。尤其是几个镜头、几句对白就可以完成必要的交代,毫无拖泥带水的感觉。影片没有去描写外商如何兼并了工厂,工会主席如何下岗,如何痛苦地转变观念去卖馒头,只是通过李莫头早上哼哼的小调“清早起来我忙着活面,工会主席我卖馒头”,就交代了一切。而当有人劝他到火车站卖的时候,李莫头给人讲了一通遵守管理的道理。旁人一句“一个卖馒头的,说话跟国家干部似的”,让人莞尔,同时也将他的工会主席下岗的信息做了再次强调。到了李莫头一边喝茶一边说,虽然卖馒头了,可在单位养成的习惯还真改不掉的时候,这个交代最后完成。李妻的一句“德性”几乎是替观众笑骂的,丰满了李莫头亲切可爱的形象。
3.平民英雄形象与轻軎风格相得益彰
英雄是超人的,李莫头的是非观在今天多少有些超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本片的英雄。英雄的平民身份可以引发大众更强烈的共鸣,榜样树立在我们中间仍具有无穷力量。运用之道则在于要让观众平视英雄,避免产生肃然起敬的仰视。本片是通过轻喜剧风格将英雄李莫头的双脚牢牢粘在地上的。
买红妹依然噘着嘴、眯着眼,像在小品中一样,夸张而可爱。在李莫头当上人事部长之后,她马上请了两个小工来卖馒头,可还没开工李就下岗了。一通埋怨之后,又替丈夫洗头来表达歉意。这个细节生活味儿浓。更有趣的是他们的儿子,表现出超出年龄的智慧,在妈妈手足无措与儿子镇定自若的对比中,喜剧性因素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
李莫头有子有妻,当工会主席、卖馒头、给两个老板打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因此I成为一个可爱的形象。
4.影片比较注重情节的设计和影视
语言的运用。比如李莫头爬烟囱的段落,象征着环境污染的烟&即将被拆除,可是上面却有一个鸟窝(无疑是生态环境的象征),李莫头不顾安危地爬上去将鸟窝取下。这个情节至少有二个方面的意义,烟囱与鸟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难得的是他们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极为符合观者的常识、毫无滞涩牵强之感而李莫头不计艰险地爬上去不仅多少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也展现了他“憨直”的性格侧面;只外,两个员工的推诿与冷嘲烘托了李之“壮举”的英勇,而聂老板带着哭腔大喊:“李莬头你下来,千万别想不开,我听你的……”既达到了夸张的喜剧效果,同时也在-定程度上完成了对李之“壮举”意义的消解。
影片虽然在弘扬法律精神,却形成了一个法律的悖论。影片的结尾没有让李莫头再一次下岗,但也不是通过法律的途径取得的成功,而是媒体的介入。这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李莫头一面将聂小琼逼上梁山,治理污水,一面请来了媒体,政府将太平洋商场评为保护环境先进单位。面对媒体的介入,聂总自然就坡下驴,更有趣的是李莫头对着摄像机大谈聂总对保护环境如何重视,不知是李的策略,还是工会主席的“职业素质”?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不应该为了评纳税先进集体或个人才纳税;治污是法人应尽的义务,不应为了评先进集体才尽义务。政府表彰可以理解,但法律的手段应该是查处不履行义务(违法)的人。这个法律上的悖论如果不是作者有意的反讽(很难读解出这种反讽),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反讽,因为凭经验我们相信这是真实的。那么本片就不是弘扬法律精神的主旋律了,而成了带有反讽意味的批判现实主义了。
本文作者:李冰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