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信贷论文

区块链技术在一带一路信贷的应用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439人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全球范围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的奠基石。尤其是2020年经历了疫情大考,全人类“同命运,共进退”不仅是哲学理念,更是与时俱进的务实选择。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常态化的疫情形势,“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完善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的行动指南。此外,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打破国际金融领域的信息壁垒,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投融资活动的“低碳化”趋势,都在重塑金融行业的格局。金融机构作为“一带一路”的参与方,需要在“学、思、践、悟”中与时俱进,防范金融风险,以金融科技驱动创新实践,论证以搭建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智能平台的可行性,提升信息对称性,共建数字化“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国际信贷合作中的挑战和对策

  “一带一路”国际信贷领域的风险“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务实合作中不断开创双赢格局,从中国倡议迈进了全球共识的新阶段。如何形成更加透明有效的共识机制,是实践中面临的长期课题。“一带一路”沿线涉及100多个国家,建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建设的项目大多集中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或基建等传统领域,项目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容易造成“搁浅资产”;金融机构为项目合作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始终面临政治、经济、金融市场、法律、声誉等多重风险交织叠加的挑战,因此政策制定者、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投资者等参与方,都需要探索有效的风险防控策略与化解措施。作为融资、融智的主体,金融机构更应立足全局,抽丝剥茧,评估和管控潜在的金融风险,稳健推进务实合作。在数据信息层面,“一带一路”关联数据愈加复杂的非线性演化迭代,令信息传递难以实现全天候的实时互联互通,为务实合作的效率带来了挑战。在主权信用层面,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政治转型期、民主改造期或局势动荡期,国家政权稳定性薄弱,国家政局稳定性较低,政策风险较高。例如,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普遍面临政治转型,民族矛盾和冲突长期存在;突尼斯等北非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依然处于过渡期,国内局势易发生动荡;南亚地区的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长期受印度长臂管辖,多方势力交织对峙,政局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差异较大,各国法律的区域内国内法、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国际公法相互交织,即使达成跨国法律协调机制,执行层面的法律冲突仍较难避免。在信用基础层面,由于透明有效的共识机制较难形成,复杂的政经动态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的效果带来了挑战。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信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为更好评估各类风险,助力“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笔者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统筹境内外的信息统计和分析工作,完善相关数据库,构建一个多方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自主决策”的全口径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可有效避免中资金融机构对单一客户多头授信和内部价格竞争的局面。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导入中国信保现有的国家风险数据库,参考彭博、路透等数据和业务模块的功能设计,运用数字平台、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工具建设统一完备的采集、处理、分析、分享平台。数据库设立后,可依托区块链技术进行应用实践,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等共同参与跨境支付、征信、风险预警等场景的数据更新和补充完善,在突出数据的专业化、智能化、不可篡改性的同时,强化统计数据的国际比对、边缘计算论证和分析职能。建立官方的“一带一路”国家统计数据库,全面展示沿线区域的对外贸易、资金和劳动力变化、项目开发、技术合作等情况,有助于金融机构进行科学的投融资决策,同时在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时,提升行政决策效率和风控水平。对金融市场落后的国家,重点关注银行体系的建设水平和资产安全情况;对弱势货币国家,重点关注美欧政策外溢性影响;对经济结构单一国家,重点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产生的影响;对技术落后,行业碳排放集中度高的国家,重点关注绿色审慎监管的相关数据;制定个性化的“脆弱性”关键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压力测试,研判风险成因,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重大风险事件快速响应机制,防范市场“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同时,积极应用相关智库机构的研究成果,加强趋势分析、前景研判等辅助事项的报告,提升金融机构的融资和融智服务水平与双多边经贸合作实效。在全口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以区块链为技术支撑的数据库,提升市场信息的对称化程度,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服务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全面数字化为路径,实现“金融双循环、实体经济双循环、货币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区块链技术在应用领域除了为全球带来了“比特币”的货币变革之外,在很多领域可发挥作用。例如,在推进“一带一路”融资合作的过程中,搭建智能信息处理平台可帮助我国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实现信贷全流程的信息共享,降低对外融资的管理成本。以智能合约为基础的信贷合同上链和人工智能语言解析功能,可为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提供市场全景信息。针对历史交易背景复杂的非标准贷款合同数据,自动进行风险校验,并通过上链存储、展示分析、智能结果比对共享等功能,大幅提高匹配目标客户和项目的效率。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平台,可以交叉发现用户的多维度业务需求,为金融机构提供精细化的推荐服务,有效发掘潜在合作,并显著降低传统的信息调研等成本。

  区块链技术为载体的金融科技在“一带一路”国际信贷领域的应用建议

  以智能合约为抓手,降低合同执行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0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频繁的震荡波动,经济结构单一的能源出口型国家极易受到市场冲击。以非洲区域为例,近年来非洲国家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叠加因素,令很多非洲国家的债务可持续性形势更加严峻,截至目前已有32个非洲国家正式申请加入了G20缓债倡议。如何通过金融合作的方式,带动以非洲区域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振兴,是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开发性金融机构促进高质量国际合作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搭建“数字丝绸之路”平台,将区块链技术写入智能合约,根据历史信贷合作,可有效预判法律、主权等金融风险,有助于培养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契约精神,规范市场准则,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可在约定期限内进行提款、还款计划的自动提示和执行,可显著降低信贷合同管理的边际成本,有效增强合同执行效力。区块链技术的天然特性令智能合约在全流程执行过程中公开透明、点对点、可追踪并且不可篡改,增加了任一参与方的违约成本,可有效降低信用风险。以技术平台为依托,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已经领先全球,但金融行业的发展仍有较大提质升级的空间。如果说以锂电产业为代表的电气化革命在近百年来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那么数字货币就是金融领域百年一遇的契机。在更广阔的市场范围内进行区块链信贷合约的试验和应用,积累经验和市场份额,将会引领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果中国的金融机构能够把握机遇开疆拓土,通过大数据算法等技术将资本流动和商业活动高质量链接,为数字人民币开拓市场,建立健全货币回流机制,将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增长的跨境贸易涉及多币种的跨境资金清算体系。当前的国际信贷支付体系以美元为主,很多国际大宗商品从开采、运输到销售都采用美元计价和结算,现有流通体系容易导致他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从而单方面制定利益倾斜的货币政策。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数字化的萌芽阶段,这是一个良好的战略契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境外机构和个人在资本项下的资产配置中,也越来越青睐人民币金融资产。外资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和债券的规模已从2013年的3000亿元上涨至2020年的3万亿元(见图1)。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将持续促进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配置偏好,我国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已经实现了以主权信用为基础的发行机制。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人民币作为国际经贸合作的流通载体,有利于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科技的方法完善资金融通系统,统筹整合多方位资源,引导中资企业走出去,引导国内市场将过剩产能转移至海外布局,释放当前各部门不断高企的杠杆率(见图2),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促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实现双赢格局。输出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以点带面,撬动并促进产业链向海外转移扩张,并畅通国际贸易项下和资本项下的货币“双循环”。政策对接和机制建设层面,未来可探讨进一步拓展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优势,政策的着眼点如果以金融领域数字货币为支点,将具备强有力的资金融通功能,推动实体经济蓬勃发展,实现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以数字化联动为路径,突破传统监管瓶颈,构建金融监管新模式监管部门在数字化金融服务过程中的充分参与,可打破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滞后于金融产品创新的局面,有效规范经济活动并提升市场效率。传统的监管方式以金融风险暴露后的事后监管为主,易导致金融创新在初始阶段的“野蛮生长”,如果监管部门依托云计算技术设置符合金融风险的数据指标,则区块链系统将自动执行报警任务,发出预警信号。从操作层面上看,监管机构可成立区块链技术专项研究团队,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制定多维度的全景监管路线图,接入金融机构的智能合约和跨境结算系统,更好实现数字化时代大平台功能的搭建和维护。从监管部门的角度看,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需要金融机构定期向央行提供各类经营数据报表,监管机构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往往是以季度为频率。传统监管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仍相对缺乏时效性,难以针对各类金融风险的萌芽做出更加精准的预判。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低碳化转型和《巴黎协定》重启的时代背景下,监管部门也对行业和机构的碳排放数据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监管部门如何应对绿色工业革命带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未来可考虑构建智能区块链平台将投融资合作数据上链运行,实现穿透式监管,了解全球范围各地区、各类型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行业集中度、交易支付等指标,并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警报,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市场失灵隐患。从市场参与者的维度看,区块链技术摆脱了人为操作的信用风险,其自发性的共识机制可同步促进监管机制与实践方法不断完善,市场运行也将更加透明有效,重视“契约精神”也将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必然选择,从而间接促进了全球文明程度的提升。以数字化金融服务为目标,构建“多维度”的双循环格局在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大趋势中,金融的外循环已初具雏形,进一步拓展金融外循环时可考虑运用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算法,在海外业务的信贷领域进行试点,建立“创新沙盒”的案例。如果设计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积累的经验是充分的,技术储备是充足的,未来也将会向国内更复杂的内循环引进,从而提升国内经济金融内循环的效率。当前疫情形势和全球政治经济动态依然风云诡谲,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在开辟新发展路径。金融机构帮助外贸型中小企业复工扩产、缓解全球产业链受到的冲击迫在眉睫。我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机制,运用数字化的技术为全球市场输入“金融智慧”,在实体经济双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了系统集成、数据处理、技术咨询、跨境资金调配等全方位的金融合作。在全球疫情常态化的大环境下,数字“一带一路”面临新的机遇,从持续借助金融科技和“非接触”模式推出产品服务,再到系统化的实施举措,数字化的金融服务逐步取得了多维度的“双循环”成效,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搭建数字化联动平台:区块链技术优化金融机构“一带一路”信贷管理的实践方案

  金融机构作为“一带一路”的参与方,发挥了为客户授信,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职能。在很多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项目的风险案例中,尤其是针对“两头在外”的双异地项目,在实际操作中的尽职调查可能主要依赖客户提供信息和独立第三方的判断意见,难以对借款人提供的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和全面佐证。在开发评审等多个环节,很难精准识别数据造假等法律和道德风险。此外,金融数据的非线性和随机性特征,令传统的包括Logit、Lasso等计量统计分析方法都遇到了困难。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信贷领域提升金融机构用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决策效率,发挥“数字化”联动的能效优势,充分赋能金融,完善经济活动的交易机制,畅通实体经济各领域的国际合作。笔者在匹配信贷业务基本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基础应用的平台规划图(后续可在政府部门的统筹下接入天眼查、彭博等外部数据系统,扩展上链数据),为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共建“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实践提出操作建议(见图3)。核心引擎层分为区块链引擎和人工智能引擎两大部分。区块链引擎将平台上的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加密算法以及多种数据库进行整合,为平台的安全可控提供高性能保障。人工智能算法引擎包含了智能匹配和自然语言识别处理等重要组成部分,为平台赋能更加精准的智能服务。接口层提供实现平台上层应用所需的所有接口,具体包含RestAPI/WebService/移动端接口、区块链套件SoftwareDevelopmentKit(SDK)、人工智能SDK、节点管理、账户管理、合约管理等一系列工具。该设计允许用户使用任何一种编程语言进行编码,以表达每项业务逻辑。应用层作为平台顶层设计,为用户提供平台功能的可视化服务,是平台服务功能的具体表现并且具有可开发的延展性。同时,应用层仅为决策者用户提供以历史数据为依据的结论性信息,不涉及披露其他参与者(比如其他金融机构)的商业秘密。具体到单个贷款协议,应用平台不会公开任何金融机构的贷款协议的贷款条件和其他具体内容,仅向用户反馈合同执行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借款人(客户)的财务指标变化情况、偿债情况、违约记录等;项目层面的施工建设进展是否达到预期等结论性信息。应用层的金融监管模块接入了监管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分析功能。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开展国际信贷业务时,贷前客户识别模块可提供链上客户的历史信贷信息供金融机构查询。智能匹配模块根据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通过链上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一些潜在的贷款客户,金融机构后续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评估调研,全网智能筛选的功能可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大幅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效率。尽职调查模块可以完成金融机构在项目前期的尽调流程,对所需的常规财务数据和调查表等进行收集和分析论证。信用评估模块包括客户信用评级、所在国政治法律等风险评估以及项目评审。授信额度模块可让信贷操作员在平台上看到一个潜在客户的信用结构,确保客户授信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有效防范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风险。合同管理模块包括根据协议约定,实现贷款发放和资金支付等功能。

  结语

  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朴素道理是“要想富,先修路”;2008年之后,中国中部城市因纵横发达的高铁网络而崛起;未来的选择是建设内涵丰富和外延广阔的“信息高速公路”。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债务风险、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等外部影响,中国的金融机构更需以开阔的眼界和实践方法整合多方资源;以创新的思路,运用金融科技提升信息共享的效果,实现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促进全球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长远目标。

  作者:刘冰

返回信贷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银行资产质量违规问题与风险分析上一篇: 神经网络信贷规划策略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