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某医师研究某新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急性心衰脑钠肽升高的临床意义)

2022-11-05  本文已影响 56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院时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能否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预测指标。方法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前瞻性入选88例24 h内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于入院24 h内检测血浆BNP,将其分为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与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进行比较。结果 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与入院时BNP值等级、梗死体积均有显著相关性(P值﹤0.001),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入院时血浆BNP水平[(884.75±330.07) pg/mL]显著高于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263.27±281.89)pg/mL],P<0.001。入院时血浆BNP水平≥366.40 pg/mL可作为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为96.00%,特异性为76.19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其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 脑利钠肽;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部位;梗死体积;改良的Rankin 量表;预后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也是目前引起临床致死、致残事件的重要疾病之一[1]。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复杂多样,其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贯穿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始终。大量的研究表明,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文献报道,血浆BNP水平在急性脑卒中病人中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伴有心房颤动的脑卒中病人[2-3]。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院时血浆BNP水平与病患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2011年3月—9月,发病在24 h内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8例。入选标准:①病例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4]诊断标准,② 发病时间在24 h内,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首次发作。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部分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 症状和体征持续0.5 h以上;④ 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⑤ 脑CT或MRI检查显示有责任梗死病灶。排除标准:① 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房颤病人;②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③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人;④ 合并神经系统良、恶性肿瘤或其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⑤ 在随访过程中死亡的病人。
  1.2 研究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由神经科专科医师作出,并通过脑CT或MRI检查确认。入院时进行评估并登记,包括年龄、性别、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既往疾病治疗史、脑卒中分型、血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由神经科专科医师采用15项NIHSS评分表进行入院时神经系统评分)。根据MRI记录梗死体积、梗死部位。于入院24 h内检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套,肝肾功能、BNP等。血浆BNP测定使用上海普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脑利钠肽检测仪,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并尽早行胸外心脏彩超、心电图、脑彩超、CT、MRI、MRA、脑血管造影等多种检查手段进行脑卒中机制分析。脑卒中分型采用TOAST分类标准[6]。发病3个月后进行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
  同时对入选病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评估: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Hg或已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脑卒中前2周);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7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或已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定义为血总胆固醇≥5.7mmol/L或已使用降脂药物治疗;心房颤动者由12导联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目前吸烟者定义为近3个月有吸烟习惯者。梗死体积计算采用:长×宽×高/2(cm3)。按梗死体积,设定梗死体积≥30cm3为大面积梗死,梗死体积<30cm3非大面积梗死。按梗死部位分为前循环梗死和后循环梗死。分组讨论3个月后mRS,设定mRS评分0~2分病人归为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 mRS评分3~5分病人归为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4.0建立数据库,用SPSS14.0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所用的统计学方法有: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正态性检验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检验、两相关样本的Wilcoxon检验、ROC曲线分析、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
  2 结果
  在入选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且发病在24 h内的88例病人中,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63例,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25例。
  2.1 入院时一般资料
  2.1.1 两组脑卒中病人的危险因素分析对比 两组脑卒中病人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1.2 两组病人入院时检查结果 两组脑卒中病人入院时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空腹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BNP检查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3 发病3个月后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与相关变量的等级相关分析 病人的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空腹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发病3个月后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的等级相关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上述变量与3个月后mRS无等级相关性。
2.2入院时BNP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间的关系
  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比较,结果显示,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入院时的BNP水平的中位数为148.80 pg/mL,四分位数间距为300.00 pg/mL;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血浆BNP水平的中位数为909.50pg/mL,四分位数间距为466.00 pg/mL。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3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血浆BNP水平(Z=-6.094,P<0.001)。通过入院时BN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关系间的ROC曲线(图1),得出截点为366.40 pg/mL。血浆BNP水平≥366.40 pg/mL可以作为3月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mRS评分3~5分)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为96.00%,特异性为76.1

[1][2][3]下一页

9 %。
  2.3 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与不同变量间关系的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自变量: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梗死体积、梗死部位、入院时BNP值等级(根据四分位数划分)。因变量: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我们发现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与梗死体积、入院时BNP值等级均有显著相关性(P值﹤0.001),见表4。
  入院时BNP值等级是指按百分位数分级:1级为BNP﹤P25,即BNP﹤79.58pg/mL;2级为P50>BNP≥P25,即252.00pg/mL>BNP≥79.58pg/mL;3级为P75>BNP≥P50,即784.65pg/mL>BNP≥252.00pg/mL;4级为BNP≥P75,即BNP≥784.65pg/mL。
  3 讨论
  血浆BNP是一个最早于1988年由猪脑中提取分离出的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物质,研究证实BNP具有扩张血管活性的利尿效果[7]。BNP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虽然BNP 最早在脑内被发现并命名为“脑利钠肽”,但在心脏中表达的含量却是最高的,有研究表明不管是正常人还是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病人BNP都主要由左心室分泌。其次是脑内,在脑内以延髓的含量最高,下丘脑的外侧区视上核、室旁核、三叉神经节等处也含有较丰富的BNP[8]。
  本研究中根据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将病人分为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与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进行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基本资料基线水平一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发现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与入院时BNP值等级、梗死体积均有显著相关性(P值﹤0.001),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入院时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884.75±330.07 pg/mL vs. 263.27±281.89pg/mL,P<0.001)。入院时血浆BNP水平≥366.40pg/mL可作为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mRS评分3-5分)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96.00%,特异性76.19 %。
  目前国内外尚无急性期血浆BNP用于预测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研究报道,但有急性期血浆BNP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其他研究,包括用于死亡率的预测。国内陈子晞等[9]研究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急性期( 发病3 d 内) 血浆BNP 水平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梗死面积密切相关。大面积梗死较非大面积梗死血浆BNP 浓度高,推测大面积梗死伴随的脑水肿可能是BNP 分泌增多的原因。Yip[10]等研究显示NTproBNP在急性脑梗死中明显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开始明显的降低,升高的NTproBNP水平(≥150 pg/mL)是远期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子。Makikallio[11]等和Shibazaki[12]等研究报道血浆BNP水平与CIS病人死亡率相关。血浆BNP水平可作为脑卒中病人远期死亡率的有效预测因子。
  众所周知,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与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必然联系,而国外已有研究提示,BNP可在卒中急性期明显升高,且血浆BNP水平与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关联性[2,13-14]。所以血浆BNP水平用于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预测是合理的。
  血浆BNP水平升高的可能机制:①BNP一般主要由心肌细胞分泌,已有研究[15]提示BNP存在神经源性分泌,正常情况下由于血脑屏障的缘故,神经源性BNP一般不能分泌入血,但在脑缺血状态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导致脑组织释放的多种成份可通过异常状态的血脑屏障入血,其中就包括神经源性BNP。脑组织缺血损伤越重,可能造成的血浆BNP水平升高越明显。本研究中大面积梗死组具有更高水平的血浆BNP支持这一点。②较大面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颅内压升高或合并脑积水,使下丘脑受到机械性压迫,而造成BNP 的分泌增多[16]。本研究结果中看到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与梗死体积有显著相关性(P﹤0.001),而大面积梗死易形成颅内高压,使下丘脑受到机械性压迫,也支持这一点。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神经源性BNP释放入血与脑组织缺血性病变本身及其造成的机械压迫相关,卒中急性期测定血BNP浓度的变化,可一定程度反映缺血脑组织合成及分泌BNP增加程度,也反映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所以血浆BNP水平与近期和远期预后应当有密切相关性。
  当然由于研究时间和研究经费的限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是一项单中心研究,且仅入选住院病例,而急诊室和神经科门诊未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未入选,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偏倚。②本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③ 对于少数其他可引起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的因素未能予以进一步区分(如体重指数、高尿酸血症)等。所以有待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及基础研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根据现有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血浆BNP水平可能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4 参考文献
  [1] Kimura K, Kazui S, Minematsu K, et al. Analysis of 16,922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in Japan. A hospital-based prospective registration study[J]. Cerebrovasc Dis , 2004,18: 47-56.
  [2] Nakagawa K, Yamaguchi T, Seida M, et al.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 Cerebrovasc Dis , 2005,19: 157-164.
  [3] Di Angelantonio E, De Castro S, Toni D, et al. Determinants of plasma levels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or TIA[J]. Neurol Sci, 2007, 260: 139-142.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血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5] Lyden P, Brott T, Tilley B, et al. Improved reliability of the NIH stroke scale using video training. NINDS TPA Stroke Study Group[J]. Stroke , 1994,25: 2220-2226.
  [6] Adams HP Jr, Bendixen BH, Kappelle LJ,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subtyp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Definitions for use in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TOAST.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J]. Stroke , 1993,24: 35-41.
  [7] Sudoh T, Kangawa K, Minamino N, et

上一页[1][2][3]下一页

al. A new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orcine brain[J]. Nature , 1988,332: 78-81.
  [8]Aburaya M, Suzuki E, Minamino N, et al. Concentration and molecular forms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rat plasma and spinal cord[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1,177(1):40-47.
  [9]陈子晞, 陈怀红, 陈琳迪. 脑梗死病人血浆BNP与CR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04):225-226.
  [10]Yip HK, Sun CK, Chang LT, et al. Time cours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lasma levels of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J]. Circ J, 2006,70(4):447-452.
  [11]Makikallio A M , Makikallio T H,Korpelainen J T , et al. Nat riur et ic pept ides andmort ali ty after st roke[J]. Stroke, 2005, 36: 1016- 1020.
  [12] Shibazaki, Kimura K, Okada Y, et al. Plasm a brain nat riuretic pept ide as an indep endent predictor of in hospital mortality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 . Intern Med, 2009, 48: 1601-1606.
  [13] Brosnan MJ, Clark JS, Jeffs B, et al. Genes encoding atrial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 as candidates for sensitivity to brain ischemia in stroke-prone hypertensive rats. Hypertension, 1999, 33: 290 -297.
  [14]Ma¨kikallio AM, Ma¨kikallio TH, Korpelainen JT, et al. Natriuretic peptides and mortality after stroke[J]. Stroke, 2005, 36: 1016 -1020.
   KN, Nakamura HM, Cruz LR,et al. Hyponatremia and brain injury: absence of alterations of serum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Neuropsiquiatr, 2009,67(4):1037-1044.
  [15] Emanuele DA,Stefano DC,Danilo T ,et inants of plasma levels of brain natri uretic peptide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 or TIA[J].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2007,260( 1 - 2) : 139 -142.
  基金项目:上海市宝山区科委基金资助项目(10-E-20)
   作者简介:刘团结(1974—)男,副主任医师,硕士

上一页[1][2][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行硬膜外麻醉操作时应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麻醉是将麻醉药注入)上一篇: 三维钛合金网修复颅骨(三维钛板头颅修复)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