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层螺旋对直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是什么(小肠间质瘤影像学表现ppt)

2022-11-05  本文已影响 268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影像上的表现和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间质瘤的16层螺旋ct表现。使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检查,17例均行平扫和增强。结果 (1)盆腔内直肠壁或直肠周围软组织肿块,大小不等,肿块与直肠壁关系密切;(2)直肠不同程度的受压、变窄,肿块主要向直肠腔外生长,对周围组织产生推挤压迫;(3)径线在5cm以下肿瘤平扫时密度稍低,但均匀,增强时表现为中等度均匀强化,无坏死;径线在5cm以上10例肿块密度平扫时呈稍低密度且不均匀,ct值25-35hu,增强时较大的肿瘤边缘带中等度结节样强化,ct值50-60hu,肿块中心部分无强化,呈坏死样改变。 结论 直肠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影像上有一定影像特征,可帮助术前定位、定性和分级。

【关键词】 直肠; 间质瘤; 螺旋ct

diagnosis of rectal interstitialoma by 16-slices spiral ct

gao de-pei,wang guan-shun,li yun-feng,et ment of radiology,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11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16-slices spiral ct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in rectal interstitialom. methods 16-slices spiral ct finding of 17 cases with rectal interstitialoma by sur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cases performed noncontrast and contrast-enhanced ct images with siemens sensation 16-slices spiral ct. results ct showed a intrapelvic mass of rectal wall or surrounding soft tissue with inequality of size, relation closeness with intestinal wall; rectall wall different degree compression and narrowing,and extruding surrounding 5cm tumor density were slightly reduced,but symmetrical. exceed 5cm tumor moderately enhanced, but asymmetrical. ct value of major mass were 25-35hu, with boundary zone nodule enhancement, contrast-enhanced ct value 50-60hu, and centricity necrosis. conclusion rectum interstitialoma has some features in 16-slices spiral ct imaging, which is helpful for 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quali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key words] rectum; interstitialoma; spiral ct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少见的肿瘤,占胃肠道全部肿瘤的0.1%~3.0%,而gist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直肠间质瘤发生率相对胃和小肠间质瘤低,所以对直肠间质瘤的影像学研究和报道的文献少。Www.lunwen.net.cn作者通过搜集我院2004年8月~2008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和16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给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讨和认识直肠间质瘤的16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和诊断。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病例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和手术病理检查。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34~80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下腹疼痛、大便带血、盆腔包块。

2.检查方法

2.1肠道准备:检查前一周内未做过钡餐和或钡灌肠检查,检查前两天少渣饮食,前一天半流质饮食,检查前晚8点开始用1000毫升开水冲泡20克番泻叶在两小时内分多次饮完。扫描前15分钟肌注盐酸山莨宕碱(654-2)20毫克,注意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等禁忌症。右侧卧位于ct检查床经肛门打气1000-1500毫升,嘱患者勿将气体放出。

2.2使用仪器:ct扫描机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16;高压注射器用美国medrad vistron ct。

2.3扫描技术:让患者俯卧位,扫描范围由肝脏顶部到盆底会阴水平连续容积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ma,层厚8mm,准直器宽1.5mm,进床速度24mm/s,卷集核采用b31 f medium smoosh+,先平扫,后增强,增强时静脉高压注射300mgi/ml碘海醇1.5ml/kg,注射速率2.5-3.5ml/s,延迟时间32-40s。

2.4后处理:对原始容积数据进行拆薄重建,卷集核采用b10s very smooth,层厚2mm,层间距1mm,重叠50%,进行以直肠为中心的冠失位重建。

3.图象分析方法 术前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阅片,观察内容包括:(1)肿瘤部位、大小;(2)平扫和增强的情况;(3)生长方式;(4)侵犯层次;(5)管周筋膜情况;(6)管周淋巴结有无肿大;(7)盆腔淋巴结肿大情况;(8)远处有无转移。

结 果

影像表现 17例患者的 ct影像表现为:(1)盆腔内直肠壁或直肠周围软组织肿块,大小:大小不等,径线在5cm以下肿瘤有7例;最小的仅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最厚处仅有0.5mm,这样的病例有1例;径线在5cm以下7例肿瘤边缘规整,无分叶;径线在5cm以上10例,最大的12cm×12cm×10cm,边缘有分叶,肿瘤与直肠壁关系密切(图1、2); (2)直肠的变化:均表现为直肠不同程度的受压、变窄,肿块主要向直肠腔外生长,对周围组织产生推挤压迫,大的肿块与周围组织间难以分界(图1、2);(3)密度:径线在5cm以上10例肿块密度平扫时呈稍低密度且不均匀,ct值25-35hu(图1、2),增强时径线在5cm以下肿瘤平扫时密度稍低,但均匀,增强时表现为中等度均匀强化,无坏死;5cm以上的肿瘤边缘带中等度结节样强化,ct值50-60hu,肿块中心部分轻度强化,部分呈坏死样改变(图3、4);(4)盆腔内筋膜结构无明显增厚,无肿大淋巴结。

2.手术病理 肿瘤均与直肠关系密切,质硬,5cm以下的肿瘤表面光整,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5cm以上肿瘤表面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病理免疫组化:d117(+)71%,cd34(+)57%,sma(-)57%,s-100(-)43%。

讨 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曾被称为胃肠道平滑肌肿瘤。mazur[1]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并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为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目前认为该肿瘤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的间质(或基质)组织,为原癌基因c-kit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细胞样肿瘤[2]。

胃肠道间质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40岁以前罕见,本组资料年龄上与文献没有明显差别,但性别以女性为多,这和刘海义[3]报道的相似。胃肠间质瘤最好发于胃,其次是小肠,发生在食管、结肠和直肠者少见,偶可见于网膜、肠系膜及腹膜后区等位置。患者早期无特殊症状,病情较重时可有消化道出血、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及肠梗阻等症状,本组病主要表现为反复下腹疼痛、大便带血、盆腔包块。 

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c-kit蛋白及cd117是胃肠道间质瘤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与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的鉴别点。间质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判断间质瘤的恶性指标可以分为肯定恶性指标和潜在恶性指标。纪小龙等[4]提出判断良恶性的标准,肯定恶性的指标为:转移;浸润至邻近器官;结直肠间质瘤侵犯肌层。潜在恶性指标为:肿瘤长径,肠间质瘤>4cm;核分裂像,肠间质瘤>1个/50hpf;肿瘤坏死;核异型性明显;细胞丰富密度大;上皮样细胞呈细胞巢或腺泡状排列。判断恶性间质瘤:具有1项肯定恶性指标或2项潜在恶性指标;交界性间质瘤:仅有1项潜在恶性指标;良性间质瘤:无恶性或潜在恶性指标。

16层螺旋ct具有时间和密度分辨率高、大范围覆盖、无创伤性等优点,易为病人接受。尤其16层螺旋ct,其z轴分辨率达到了0.75mm或更小,为薄层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质量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测定肿瘤的大小更准确。同时,多方位重建还可以观察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临近脏器及淋巴结转移,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直肠间质瘤的ct影像表现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表现基本相同,本组资料的ct影像表现基本与周建春、邹玉坚、王小仁[5~7]等学者报道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表现相似,直肠间质瘤的16层螺旋ct的主要表现:盆腔内直肠壁或直肠周围软组织肿块,大小可以不等,形态上最小的仅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最厚处约有0.5cm,小的肿瘤边缘规整,无分叶,大的肿瘤边缘有分叶;肿瘤与直肠壁关系密切; 直肠呈不同程度的受压、变窄,肿块主要向直肠腔外生长,对周围组织产生推挤压迫,大的肿块与周围组织间难以分界;径线在5cm以下肿瘤平扫时密度稍低,但均匀,增强时表现为中等度均匀强化,无坏死;径线在5cm以上肿块密度平扫时呈稍低密度且不均匀,增强时肿瘤边缘带中等度结节样强化,肿块中心部分无强化,呈坏死样改变。本组直肠间质瘤中,术前定位诊断正确者17例,术前定性正确者7例(7/17),这主要是对直肠肠间质瘤的认识不足所致。

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生于直肠外生性的肿块,边缘清晰,中等度强化,无论其内部密度是否均匀,均应首先考虑间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方面需与直肠癌和直肠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直肠癌肿瘤主要发生于粘膜,肿瘤主要向直肠腔内生长,或沿粘膜和粘膜下浸润性生长。直肠淋巴瘤病变范围广,病变肠管扩张明显,常伴有淋巴结肿大,增强时中等度均匀强化。总之,有时仅靠ct影像是很难鉴别的,需密切结合临床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mazur m,clark 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am j sung pathol,1983,7:507.

2. 杨其昌,季晓华,沈屹,等. 7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评价.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6-10.

3.刘海义.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临床医药实践,2005,14(8):579-581

4. 纪小龙,虞积耀.胃肠道间质瘤[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1:8-1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保留多长时间(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