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内,外脏器损害的临床问题是什么(小儿肺炎常见的病原体除外)

2022-11-09  本文已影响 44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本文选自《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ycopiasma pneum oniae,MP)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长,呼吸道症状重,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除呼吸道受累外,尚可使全身多脏器受损,包括消化、神经、血液、泌尿、皮肤、关节等脏器的损害[1-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2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内、外脏器损害的特点,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确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MP)患儿2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98例,女122例;年龄≤1岁42例,2~10岁158例,11~14岁20例。
  1.2 临床表现
  (1)肺内表现:上、下呼吸道感染181例,均有咳嗽,部分由发热、气促、喘息。胸片:肺炎征象99例,支气管炎征象58例,胸片无异常30例。(2)肺外表现:消化道系统出现纳差、恶心、腹痛、腹胀、呕吐、腹泻等,部分出现转氨酶增高。部分病例是在有肺内表现的同时有上述症状。皮肤出现斑疹、丘疹、荨麻疹、紫癜及多形性皮疹,多发生在体温异常期间,持续2~5d可消退,不留痕迹。(3)心血管系统如胸闷、心悸、头晕、出冷汗、心音低钝。心电图示心律不齐、早搏、ST-T段改变,心肌酶增高,但心脏B超无异常。(4)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呕吐、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有的患者表现口角歪斜、眼闭不严、鼻唇沟不对称等。脑CT有的可表现脑水肿征象。(5)泌尿系统出现眼睑浮肿、少尿、血尿、尿蛋白阳性。(6)其余如肠系膜淋巴结炎、贫血、中耳炎、关节痛、肌肉痛等。
  1.3 治疗方法
  给予红霉素25~30mg/(kg·d),按1mg∶1mL比例融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连用5~7d,待体温、血常规正常,改用阿奇霉素口服10mg/(kg·d),连用3d,停4d。总疗程4~6周。肺内、外脏器受累者均使用上述方法外,并辅以对症、营养、支持疗法。有神经系统表现的可予甘露醇降压,鲁米那止痉以及胞二磷胆碱护脑,好转不明显的或重症可予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2 结果
  本组220例患儿中,215例病情基本痊愈,痊愈率97.8%,临床症状均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通过门诊随访,无一例心脏彩超发现异常,无一例死亡。平均7.3d热退。
  3 讨论
  MP无细胞壁,是迄今为止能在实验室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微生物,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MP进入呼吸道后,通过其表面的P1蛋白粘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破坏黏膜上皮细胞,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之一[2]。
  近年资料表明小儿MP感染病例逐年增加,其原因可能:(1)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体不断进化变异,导致MP耐药性、致病能力增强;(2)实验室检测技术进步及广泛应用使确诊率提高;(3)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就诊率增加;(4)临床医师对MP感染重视程度及诊断意识不断提高,使其确诊率增加[3]。
  部分患儿可多次发病,是由于初次感染后特异性抗体存在时间短,无终身免疫特点,有反复感染倾向,另咽部带菌可达数月,也是易复发的原因。过敏体质的患儿可诱发哮喘发作,也与上述原因有关联[4]。
  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临床特点各异,年龄较小的患儿多起病急,以咳嗽、气促肺内表现为主,多伴发热,肺外并发症少[5]。年龄较大的患儿多起病缓慢,出现顽固性咳嗽等,肺部体征轻,但易有并发症。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高低依次为消化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以累及肺外单一脏器为多,累及多脏器为少,故本组无一例死亡。年龄较大的患儿易合并并发症,可能与年龄较大的患儿免疫系统功能日趋完善,免疫反应强烈、免疫损伤重有关[6]。如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易误诊,延误诊治时间,值得注意。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治疗不理想的感染性疾病者,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必要时做相关检测。
  MP感染肺外脏器多认为由于MP抗原与人体的心、肝、肺、肾及平滑肌等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当MP感染后可发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呼吸道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出现相应肺外系统累及的表型,但很少从这些部位分离出病原体。
  治疗上因MP无细胞壁,其体内含有DNA、RNA,所以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不敏感。反而对影响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敏感,其中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儿均有明显毒副作用,故儿科临床极少使用。大环内酯类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公认的有红霉素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7-9]。序贯疗法(sequential therapy)是一种新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MP-IgM、MP-PCR、咽拭子,由于冷凝集实验阳性率低,特异性较低;痰MP培养需时长、阳性率较低,临床应用受限。MP-Igm是诊断MP感染较为可靠的方法。均常规做血尿便常规,胸片、CRP、电解质、肝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部分病例针对受损脏器的发病表现做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肾功能、心电图、B超、CT等检查[11-12]。
  综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除侵犯呼吸系统外,还可累及肺外脏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苏宇飞,刘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脏器损害103例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91-1392.
  [2] 赵顺英.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肺外并发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9-250.
  [3] 严小光,朱彦碹,冯亚青.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临床回顾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7):38-39.
  [4] 韩丽婷.2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9):72-73.
  [5] 王凤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4):82-83.
  [6] 蒋健飞,赵德育.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其肺外并发症[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5):750-752.
  [7] 何海兰,郑静,闫军.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9):657-658.
  [8] 韩勤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62例临床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5):529-53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浅谈卫生学校儿科学教学方法与措施(浅谈卫生学校儿科学教学方法和措施)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