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胃苏颗粒治疗反酸水,胃苏颗粒治疗萎缩性胃炎效果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 338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予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予多潘立酮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69.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多潘立酮。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苏颗粒;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溃疡型、运动障碍型和非特异型,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笔者运用多潘立酮片与胃苏颗粒联用治疗FD,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6例FD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6月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治疗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18~40岁,平均29.4岁;病程12~27周,平均21.0周。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18~43岁,平均29.2岁;病程12~27周,平均21.1周。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2.1 西医诊断标准:①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③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脾胰疾病;④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⑤无腹部手术史[1-2]。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中肝郁气滞症的辨证标准,即主症[3]:胃饱胀痛,胸胁痞满。次症:脘腹或胸胁窜痛,嗳气呃逆,自觉咽中有物,不思饮食,喜叹息,烦躁易怒,气怒怔忡,舌边尖红,脉沉弦。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2项次症,即可诊断为FD肝郁气滞证。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次,3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胃苏颗粒(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1袋/次,3次/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期间未服其他有关中西药物,并嘱患者忌食辛辣、酒及生冷刺激性食物。1个疗程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

1.4 疗效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 疗效标准:治疗前后详细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并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拟定的症状评分法评定治疗前后FD症状变化。对上腹不适、餐后早饱、腹胀、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6项症状进行病情评定。①无症状或症状消失,记0分;②轻度: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工作,可忍受,记1分;③中度:症状较重,已影响生活、工作,尚能忍受,记2分;④重度:症状严重,妨碍生活、工作,难以忍受,记3分[4]。

1.4.2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计算疗效指数[3]。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痊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60%≤疗效指数<90%;有效:主要症状减轻,30%≤疗效指数<60%;无效:主要症状无减轻,疗效指数<30%。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3

1(3.03)

10(30.30)

12(36.36)

10(30.30)

69.70

治疗组

33

5(15.15)

12(36.36)

15(45.45)

1(3.03)

97.00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两组治疗后症状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组别

时间

上腹痛

上腹胀

早饱

嗳气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对照组

治疗前

2.55±0.09

2.67±0.09

2.45±0.12

2.36±0.11

2.48±0.10

2.58±0.10

治疗后

1.12±0.13①

1.33±0.09①

1.30±0.13①

1.52±0.18①

1.36±0.13①

1.39±0.13①

治疗组

治疗前

2.48±0.10

2.70±0.08

2.52±0.10

2.39±0.10

2.45±0.10

2.52±0.11

治疗后

1.06±0.11①②

0.64±0.13①②

1.15±0.11①②

0.73±0.14①②

1.03±0.10①②

1.27±0.13①②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2.3 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FD经适当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良好,但如延误治疗可出现维生素缺乏、低蛋白症等并发症,故应及时正确地治疗。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预防复发。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药和促胃肠动力药等。常用的促胃肠动力药主要有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等。本研究中多潘立酮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张力,增强胃蠕动,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据其症候群表现,其病机主要为肝郁脾虚、气机不畅,肝气犯胃致脾胃气机阻滞,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上下不能相通,不通则痛则胀,故治疗以醒脾健脾、调畅气机为主。本研究中采用的胃苏颗粒是董建华教授研制,由古代名方香苏散化裁而成,方中紫苏入脾,行气宽中,和胃理气止呕;香附入肝,解郁理气止痛;枳壳理气宽胸、消胀除痞;槟榔下气宽中,调和脾胃;佛手、香橼宽胸除胀止痛;陈皮行气止痛、健脾和中;鸡内金消食化积并能健运脾胃;诸药配伍,行气和胃,温中健脾,养胃止痛,即“气行血亦行,气机通降,胃气运行正常,胃的胀痛也就消失”[5]。药理实验表明:胃苏颗粒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药理作用和促进胃肠动力作用,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6]。

本研究中治疗组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远高于单用多潘立酮组,在改善患者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促动力药多潘立酮,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良好制剂,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0.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S].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4):243.

[3]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S].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9(4):2.

[4] 王学群,胡燕明,陈光生,等.四磨汤、多潘立酮、多塞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7例[J].现代医院,2005,5(10):43.

[5] 白淑仪.胃痛中医内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1.

[6] 崔淑云.胃苏冲剂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32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02,22(1):1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设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