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137人 

  摘要: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瑰宝。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扬,加大对初中学生良好精神品质和内在素养的熏陶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创新古诗文教学方法,积极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确保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古诗文是我国从古至今几千年历史发展凝聚出来的文化结晶,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源泉。对于心理快速发展的初中学生而言,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在理解学习古诗文相关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大量优秀道德情感和个性品质的熏陶,感受古诗文中的文学氛围,对促进初中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文学素养的塑造,促进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仍然还存在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忽视了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效融入,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这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加以重视。在此,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期提出一些参考。

  一、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古诗文背后文化的了解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古诗文,这些古诗文都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但初中学生的古诗文学习经验不够,他们并不能敏锐地注意到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将其中的传统文化拓展延伸出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古诗文教学中积极拓展延伸教学内容,结合相关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利用一些课外教学资料将其具体化,加强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了解吸收。例如,在《观沧海》这一古诗文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这首古诗的具体内容,利用一些有关曹操和这些诗写作背景的文字和图片、音频等资料对古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结合故事具体内容,阅读观看教师呈现出来的拓展性材料的过程中感受曹操内心的情感和当时的时代发展特点,以此来增加这首古诗的文化感染力,促进学生对东汉末年文化发展的了解。

  二、有效营造古诗文意境,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意境美

  每首古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而这些意境往往能够凸显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古诗文中的每一个语句和字词,并据此将作者表达出来的意境有效营造出来,让学生在意境中反复品味相关古诗文的字词,感受古诗文语言的魅力,品味传统文化的意境美,促进其文学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天净沙秋思》这一教学活动中,这首古诗主要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凸显出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忧愁之情。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品味这一元曲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分析曲中的枯、老、昏、古、廋、西下、断等字和词在文中引用的妙处,并通过让学生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桥、这些具体的景色联系在一起,感受曲中秋景的凄凉、萧瑟。从而营造一个具体的意境,调动学生内心的情绪,促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对家乡的思念,促使学生感受作者所用语言的魅力,发展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透析古诗文情感内容,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

  每一首古诗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都蕴含了作者当时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中不乏一些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内在素养,这些都是塑造初中学生良好精神品质的重要资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相关古诗的语句和字词,通过语句的阅读领悟切实感受诗人的内在情感。通过大量古诗文的阅读分析和对优秀道德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领悟,有效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促进其长远发展。例如,在《归园田居(其三)》这一古诗的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分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些语句中凸显出的闲适生活,并通过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切实感受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朝堂复杂生活的抗拒。通过这一故事的阅读品味,有效塑造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其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还可以有效塑造初中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情感,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创新古诗文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开发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确保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文学素养的有效塑造。

  参考文献:

  [1]蔡沐芬.刍议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书育人,2016(26):71.

  [2]顾加飞.基于古诗文教学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J].新课程(中学),2018(1).

  作者:王云峰 单位:青山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返回语文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课堂构建策略上一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分析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