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设计思路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 362人 

  “板块式思路”是余映潮老师在1993年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思路。余老师在《只提了四个主问题——〈(白毛女)选场〉教例评析》(《中学语文》1993年第3期)一文中,分析了特级教师徐振维老师的教例,认为徐老师设计的四个主问题,呈现一种“板块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每个教学板块集中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结构清晰,逻辑层次分明。余老师在《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进一步阐述:“‘板块式思路’,确切的说法是‘板块式教学思路’。它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策划、安排课堂教学顺序与层次的理念与要求。”接着,余老师又说这种思路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呈‘块状’……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结构课堂教学”,“明晰地表现出‘一块一块地来落实’的教学态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25-132页)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思路”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任务群教学中,可以把一个单元或者把一个任务群甚至多个任务群分为几个板块来进行教学设计。下面介绍板块设计的几种方式:

  1.根据文体特征设计板块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单元(或任务群)选文的文体特征,把一个单元(或任务群)分为几个板块设计具体的教学实施路径。例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可以设计诗歌和小说两个板块。下面简述两个案例:案例一:青春放歌——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诗歌专题学习设计(尧卫国等,《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0年1月)。第一课段:揣摩意象品诗情。核心任务:梳理诗歌意象中的文化内涵。安排“我为诗歌寻佐证”“我为诗歌来配图”“我为诗歌写批语”“我为诗歌制张表”等学习活动,5课时。第二课段:诗样年华淌笔端。核心任务:围绕“致敬,青春!”的主题学习写作新诗。安排“现代诗创作方法”思维导图、补写新诗、阅读交流、“青春诗语”等学习活动,2课时。第三课段:激昂诗会咏青春。核心任务:开展诗歌诵读会,编辑班级诗集。安排“致敬·青春”诗歌诵读会、编辑班级《致敬·青春》诗集等活动,2课时。案例二:时代的青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小说专题学习设计(梁诗咏等,《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0年1月)第一课段:那时候的青春。核心任务:对两篇小说进行片段点评。安排“浏览并略读《百合花》和《哦,香雪》,自选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点”等三个学习活动,3课时。第二课段:这时候的青春。核心任务:制作“青春歌词本”。安排“阅读《百合花》和《哦,香雪》的背景资料,小组讨论,对比两个年代的青年人所遇到的不同的青春困境。联系自身实际,讨论自身面临的青春困境”等三个学习活动,2课时。这两个案例就是按文体将单元学习任务分两个板块设计的。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设置了“品评诗情”“创作诗歌”“编辑班级诗集”“小说片段点评”“制作‘青春歌词本’”等活动,内容丰富,层次清晰。但是,上述两个案例总课时14课时,超过了课标9课时的要求。可以简化相关内容,优化板块设计,确保在课标规定的课时之内完成教学任务。

  2.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板块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选文是三篇现代散文和两篇古代散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教学设计举例”设计了如下两个案例。(根据《教师教学用书》第237-243页整理,有删改)案例三:现代散文——“独抒性灵,情思悠远——品出‘这一篇’散文的情味”。活动之一:景之择取,自相殊异——赏析画面之美。可以从意象选取、形声色态、画面组合、氛围意境等角度进行赏析。活动之二:含英咀华,品赏语言——品味语言之美。比如《故都的秋》大俗与大雅融合的语言风格,《我与地坛》于朴实之中蕴含深邃的哲理。活动之三:景随意至,情景交融——探究情理之美。比如郁达夫以“悲”为美的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朱自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愁交织的复杂情感,史铁生在历经苦难后感受到荒芜中的生命活力。活动之四:借鉴参照,尝试写作——感受体验之美。体验创作经历,体验编辑过程(包括拟定书名、编辑目录、设计插图、撰写序言或跋等),体验成长快乐,等等。案例四:古代散文——“心灵的远游——探寻山水文化”。活动之一:寄情山水,各具意趣。活动之二:语言艺术,点评领略。活动之三:赋体游记,各臻其妙。活动之四:登山临水,心灵远游。案例三和案例四将本单元的5篇散文按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设计成两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别设计了4项学习活动。虽然同属散文,但是因为创作时代不同,所呈现的内容也有差别,所以把不同时代的散文分设成不同的教学板块,也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思路。

  3.按照学习流程设计板块

  朱典锴老师在《群文阅读怎么教》(《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0年11月)一文中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介绍了“单元整合”教学的案例。根据朱老师设计的阅读任务,整理如下几个学习板块(朱老师称之为“环节”):环节一:查找资料,知人论世。环节二:了解诗歌大意和主要情感。环节三:探究作品(诗歌)的共性与个性。环节四:阅读小说,概括情节。环节五:比较小说与诗歌的异同。环节六:诗歌创作。这是按学习活动流程设计的板块。前三个板块主要学习诗歌,探究诗歌的意象、情感、结构样式、作品主题等;板块四学习小说,主要是概括情节;板块五从叙述对象、表达方式、情节等方面比较小说与诗歌的异同;板块六要求创作一首现代诗,抒写自己的青春之歌。

  4.根据学习活动设计板块

  案例五: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八单元“逻辑的力量”,安排了三个学习活动,即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分别对应逻辑的三个功能——辨谬、推理、论证。“单元教学设计举例”(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84-193页)就是根据学习活动设计的三个教学板块,每个板块又设计了几个教学小板块,逐一落实学习任务要求。比如“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设计了七个小板块:认识论证——评估论证——挖掘隐含前提——选择论证形式——引入“虚拟论敌”——辩题逻辑分析——尝试写驳论文这种按学习活动设计的教学板块,从辨识谬误、学会推理到写驳论文章,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建构和运用论证的知识、方法和策略。上述案例都是单元板块设计的案例。其实,也可以把学习任务群作为一个整体,把任务群涉及的单元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来设计,然后依据课标和任务群要求把学习(研习)任务切分为几个小板块(也可称为“课段”“阶段”“环节”)进行设计,每个小板块再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通过板块组合共同完成单元(或任务群)的学习(研习)任务。

  作者:刘基华

返回语文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上一篇: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纸笔测试探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