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融入地区文化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 668人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应善于利用当地醇厚的文风感化人,以灵活适切的方式,让生活世界走进课堂,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熏陶,逐渐形成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生命意识、审美与创新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方文化;适切方法;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呼唤文化的浸润。从学情看,教学和生活的通道尚待拓宽,丰厚的当地文化未能有机地走进校园。从课标精神看,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从高考方向看,传统文化考核趋向多样化。从地域文化看,文化塑造了人,人应该继承并发展之。然而现实中,语文教学与地方文化之间的重要联系被忽略,一些隐性的教学资源一直未被重视和开发。以西安为例,浅谈中学语文教学融入地区文化的方法。方法一,在校本教材中渗透地方文化的内容。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从周原上的青铜器、石鼓文,我们不难感到孔夫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向往之情;从兵马俑、秦直道,一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雄风;从茂陵的伏虎、马踏匈奴,神会汉人雄健遒劲、拙朴博大的精神;从雄浑的大雁塔、大明宫遗址,分明看见昂扬自信、兼容并包的盛唐气象。历史是如此深厚,人文地理的西安秦岭,遍布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孟浩然等诗词,更有道家祖庭、老子讲学的楼观台,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等佛教文化;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称作“横渠四句”历代传颂。而为鲁迅题词“古调独弹”的秦腔,陕北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声有色的“活”文化。立足西安本土文化特色,筛选可资教育的文化资源,按西安历史、西安地理、西安名人、西安文学、西安民俗五个专题进行分类编写校本教材。方法二,在课文解读中嵌入地方文化的内容。

  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的教化功能只有与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审美和理解。教材,作为文学中的经典,其魅力在于时代的阐释。因此,应引导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巧妙地嵌入本土文化。譬如,统编版高一下册《谏逐客书》《鸿门宴》《阿房宫赋》《过秦论》。这些作品讲述的就是西安,学生对这些地方并不陌生,但对地域的文化就不甚了了了。李斯的《谏逐客书》,讲秦穆公以来以客致强的历史,从正反面说明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教师讲到此处,不妨联系西安自秦穆公到盛唐、到改革开放,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国家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强盛,一个人只有博大胸襟才能成为大人的道理。如果说杜牧的《阿房宫赋》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那么贾谊《过秦论》则阐发了“仁义不施”的悲剧。这些作品,带着历史的回响,发端于学习者脚下的土地,昭示无穷的远方。从而,增进了学生对家乡的理解,将家乡文化置于深广的历史中加以反思,并将个体生命融入蓬勃发展的时代洪流。方法三,在实践感悟中融入地方文化的内容。学校帮助学生制定地区文化学习计划,开展“长安处处有故事”比赛,“文化学者讲西安”专题讲座,“诗经长安”“唐诗长安”朗诵会。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对西安的文化生活展开调查,记录西安的人和物,参与西安文化建设。例如就文学界陕军东征的“三驾马车”,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废都》进行比较,比较其异同,寻找环境对作品的影响,找出陕西地域文化独特性。

  此外,可引导学生扩大语文外延,在传统节日中感受地域文化。如借助《丽人行》《题都城南庄》等诗文,曲水流觞与曲江宴饮等习俗重新审视上巳节。就其祓禊之俗,追寻上古神秘之宗教遗风,体察后世消灾祈福民族心理。当我们挖掘整合传统节日时,不难发现:中国传统节日与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春节贴门神、朝贺礼,元宵节张灯、观灯;无论清明节扫墓、踏青,上巳节祓禊、七夕节乞巧、中秋节赏月……。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蕴藏着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热爱生命、贵和尚美、刚健有为、天人合一。置身其中的学生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法四,在研学旅行中贯穿地方文化的内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高一教材《诗经·秦风》《屈原列传》,我们设计了两条研学线路:一条考察诗经风土人情,一条走进司马迁故乡。诗经一线重点考察秦风秦韵。秦人尚武精神和悲壮慷慨的情调在别的风诗中鲜少见到。《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之同袍”中,秦人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风追司马一线,考察黄河沿线文化生活,流传至今的民间司马迁祭祀活动,感受司马迁的人格魅力,悟得人文永存。我们注重学思践悟,知行合一。行前学科知识链接+研学必备知识;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究中创新;行后综合评价反馈,效益令人满意。

  作者:徐雄

返回语文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统编语文教材提问策略及建议上一篇: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指导方法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