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优化策略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311人 

  【摘要】教育与文化背景有着紧密联系,而文化也只能依托教育才能得到发展和传承。文章首先对乡村小学语文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而后分析了现阶段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中存有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关的优化策略,以期为进一步促使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质量得到高效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帮助。

  【关键词】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现状;优化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的文化知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其既能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能力,又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此来促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很多人其实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理解还较为片面,除了认同其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学科,却未意识到小学语文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发挥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重要作用,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基于文化层面来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探析,如此一来才能正确认清小学生与语文教学之间存有的关联。开展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善于结合乡村本土文化内容来制定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认知,还有应采用渗透着乡土文化气息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基于乡土文化教学背景下小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1乡村小学语文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小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不易

  基于乡村生活背景下每个小学生都会有与父母一起劳动的经历,并且这种生产劳动会一直伴随着其成长,所以说这些生长在乡村环境下的小学生所面对的乡土文化教育是完全不同于其他连续内容的,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勤劳、坚强的精神内涵,而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小学生的天性将得到很好地培育,也非常有助于促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且,通常乡村生活都是比较辛苦的,因而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小学生也会逐渐形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会成为小学生学习成长的动力。小学生生长于乡土文化教育环境中,将能够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对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和怀有更多的期盼,都会想要通过勤奋学习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所以说,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唯一的成长路径[1]。

  1.2有利于小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美感

  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乡村生活条件较为落后,生活环境也比较窘迫,但是其拥有着城市生活无法拥有的自然环境,有着无限的自然风光,所以说乡村有着很强的生活美感,而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解放天性,无拘无束地玩耍,感受着乡村的自然美。在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活动时应注重发现乡村中蕴藏的真善美,帮助小学生们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例如,通过赞美大地和自然还有歌颂农民良好的品德,来促使小学生感受到乡村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感受到其家园的淳朴和温暖,在这种氛围下小学生将能得到健康地成长和获得真正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学会珍惜其拥有的美好生活。成长在乡村中的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将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其从小就在自然环境中生活,能够在田野里奔跑,能够在小河中畅游,能够亲眼见识到四季的变换,因而其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得成长的快乐,也会变得更加纯净、善良、美好。

  1.3有利于满足“新农村”的建设需求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除了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应注重加强对于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还要重视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本土文化。乡村小学是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而且对于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多的也是肩负着一种责任。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本身具备的文化性质也很有利于促进乡村本土文化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高效提升[2]。

  2现阶段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中存有的不足

  2.1教材内容编订不合理

  现阶段,在进行乡村文化教育时即使也会比较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可是选用的教材中没有包括很多与乡土文化教育相关的内容,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在描述现代的新事物,这与乡村教育背景俨然不相符,生活在乡村环境中的小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这些新兴的事物,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十分陌生,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了,这样不仅致使教学效率变低,也导致小学生无法从中提升其语文认知水平。就目前乡村小学语文教材能够看到,其中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还有农民相关的内容十分缺少,特别是当代选文中严重缺失了与学生相关的农村生活内容,这样最终将严重影响到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2.2教材中传达的精神文化与小学生实际不符

  目前,在乡村小学语文教材里更多地包含着十分现代的精神文化,并且这些文化内容的直接体现都是与城市生活相符,例如需要等红绿灯过马路,小学生能知道什么是过马路,但是却未亲身经历过等红绿灯过马路。在对这些精神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教学内容严重不相符,这样也就需要在未来的学习发展中联系其生活实际,利用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对其开展更真实的精神教学。

  3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的优化策略

  3.1加强乡村师资队伍的建设,促使教育主体多元化

  乡村小学语文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需要依托专业、优秀的语文教师来进行,需要乡村教师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积极性。就当前乡村小学语文中所开展的乡土文化教育现状能够发现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主动融入乡土文化教育,在这过程中提及乡土文化内容也是为了配合其他内容的教学,并不是重点进行乡土文化的教学。小学应给予语文教师足够的主动权,除了融合性教学,也需要重视对小学生进行乡村本土文化的熏陶,在设定乡土文化课程和选择教材还有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标准等方面为教师创造更大的空间,继而有利于促使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乡土文化教学主动性与积极性还有创造性得到激发。此外,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乡土文化的教学经验,专业教学技能也欠缺,也不具备较高的乡土文化素养,所以这就需要乡村小学要善于结合教育资源来促使教育形式变得更加多元。除了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作为乡土文化中的实践主体,学校也可邀请当地的文化研究学者和民间艺人都加入到乡土文化教育的队伍中,还有小学生及其家长也都是乡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也需大力鼓励其主动积极地加入到乡土文化的教学活动中。

  3.2利用乡村资源优势,促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乡村小学语文中进行乡土文化教学首先需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常规,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要联系实际需求来积极主动地融入乡土文化内容,而一般课本中所描述的人和事,都基本上能够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周边真实存在的事物来进行教学,这样将非常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例如某一篇课本中所描述的柳树,那么语文教师就可提到学生家门口池塘边那些生长的柳树,这样更加鲜活的形象就牢牢被学生记住,还有像课文中歌颂的烈士,语文教师就可联系身边的烈士事迹来融入教学中,如此将让小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除了在课堂之上进行教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乡村本身具备的资源优势,带学生去田野间、树林中感受这些自然的奇妙,通过亲身体验来增强与课文的认同感,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课文中的内容。那些课文中描述的自然风光,田野风光,那些花花草草、蝴蝶蜜蜂、潺潺小溪都不再是课本中的死物,那些描述自然风光的形容词也不再是呆板的文字,而是变得更加鲜活,继而成为了一种生命形态。小学语文教师定期带领学生领略家乡的风景、参观当地的文化遗迹,将有助于小学生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也能促使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情感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乡村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素材,这些都十分有利于丰富乡土文化的教学内容,而乡土文化也能让小学语文的教学变得更多元,二者的相互融合将促使乡村小学的教育工作取得理想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天芳.乡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缺失与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117-118.

  [2]宋诗蕊,徐福利.浅谈乡村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的缺失[J].职业技术,2017,16(09):86-88.

  作者:张金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返回语文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培智语文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上一篇: 小学中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分析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