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职称论文

教师自我发展途经研究论文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144人 

  教师自我关怀包括对教师自己的生存生活的关爱、职业生涯的关注和生命价值的关心。因而教师自我关怀是促成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师自我关怀的功能或意义正在于促进自己的自主发展,自我关怀需要教师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专业自觉意识、追求健康与快乐、对自己负责、有反思与创造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教师;自我关怀;生存生活;职业生涯;生命价值;自我发展

  当今社会对教育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而这种期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嫁于教师”。[1]p5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说:“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2]p139因为教育成了“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2]p1所以这种期望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和教师提出来的,因此是合理的、正当的,但不能不说这是造成目前教师比较沉重的生存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教师压力”、“教师职业倦怠感”、“教师心理问题”等成为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词汇。同时,学者们开始追问教师的“生命意义”、追寻教师的“幸福”、呼唤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这也反映了教师研究视角的变化——从单纯关注教师的社会价值转向对“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3]p4的追求。我认为,在这种研究视角下,无论是“教师生命意义的澄明”、还是教师“幸福”的追寻、抑或是对教师“人文关怀”的诉求,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使教师的发展以及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是对教师的“关怀”。然而我们在希望外界对教师关怀的同时,却普遍忽略了教师对自我的关怀,而这恰恰是促成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关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关心”。在宗教中,关怀意指对人生命的关怀,如基督教追求生命的永生、佛教讲求佛法的解脱道。而在哲学和伦理学中,“关怀”主要指对人的伦理道德的关注。《伦理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对“关怀”的解释为:“关心的同义词。标志人们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指人们基于对社会道德关系的理解而表现出对他人、对集体的关切、爱护、同情之心。”美国教育家诺丁斯(nelnoddings)提出关怀的两种基本含义:其一,关怀与责任感相似,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她就是在关怀这件事;其二,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她就是在关怀这个人。因而关怀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4]因而在哲学和伦理学的意义上,“自我关怀”意味着对自身德性伦理的关注,关心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我们还可以从法国思想家福柯(m.Foucault)的生存美学中得到启发,因为“福柯要揭示人在现代性进程中作为大我(理性主体)的工具性地位,确立自我关怀的小我(身体经验)的审美生存形象”。[5]在福柯看来,人的自我关怀包含着四大要素:认识自身、反思自身、精神修炼、拯救自身。[6]

  综合上面对关怀和自我关怀的各种理解,本文把教师的自我关怀定义为:教师对自身的关爱、关注与关心,包括对自己作为“人”的关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关注以及对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关心,简言之就是要重视自己,并为自己负责。

  可以认为,教师对个体自我的关怀有以下三大要素:生存生活关爱、职业生涯关注、生命价值关心。

  1.生存生活关爱。教师是“人”,是“谋求个体生命生存的人”。[7]因此,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8]p32所以,教师自我关怀,必然包含关爱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教师合理合法地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是每个教师的基本权力;同样,教师也有权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合法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别让自己像崔允漷教授常说的“只有‘生’(指职业、工作),没有‘活’(指生活质量、闲暇)”。有些人总以为教师不该追求物质享受,教师就应该讲奉献、应该清贫。曾经有一段时间许多人对教师课外辅导寄托儿童的现象大肆挞伐,称之为“有偿家教”,以为离经叛道。对此,马少华刊文指出“校外教学无伤教师伦理”,[9]因此追求生活质量也无关教师职业道德。当然,教师对自己生存与生活的关爱并非唯生存生活关爱,更非为物质利益不择手段。

  2.职业生涯关注。教师进入职场,无论是怀着美好的理想,还是在父母老师的要求下,甚至是不明不白的,他都将开始可能长达三十年左右的职业生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可能时而激情飞扬、时而迷茫无助,时而积极进取、时而萎靡退缩……这本是正常的,我们每个教师都无法保证让自己始终如一地当好教师。然而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保持必要的关注,是谈不上自我关怀的。“我为什么要当教师?”“教师到底是什么样的职业?”“在整个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我将如何度过?”“我的职业生涯有没有规划,怎样合理规划?”等等,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涯关注的内容。

  3.生命价值关心。正如前文所说,教师自我关怀并非唯生存生活关爱,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实现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教师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关心,意味着自我精神的完善、德性的追求、使命的践行。教师在这种自我关怀中,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生命得以升华,因此能够得到自足与享受。刘铁芳教授根据马克斯•韦伯的有关理论,把教师的职业道德选择分为两种模式:“为”教育而生存与“靠”教育而生存,其中“为教育而生存,教育事业成为教师人生的基本内涵”,[10]这样的教师,教育成了他人生的追求,教育事业与他的生命意义融为一体,因而他在获得自足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二

  教师自我关怀的本意是教师要重视自己,并对自己负责,因而教师自我关怀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作为“人”的教师健康、快乐地发展。教师自我发展固然需要多种因素: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关怀、需要制度的规训、需要有效的培训、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如家庭影响、个人经历和教育程度等),还需要自我目标的制定和实践、自身的努力、个人的体验、理性地反思和主动地创造等等。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而只有内部因素才是教师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根本动力正源自教师的自我关怀。因为在职业生涯关注中教师主动思考教师职业对自己的意义、学会了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在生命价值关心中教师开始重视自我精神的完善、德性的追求、使命的践行,这就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不仅如此,在生存生活关爱中教师还将懂得更加美好地生活,使自己健康快乐地发展。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显然,教师对自身生存生活关爱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让自己安逸地度过一生,而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教师应该追求幸福,但幸福的含义也并非是安逸地度过一生,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关心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也许不只通过教师这一职业,但显然这是比较现实的途径。因而教师有必要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其被动地缠身于无休止的教学事务中、被动地接受无止境的考核评审培训中、被动地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颠簸起伏,不如主动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并从中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教师自我关怀的三个要素之间是紧密相联的,最终将完成自我关怀的终极功能——自我发展。而且这也是教师关爱自己的生存生活、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关心自己的生命价值的共同目的。

  然而目前,我国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自我关怀意识较弱,自我关怀能力不强。前文提及的那些不切实际地认为教师追求物质享受就是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大多数还是教师,他们自认为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就得安贫乐道、乐于奉献,以至于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也只会忍气吞声。这就是不懂自我关怀的表现。从较深的层面上讲,教师自我关怀的现状着重体现在教师自我意识不够强。教师在教育教学问题上很少有主见,在实践中依赖现成的模式和方法,在学校中唯领导是听、在教育改革中唯专家是听、在课堂上唯教材和教参是听,亦步亦趋,顺从附和。有几个流传甚广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试题;要是离开了统编教材,至少有95%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给学生上课。”[11]p113再加上教师普遍工作繁忙、压力偏大,常常照顾不到自己,真的把自己的生活全部都“奉献”出来了。

  概而言之,教师自我关怀的功能或意义在于:使自己从被动而繁重的生存生活状态中摆脱出来,并逐渐使自己对教师职业从一个“知之者”变为一个“好之者”,并进而成为“乐之者”,从而使自己的专业得以自主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

  自我关怀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路径之一,而自我发展也是教师自我关怀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作以下努力:

  1.正确认识自我。包括对作为“人”的自我和作为“教师”的自我的认识。“我是谁?”“作为教师,我又是谁?”“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教师职业适合我吗?我能胜任教师职业吗?”“我是教师吗?我要成为怎样的教师?我怎样成为这样的教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正确认识自我又可以包括如何正确地自我定位和如何正确评价自我。我在与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访谈中发现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当作知识的代言人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仍在维护着自己作为知道拥有者的权威。为了维护那几乎并不存在的权威,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显得一板一眼、一本正经,在效果并不好的同时又活得很累。自我关怀正是提倡真诚、真实,正视自己是“人”不是“神”,也就是正确地自我定位。正确认识自我的另一方面就是正确评价自我。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应该是一个完全不带功利色彩的过程,与教师每学期每学年写“自我鉴定”不同。虽然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但这个过程教师无需拔高自己,也无需妄自菲薄,这也是教师自我关怀的实质之一。

  2.提高专业自觉意识。简单地说,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就是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自主的自我意识。而事实上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经常是不太自觉的,是被动的。比如教师接受当下的各种培训,往往只是出于行政的或学历上种种外在要求,而缺乏一种内在的主动需求和发展愿望。我国实行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等,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必要的,但那也是外在的,如果不能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这种专业发展也只是被的。再往细微处看,在教研活动中,教研组在讨论问题时最终几乎全是组长说了算;评课时往往只是应景式地说几句好话。这些表现也说明教研活动并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王建军博士认为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缺乏专业自觉意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缺少评价和衡量自己专业活动(过程)的清晰的标准或参考维度,从而使教师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二是学校环境容易形成教师的某些“习惯做法”,因而使某些专业行为成为“理所当然”的,不再成为教师审慎思考的对象。[1]p159-160教师缺乏专业自觉意识,就意味着教师不能自觉、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而也就无法做到自我关怀。

  3.追求健康和快乐。首先,教师要追求身心的健康和快乐。无需赘言健康和快乐的身心对教师有多么重要,也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不佳的报道。每个教师几乎都知道锻炼身体、调整心理的重要性,然而忙碌的工作和惰性心理的影响,往往使大多教师觉得没有时间。但是懂得自我关怀的教师是不能不顾自己的身心健康的。曾经看过一名教师长期带病工作最后倒在讲台上的事迹,但让人在崇敬之余也颇感沉重:连生命都贡献出来了,还怎么再作贡献?如此贡献固然高尚,但能提倡广大教师都去做这样的贡献吗?其次是追求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方式。都说教师的生活是忙碌的单调的,但不应该是没有色彩的;健康快乐的生活跟物质条件也无太大的关系,引用哲人的话:好生活就是好好生活。当然,快乐与否是个人的心理体验,有的教师以忘我的工作为乐,我想只要不危及健康也未尝不可。总之,健康和快乐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也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

  4.对自己负责。“我不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优秀教师,但我至少是一个负责任的教师!”这是自我关怀理念关照下教师的一种追求,因为根据诺丁斯的理论,关怀他人就是对他人负责,那么关怀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在我国,似乎从来不缺乏对教师的责任要求。在责任的内容上有道德责任、文化责任、历史责任、学术责任等等,在责任的对象上有对学校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等等。当然,这些责任也都是必要的,但好像忘记了教师对自己负责才是履行所有以上责任的基础这一事实。本文认为,教师对自己负责是教师自我关怀的本意和实质。有一个教学案例,一名语文教师在教《最后一课》时,告诉学生这也是他的最后一课。一开始学生不相信,经过一定的渲染,学生逐渐相信并被感动了,这堂课获得了成功。但实际情况是,这节课并非这位教师的最后一课。我想这就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即使课上得很好又如何?他以后将如何面对学生?下次去上课他必然要用另一番谎言去应付学生。所以,不能对自己负责也就谈不上对别人负责。而不能负责也就无法做到关怀。

  5.反思与创造。反思与创造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是教师追寻自我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关键,因而也是教师自我关怀的关键。我想从杜威(1933)开始,发展到现在,关于反思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比较完备,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教师反思的研究成果也相当多,教师很容易就能获得关于反思的理论指导,因此本文不作细述。但想特别指出的是,反思必须是在教师自觉主动的条件下进行的。因为我了解到浙江某市教育局提出要求全市教师都要开blog以促进反思,对此我觉得有些可笑:教师如果不能自觉地进行反思,靠这种行政命令能解决问题吗?关于创造,引用加缪的一句话,是“人至高无上的尊严的最激动人心的证明”。[12]p109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富有创造性的,同时也是提升教师内在价值和尊严的根本途径。再加上当前教学实践中技术理性肆虐的情况下,教师以主动创造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主动创造的态度又可以解读为研究的态度,因此教师应以研究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使自己成为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从而享受由此带来的工作上的欢乐,并促进自我发展,达到自我实现。

返回职称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上一篇: 音乐教师素养分析论文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