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职称论文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研究论文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257人 

  在《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之后,形象思维作为文艺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已被肯定下来了。但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个向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形象思维这个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用法。当别林斯基说“诗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寓于形象的思维”的时候,“形象的思维”是当作一个静态的概念(即思维结果)来使用的。当毛主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的时候,“形象思维”是当作一个动态的概念(即思维过程)来使用的。前一种用法,着重在说明文艺本身的特征;后一种用法着重在说明作家、艺术家进行文艺创作的思维过程的特征。毛主席的说法科学地揭示了文艺创作过程的特殊规律,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家、艺术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种种生活材料之后,要经过一个从酝酿构思到艺术表现的过程,才能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塑造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就是作家、艺术家进行艰苦的形象思维的过程。所以,形象思维是作家、艺术家的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形象思维既是一种运动,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运动的角度去把握它的基本特征,了解构成这种思维运动的基本单位,运动的推动力量,运动的发展路线等。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形象思维运动以具体的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

  逻辑思维一般是舍去事物的具体感性的特点,以一个一个的抽象概念作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单位。人们借助概念形成各种判断和推理,做出理论的总结,以反映客观的规律,这是逻辑思维的一个基本特点。形象思维的目的则是要塑造出具体感性的艺术形象,这就决定了形象思维始终不舍弃生活本身的具体感性的特点,而以一幅一幅的生活图画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单位。在创作过程中,作家、艺术家虽然身居斗室,可他们的头脑却象电影银幕一样,一幅又一幅的具体生活图画在这里相继浮现出来,忽而是古代荒村,忽而是现代城镇,忽而是江南春色,忽而是北国雪景,忽而是清风朗月,忽而是暴风骤雨,忽而是情人相会,忽而是英雄献身……,万千图景,接踵而至,构成了文艺创作的思维运动。此种情形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所写的那样:“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把不可能提出“形象思维”这个概念,但他用“神与物游”一语实际上指出了作家创作过程是以生活图象为基本单位的思维运动,这就相当精确地接触到了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形象思维的全过程,都是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的。

  在酝酿构思阶段,作家凝神默想,可他的头脑就象一匹奔马,在一幅幅生活图画之间驰骋,一会儿涌现出从生活中捕捉到的形象,一会儿浮现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虚构的画面。毛主席在酝酿构思《七律二首·送瘟神》的时候,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这难道是一些概念在毛主席的头脑中转动吗?不,是昔日千村薛荔、万户萧疏的惨象,和今朝银锄起落、铁臂摇动的美景,象展翅的鸟儿一样,在毛主席的头脑中飞翔。鲁迅的《阿Q正传》,在《晨报》编辑约稿的当天晚上,就提笔写了一段,鲁迅之所以能写得如此快捷顺当,不是没有原因的。鲁迅说:“阿Q的影象,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这一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了一点,就是第一章:序。”[1]原来阿Q这个形象,已在鲁迅的头脑中生活了好多年,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所以一提笔就能“写他出来”。苏轼善画竹子,他的经验是:“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逐,以追其所见……”。[2]画中之竹从胸中之竹而来,胸有成竹,才会有画中之竹。这确是经验之谈。清代画家傅山有一次为友人作画,作画时谢绝别人参观,可他那位朋友有些好奇,打算看看他是怎样画的,就躲在远处偷看。但见傅山动笔之前,手舞足蹈,或跳或跃,和疯子一样。友人大惊,就急忙跑过去,从背后伸手抱住了他的腰。傅山感叹地大叫道:“你这简直是败了我的画兴,这怎么办?”于是掷笔不画了。[3]傅山作画前的情形有些怪诞,可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一个画家在构思时,头脑中呈现出一幅一幅的生动画面,由于精神高度集中,仿佛身临画境,连自己也似乎变成了画中的蝴蝶或飞鸟,于是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了。郭沫若构思《地球,我的母亲》的情形和傅山作画的情形十分相似,他说:“《地球,我的母亲》是民八学校刚好放了年假的时候做的,那天上半天跑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到了诗兴的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把‘下驮’(日本的木屐)脱了,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率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这在现在看起来,觉得有点发狂,然在当时却委实是感受着迫切。”[4]郭沫若为什么在写诗之前会如此“发狂”呢?可以肯定,当他受到诗兴的袭击之时,地球的形象已在他的头脑里跳动着,但还不够鲜明生动;于是他迫切需要亲自和他描写的对象——地球——亲昵拥抱,以使地球的形象在头脑里更鲜明、生动地活动起来,完成诗的构思过程。毛主席、鲁迅、苏轼、傅山和郭沫若的创作经验或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虽然不尽相同,但都说明了作家、艺术家在创作的酝酿构思阶段,的确是以一幅幅具体的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来思考的。随着作家对这些生活图画的选择、比较、加工、虚构,逐渐形成了一些最清晰、鲜明、生动的图画,完成构思的深化过程,从而开始进人了艺术表现的阶段。

  在艺术表现阶段,那些清晰、鲜明、生动的生话图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更加活跃地在作家头脑中跳动着,仿佛不是作家本人而是活跃在他头脑中的那些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在催逼着作家拿起笔来,将他(它)们描绘出来。据说,德国诗人歌德自己说过:每逢诗兴来时,便跑到书桌旁边,将就斜横着纸,连摆正它的时间也没有,急忙从头至尾矗立着便写下去。[5]歌德写诗时之所以会有这种急迫感,乃是因为此时头脑中的形象猛烈地敲击着他的心扉,催着他写,不许他再有片刻的延缓。《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的体会也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当写到高峰的地方,就搁不下笔,时常是为了第二天工作才强制着放下笔,我每天晚上写书的时候,不感觉是坐在温暖的宿舍里,而是在林海雪原里,和小分队的战友们在一起。”[6]曲波所说的这种情形,正是形象思维深化的一种表现,是不难理解的:当一个作家全神贯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正是他头脑中种种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最为活跃的时候,因此作家完全被自己构思的形象吸引住,以至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感觉,而与自己笔下人物融为一体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形象思维进入成熟阶段,人物形象就要按照他自身的逻辑去行动。法捷耶夫曾说过:“在作者用最初几笔勾画出主人公们的行为、他们的心理、外表、态度等等之后,随着小说的发展,这个或那个主人公就仿佛开始自己来修正原来的构思,—在形象的发展中仿佛出现了自身的逻辑。”又说:“如果作品的主人公是为艺术家所正确地了解,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他自己就会带领着艺术家向前进。”[7]《风雪之夜》的作者王汶石也有相似的体会,他说:“人物性格一旦形成,一旦活跃起来,他就要顽强地按照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思想性格、个人气质来思考,说话,作事,行动,抒发内心情绪,这时候,他常常却要跟他的作者发生争执,和作者的主观随意性对抗,作者描写他,就不得不揣摸他们的性子,顺着他的脾气,引导着他沿着作品的合乎逻辑的主题思想的虚线向结局前进。”[8]作家自己虚构的人物,竟会站起来跟作家发生争执,提醒他的作者应该怎样描写他,这岂不太奇妙了吗?其实,此种情形在创作中是不少见的。如鲁迅开始写《阿Q正传》时,并没有料到阿Q的“大团圆”结局,但阿Q自己却一步一步向这个结局走去。又如法捷耶夫写《毁灭》时,最初的构思,美谛克应该自杀。但后来似乎是美谛克自己出来说服作者,他不应该自杀。文学创作中的这种奇妙的境界正是形象思维运动达到了高度成熟阶段的标志。因为经过艰苦的形象思维之后,人物形象在作家头脑里定型了,于是他就要顽强地按照他的性格去行动、说话,所以这时候仿佛不是作家在指挥人物,倒是人物在支配作家。上述几个例子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作家在艺术表现阶段的思维状态,但都说明了:当作家进入艺术表现阶段之后,生活的图画不但没有从作家头脑中消失,相反它更清晰、更鲜明、更生动,同时也更活跃。

  我们说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用的是形象思维,是指作家思维的主导倾向来说的,这里并不排斥逻辑思维。事实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当作家一旦处于形象思维状态,就以生活图画作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单位。有人可能质向:不论那种思维运动,都必须以语言为工具,而“任何词(言语)都已经是在概括”,[9]这岂不是说任何思维都要依赖抽象的概念,怎么能说形象思维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呢?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诚然,无论何种思维的确都以语言为工具,而任何一个词语都已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因此语言具有一般性的品格。科李家正是利用语言这一般性的品格,进行抽象的判断、推理,进行逻辑思维。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语言的一般性又可转化为个别性。当作家把普通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化为具体的文学语言(具有形象化、个性化和感情色彩特点的语言)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语言描绘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等。例如,“闹”这个单词,当它不和别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的确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因为它是对各式各样的“闹”的现象的抽象。但是,当“闹”这个单词被诗人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当作文学语汇放进“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的时候,它就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形象了。不是吗?我们读着“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仿佛就置身于明媚的春光里,看见那一群美丽蝴蝶和蜜蜂,围着那朵朵鲜艳的杏花,跳舞唱歌,闹个不停。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作家处于形象思维状态时,生活图画和描绘这种图画的语言(默念的)必定是同时出现在脑海中的;在这里,生活图画是内容,语言则是外壳。囚此,我们说形象思维以语言为工具,又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是并不矛盾的。

  第二,形象思维运动以强烈的感情活动为推动力量。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在作家头脑里运动着的,除生活图画之外,还有作家的感情。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为什么会充满作家的感情活动呢?我们说这是由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高尔基说:“艺术的本质是赞成或反对的斗争,漠不关心的艺术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因为人不是照相机,他不是‘摄照’现实,他或是确定现实,或是改变现实,毁灭现实。”[10]这种“赞成或反对的斗争”当然要贯穿整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当作家进入形象思维之后,他的脑海中相继浮现出了栩栩如生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真的、善的、美的,也有假的、恶的、丑的,作家似乎就处在这些形象的包围之中,实地感受着他们的种种崇高的或卑下的、伟大的或渺小的思想言行,作家对他们不可能漠不关心,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要鲜明地表现出赞成或是反对,爱或是憎。这样一来,形象和感情紧紧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家的强烈的感情活动,不但伴随着生活图画,贯穿形象思维的始终,而且对思维运动起一种推动作用。

  在体验生活阶段,生活为作家提供了具体感性的生活图画,同时也拨动了作家的感情的琴弦。这种深深根植于生活土壤里的感情,对于形象思维运动的产生来说,是一种推动力,这是许多作家的一致体会。白居易在《寄唐生》一诗中说:“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三千里江山》的作者杨朔的体会是:“有好几次,我见到我们志愿军的英雄行动,忍不住流下泪来。……我太感动了,感情逼迫我要去描写他们,歌颂他们。”[11]白居易和杨朔,一古一今,他们共同的创作经验,都说明了作家从生活中捕捉形象,有了实感,同时产生爱憎,有了真情,正是这“真情”诱发了作家创作的要求。这就证明了在形象思维运动的最初一瞬,作家的感情活动就是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在酝酿构思和艺术表现阶段,即形象思维运动的发展和成熟阶段,作家的感情活动没有消失,而是更强烈、更深刻、更有规律。作家的感情随着艺术构思中的人物形象的命运而起伏变化,可能为理想人物的成功和胜利而笑逐颜开,也可能为他们的失败和牺牲而潸然泪下;可能为反面人物的罪恶行径而怒不可遏,也可能为他们的可耻下场而拍手称快……。这种情形,屡见不鲜。许多作家都有相似的体会。作家杨沫说《青春之歌》“着意刻画了卢嘉川、林红、江华……这些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英雄形象。我爱他们,尤其是卢嘉川。当写到他在牺牲前给林道静的那封最后的信时,我的泪水滚落在稿纸上,一滴一滴地把纸都打湿了。”[12]作家姚雪垠也说:“任何一个小说作者,他对自己所写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情节不感动,不充满激情,他的笔墨不可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弦,唤起强烈的共鸣。我在写《李自成》第一卷和第二卷的过程中,常常被自己构思的情节感动得热泪纵横和哽咽,迫使我不得不停下笔来,等心情稍微平静之后再继续往下写。”[13]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它说明作家的感情随着形象一起运动,是形象思维的一条普遍规律。任何作家一经进人形象思维状态,那么不但会有接连不断的生活图画浮现上他的脑际,而且会有起伏不停的感情涌流在他的心头。然而,重要的还不在于证明在形象思维的发展和成熟阶段,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而在于怎样说明这种感情活动对形象思维的推动作用。创作实践证明,在形象思维的深化运动中,如果作家的感情汹涌酣畅,那么思维中的形象就飞腾活跃,就会出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反之,如果作家的感情贫乏凝滞,那么思维中的形象就干瘪苍白,就会陷入文思枯竭的境地。上面我们所举的几个例子,同样也可以说明在形象思维运动中作家感情的充沛饱满,对于作品形象的鲜明生动,有着直接的影响。《青春之歌》、《李自成》等作品能创造出那样血肉丰满的形象,难道跟作家在创造过程中那种强烈的感情活动没有密切关系吗!作家的强烈感情活动对形象思维运动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作家的感情活动不仅对形象思维运动起着推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对形象思维运动的方向,还起着某种规范作用。当然,对形象思维起指导作用的是人们的世界观,但因为感情和世界观是分不开的,一定阶级的感情就是一定阶级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感情对形象思维起着某种程度的引导作用,是毫不足怪的。例如,一个小资产阶级作家,带着一腔的小资产阶级感情,那么即使他主观上想描绘工农兵的光辉形象,结果还是办不到。因为他的小资产阶级感情顽强地然而是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整个形象思维运动中去,写出来的工农兵,必然衣服是工农兵的,思想感情却是小资产阶级的。这就说明,作家的感情正确与否,对形象思维运动的方向影响很大。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科学家在逻辑思维过程中,不也时时流露感情吗?这跟作家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的感情活动,有什么区别呢?

  应该说科学家在逻辑思维过程中的确也有感情活动,它跟作家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的感情活动的区别是相对的,但毕竟还是有区别。一般说来,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在逻辑思维过程中,科学家有时为研究工作遇到挫折而烦恼苦闷,有时为研究工作获得成果而欢欣鼓舞,他们较多地是对研究的任务产生了感情,对研究的对象或是不产生什么感情,或是较少产生感情,而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作家时而兴高采烈,时而痛哭流涕,他们更多地是对描写的对象(如人物形象等)产生了感情,对创作任务的感情则是比较次要的。其二,在逻辑思维过程中,除某些政论家外,一般科学家的感情,尤其是自然科学家的感情,不会直接影响他的研究对象,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渗透进研究的结论中去;但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作家的感情毫无例外要直接影响到他描写的对象,而且必然要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到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之中。由此可见,作家在形象思维中的感情活动和科学家在逻辑思维中的感情活动,确实是有不同的。

  第三,形象思维运动以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并进为发展路线。

  在形象思维运动中,作家头脑中的生活图画沿着什么路线向前运动呢?我认为形象思维运动的路线,是由形象思维运动的目标所决定的。对于进步的革命的作家来说,形象思维运动的目标,就是要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而艺术形象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体,就是说它一方面是具体的感性的独特的,一方面又是普遍的一般的概括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有不同于他人的出身、遭遇、语言、行动、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所以她是具体的独特的;但她又代表了旧社会千千万万受封建“四权”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共同命运,所以她又是普遍的一般的。创造这种一般与个别统一的艺术形象,就是形象思维运动的目标。为达此目标,形象思维运动就只有一条路线,那就是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并进。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高尔基曾说:“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商人、官吏、工人的每个人身上,抽出他们最特征的阶级特点、性癖、趣味、动作、信仰和谈风等等,把这些东西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商人、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靠了这种手法就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14]鲁迅也有相似的说法:“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15]高尔墓所说的“综合”,和鲁迅所说的“拼凑”,实际上就是概括化,当然这种“综合”和“拼凑”又不象科学家在逻辑思维时那样,把具体、感性、独特的成分舍去,“综合”、“拼凑”出几条抽象的公式、定理、定律来,而是“综合”到“一个小商人、官吏、工人身上”,“拼凑”到“一个”“角色”身上,并保留和丰富那些具体的感性的独特的东西。这实际上又是个别化,概括化和个别化就这样同时进行,不可分割。

  下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进行和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形象思维运动的最初阶段,浮现在作家脑际的生活图画是比较庞杂的,美与丑并存,真与假并存,精细与粗糙并存,深厚与浅薄并存,精华与箱粕井存,主要的与次要的并存,现象与本质并存。因此此时作家头脑中的生活图画还不鲜明、不精细、不清晰、不完整、不定型。随着形象思维运动的发展,作家根据作品主题的豁要,对生活图画进行选择、比较、综合、舍弃、连级、生发、改造、虚构等艺术加工,也就是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于是形象思维进人了成熟阶段,此时作家头脑里的生活图画越来越鲜明、精细、清晰、完整和定型,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形象。形象思维从最初阶段进入成熟阶段的整个过程,一方面抛弃了那些偶然的、次要的东西,综合了那些必然的主要的东西,使形象能反映出一定社会生活的一般本质和规律洞时另一方面,又不舍弃生活本身的具体、感性的特点,反而通过创造性的想象等艺术加工,使形象更丰满,更生动、更独特。这样,就同时完成了形象思维的概括化和个别化的运动。

  形象思维运动的这一特征,为无数文艺创作实践所证实。这里试以小说《李双双小传》的创作过程为例:据作者李准说,李双双的原型不止一个人,而是好几个,其中包括一个热心学文化的妇女组长,一个争强好胜并敢和男人大声说笑的妇联主席,一个绰号叫“二炮风”的大公无私的年轻女炊事员,一个又爱丈夫又敢教育丈夫的党员队长。[16]这几个人物本来毫不相千,她们的事迹有些也没有多大意义,至于夫妻吵架、热心学文化、大公无私办食堂等事情,也分散在好几个人身上。但是作者在形象思维过程中,舍去了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材料,把不相干的事情连缀起来,把那些农村新型妇女共同的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大干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和敢想、敢说、敢干的思想作风,都集中到李双双这样一个人物身上,这样李双双就比生活原型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成为了新中国农村先进妇女的代表,从而有力地反映出了社会主义新生活给中国妇女带来的思想性格大解放的本质规律多同时,这个经过作者取舍、连级、集中、想象等艺术加工而塑造成功的李双双,是血肉饱满的活生生的单个人,她的语言、行动、心理状态、作风气派,以至生活经历,却是独一无二的。值得注意的是,作家为创造这一典型人物所进行的形象思维的过程,井不是先抽取人物共性,再外加点人物个性特征;也不是先定好人物个性特征,再往里填人物的共性;概括化和个别化是不可分离地同时进行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典型人物达到充分的阶级共性和鲜明的个性的有机统一。小说创作是这样,写诗、画画也是这样。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方面是诗人对当时到处可见的生活现象的高度集中,有力地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本质规律,同时另一方面,诗句所描绘的这幅鲜明画面,又是从杜甫自京赴奉先路上所见到的生活图画中提炼出来的一幅独特的生活图面。可以这样说,诗句所描绘的是一幅画(个别的),同时又是许多幅画(一般的)。正象李双双是一个人(只有这样一个李双双),同时又是许多人(她代表了千百个新中国农村先进妇女)一样。王维的画《袁安卧雪图》,里面翻了雪里芭蕉,既让白雪映衬绿燕,又让芭蕉徽倪冰雪,这粉突出了芭蕉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的普遍性格,同时这“雪里芭蕉”的奇特生动的情景,毫无疑问又是举世无双的。这些诗和画之所以能达到一般与个别的和谐统一,正是因为诗人、艺术家在进行形象思维的时候,不是把概括化和个别化机械地割裂开来进行,而是沿着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进行的路线发展的。

  我们说形象思维以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并进为发展路线,但并不是说凡形象思维都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世界观落后或反动的作家,也用形象思维,也是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进行,可他们笔下的艺术形象,决不能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

  综上所述,形象思维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以生活图画为运动的基本单位,以强烈的感情活动为推动力量,以概括化和个别化同时井进为发展路线。生活图画来源于生活,强烈的感情也来源于生活,概括化和个别化也要以深厚的生活为基础。因此,强调文艺创作要用形象思维,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作家要深入生活,投入火热的斗争。这就清楚说明,我们所主张的形象思维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切否定、指斥形象思维的论调,都是毫无根据的。

  注释:

  [1]《鲁迅全集》(十卷本)第三卷,第281页。

  [2]苏轼:《东坡全集》第32卷。

  [3]参见《历代画家故事》第114页。

  [4]《沫若文集》第十一卷,第143,144页。

  [5]参见《沫若文集》第十卷,第205页。

  [6]曲波:((关于<林海雪原》)),《北京日报》1957年11月9日。

  [7]法捷耶夫:《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文学经验》,见《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第57页。

  [8]王汶石:《漫谈构思》,见《人民日报》1961年2月2日。

  [9]列宁:《哲学笔记》1962年版,第303页。

  [10]《高尔基文学论文选》第414页。

  [11]杨朔:《我的感受》,见《人民文学》1953年第1期。

  [12]杨沫:《关于<青春之歌)的通讯》,见《北京文艺》1977年第8期。

  [13]姚雪垠:《李白成》第一卷修订本《前言》。

  [14]高尔基:《我怎样学习写作》第6页。

  [15]《鲁迅全集》(十卷本)第四卷,第394页。

  [16]参见李准,《情节、性格和语言》一文,见《鸭绿江》1963年第1期。

返回职称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65%
修辞的运用研究论文上一篇: 艺术世界研究论文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