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呼应“大滁城”建设,积极推进的“三大战略”进程,区政协组织社会法制专委和港澳台专委以及相关镇(办)政协委员,围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强力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集中10天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先后5次召开了由企业负责人和区直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发放210份问卷调查表,广泛地听取我区企业界的人士对区近年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就如何改善区投资环境,加快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建言献策。通过调查研究,使我们对区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市委四届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近期超增幅、五年超均量”的目标,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广泛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善的投资环境,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只有改善投资环境,才能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水平;只有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才能增强的总体实力。
一、区区内企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区政府及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强区实施意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项目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引入、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区内工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加工制造业转化步伐加快,已经形成了一区三园工业布局。即工业开发区,腰铺工业园、乌衣工业园、城南科技园。全区中小企业发展到42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56家,已形成家电配套,机械制造,轻纺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非金属矿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2亿元,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主导地位突出,二00七年底实现财政收入2.02亿元。同时山区的旅游资源倍受外地客商青睐,改革后的茶业、林果业正在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正逐步显现出来。
二、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区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以来,区域内的投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但是,从我们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投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还不能适应拉高标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环境建设尚不能到位
(1)企业用水的问题还没解决。腰铺工业园区企业用水靠企业自身解决,目前滁城的自来水标准输送管道只铺到琅琊区的花园路,离园区尚有一定的距离,园区企业用上自来水一时难以解决,政府承诺的事情未到位,园区业主有一定的怨气。
(2)通往园区内的道路交通状况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园区内有的主干道年久失修,路面凹凸不平,路肩坍塌。例如老滁全路,载重汽车通行困难;坐落在老滁全路方位的企业之间道路在一块土地上出现2——3平台的现象;而在非园内企业的交通运输则行走在“村村通”道路上,3.5米宽的路面,两个大车无法会车,不少地方还在公路上人为设置障碍,限制车辆通行,致使企业生产原材料运进,产成品运出十分困难,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准备来此处投资发展的客商“望路心叹”。
(3)园区内生活设施的欠缺。由于园区都是新建的工业新区,职工的生活设施未能配套,给职工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例如腰铺工业园100多家企业已有1万多名企业员工,其中80%是外地人员,因企业内部不具备居住条件,教育,医疗,商品供应无从谈起,职工过着早来晚归的生活,造成企业职工流动频繁,致使企业靠增加工资和不断培训新职工办法来维持生产,无疑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企业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不愿来此创业,即使来了也留不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少数企业治理污染措施跟不上去,影响了周边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前几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由于对入驻园区企业把关不严,凡来者都欢迎,致使个别有污染的企业也被引进园区,例如腰铺园区喜旺防水材料责任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有毒气体,周围数公里范围内气味难闻,既影响了本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又污染了周边企业的环境,关停企业、增添技改设备难度较大。污染问题对毗邻企业是种伤害,给园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招商引资软环境不适应
(1)服务环境:由于我区政府功能不全,许多职能部门是垂直领导,项目审批权在上面,致使审批程序复杂,环节多,办事周期长,一个项目入园审批到土地证、房产证办到手要走七个步骤。法定需要147个工作日,如在环节上出现问题,耽误的时间就更难于推算。造成投资者疲于奔走,找门路,托关系,无可奈何。再加上少数职能部门认识不到位,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衙门习气严重,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有的作风粗暴,关卡林立,该提供的服务不能及时到位。乌衣某企业要办理权属证件,原108亩的人工测绘图纸要变为电子测绘图纸,有关部门要收取费用30万元,不给钱就不给办理手续。出现了政府权利部门化,部门权利利益化现象,个别职能单位认为自己是垂直领导,地方管不到,把条块管理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成为发展一大瓶颈。
(2)法制环境:区企业周边的法制环境总体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出现过企业周边的居民翻墙入室偷盗财产,由此引发一些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大王镇的“冠珠烟花爆竹厂”的土建纠纷,珠龙镇广卫村的50千伏变电工程,均引起长时间的群体性事件。消耗了政府大量的精力,拖延了企业的建设工期,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和感情,损害了的投资环境。同时个别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借手中的权利,以执法管理服务为名,向企业经营者乱检查、乱摊派、以罚代处的现象时有发生,经营者敢怒不敢言,有损执法者的形象。
(3)融资环境:由于来我区投资的中小企业居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是贷款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金融部门给企业贷款需要财产抵押担保,而新办的企业土地证和房产证一时难办到,抵押贷款就此搁浅。二是有的企业在资金运行中不规范,造成了双方不信任,金融部门“贷富不贷亏”的理念,一时难以改变,风险意识占主导地位。三是,我区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而对于我区市郊联社,国家又规定贷款规模在500万元以内,所有这些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4)政策执行环境:过去的几年中,区积极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政策环境的优惠性、配套性、连续性不够。一些部门和单位置优惠政策于不顾,各执已见,导致优惠政策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个别部门说的多,做的少,承诺多,兑现少,政策落实不到位,有失诚信,企业很无奈。
三、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强力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差距不大了,企业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投资环境,因此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推进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改善投资环境工作的认识,投资环境的好坏优劣,已成为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谁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谁就能赢得经济发展更大的主动权。许多投资者都感到,在投资问题上,与其有一个好项目,不如有一个好地方;与其有一个好地方,不如有一个好环境。所以,投资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全局性重大任务,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把治理改善投资环境同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认真履行职责,把治理和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解放思想简政放权,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大建设,大发展需要一个良好投资环境,需要一个顺畅体制,才能确保快速高效,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区投资项目审批环节繁琐,时间周期长,这发展瓶颈问题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我们应以“百日提效”为契机积极向上反映,放权于。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把减少、规范行政审批制度作为工作重点,能够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不要采取行政的方法来解决。要学习外地经验,简政放权,建立高效的规范服务体系,实行“一厅式”办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收费。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能部门行政管理的监督制约措施。不断规范检查、收费、罚没行为。要向社会公布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监督机构和举报电话,做到亮证收费,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根治“三乱”问题。
3、严格执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保障,是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首要问题。要抓好对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树立为投资者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意识,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管理、执法守法的观念,提高执法效率,实现最佳执法效果。要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的干扰和破坏活动,切实保证外来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使投资经营者具有安全感,愿意来投资,敢于来投资。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向外来投资商提供满意的投资硬环境。目前,由于我区财力有限,在基础设施路、水、电、气建设上,争取与市里资源共享,主干路网争取市里投资建设。我们也可以学习外地经验,即社会出钱,政府办事,投资者收益的模式,克服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困难。一是高起点、高质量建立工业园区,特别是新建的乌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步到位。二是尽快完善园区内“六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园区内原有附属物的清除措施要得力,工作力度要到位。三是对于老百姓呼吁多年的道路,如老滁全路要尽快拿出改造方案,并投入实施。积极争取市公交部门开通滁城至乌衣的公交车,改善企业职工的交通条件。四是加快园区内综合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在园区周边拿出一定土地,建立商品住宅小区及功能齐全的服务社区,方便职工的生产与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下大力气,攻克工业用地瓶颈。近年来受计划用地的制约,供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工业园区已被列为省级工业园区,作为东向发展的前沿地带,又是欠发达的地区,建议在享受省级工业园有关政策基础上给予土地、财政扶持等方面更多的优惠和倾斜,特别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给予先修编调整,直接核定下发用地指标,安排更多的土地置换指标,增加土地储备总量。享受县级同一政策,进一步拟定我区土地出让价格和土地使用税率。此外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督查力度,以圈地为目的的客户要清除出园区,将有限的土地配给好的项目。
6、科学招商,合理布局。调整思路,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上的转变,努力在招大商、引大资上下功夫。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不要,对能耗高、贡献低的、单纯劳动密集型项目坚决少引进,注重利用区内优质资源,围绕我区六大支柱产业,重点引进相配套、相关联的项目,努力形成产业集群,树立“只有招大商才能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培植力度,通过政府有目的引进大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大扶强一批规模企业。
7、加强金融部门与企业的对接,为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应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产业政策,苦练企业内功,化压力为动力,从危机中捕捉商机,区政府应积极制订相应对策,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经济平稳、持久地增长。一是建议政府努力争取金融部门在企业聚集多的地方,如乌衣、腰铺等工业园和工业集中区增设金融服务网点,方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企业自身应增强诚信意识,以取得金融部门的信任和支持。三是金融部门也要学习外地经验,解放思想,降低门槛。在抵押和担保贷款方式上实行灵活多便,只有这样金融部门和企业才能实现“双赢”。四是充分发挥区银峰担保公司的作用,勇于承担风险,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服务。
8、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舆论是行动的先导,良好的招商引资舆论氛围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要在全区上下开展“大滁城”建设、大招商、大发展、大造舆论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使大发展,大招商的气氛深入到千家万户,使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人人涉及投资环境、事事关乎招商成效,处处连着形象”的思想,全区上下努力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社会舆论氛围。
返回调查报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