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电视论文

新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路径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448人 

  [摘要]在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成为社会的主流,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其本身依托信息创造价值,迅速聚拢了大批受众,且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挑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对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挑战的解析,着重就其转型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闻编辑;融媒体;挑战;转型发展

  自国家“互联网+”战略部署以来,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创新发展日臻火热,逐步开启了信息化发展新时代,并由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信息传播领域更甚。融媒体的发生与发展,重构了信息传播生态,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其更强的实效性、交互性以及丰富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阅读习惯,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冲击不容小觑。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电视广播新闻编辑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创新与应用,信息化时代悄然到来,并驱动着各个行业领域的深度变革,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丰富的信息服务。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媒介融合日臻明显,形成了融媒体生态格局,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的全面整合,给传统媒体带来严峻挑战。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的传播载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并非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平台,还基于互联网形成了微信、微博、APP共同传播的格局,且突出了固有的时空限制,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其更强的辐射范围和时效性表现,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削弱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同时,基于现代科技架构的新媒体,所集载的信息类型多样,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并且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人们可通过线上留言板块发表看法,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双向交流。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变化,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挑战也是机遇,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是其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发挥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至关重要。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发展策略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发展是其在现实语境下的必然选择,迎合了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作为一项相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应当贯穿到整个工作体系结构中。

  1.改变思路,惟有创新才能“吸睛”

  在当前日臻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不单单作为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更是艺术的缔造者,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思维层次的转变是基础,并最终反射到工作实践中。思想作为行为的先导,是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发展的重要根基。宏观信息化时代,基于高度开放、自由的虚拟互联空间,新闻领域的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各种纷乱的信息冲击着人们的感知世界,并呈现出碎片化阅读的趋势,惟有创新才能“吸睛”,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生存之道。因此,要想实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发展,必须要强化创新意识,并将之有机地灌入到整个生产过程,从内容到形式再到传播,处处透露出不一样的“味道”,主动迎合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势必能够迸发出超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有利于增强观众的黏性。但客观来讲,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依托高素质的从业队伍支持,应当树立高度的人才战略意识,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展开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寓于融媒体环境下进行解读,明确能力素质要求,包括选题、策划、组织、编排等,强化“互联网+”思维意识,不断充实其学识涵养构成,加强经典案例分析,共享有效工作经验,提升整体队伍业务水平,以此来支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转型发展,输出更多高质量的信息。

  2.深耕内容,错位竞争造精品

  融媒体的发生与发展,重新定义了新闻传播领域的竞争核心,但“内容为王”的理念永不过时。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深耕内容、打造精品,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基于融媒体平台支撑,丰富素材结构,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在以往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模态下,历经久远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而规范的作业流程,整个加工过程呈现出立体化姿态,但其又限制了媒介之间的融合,十分强调播放时长,且注重新闻内容的有效性、权威性,在新闻内容深度挖掘上的优势明显。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继续扩大自身优势的同时,应紧跟时代潮流,重构作业流程体系,树立全媒体思维,尽量用好手中的每一份新闻资源,依托开放化的信息共享中心,与其他媒体形成内容上的互补,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采取错位竞争的方式,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其已发展成为青年一代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为了进一步抢占传播市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亦需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兼顾新闻内容权威性的基础上,提升其趣味性和可看性,适当植入一些创新性元素,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闻内容编辑,增强对受众的多重感官刺激,提升观众的阅读兴趣。在此过程中,值得着重指出的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避免为了宣传而宣传,曲解新闻事实。

  3.创新形式,好风借力“融”为先

  根据符号学研究成果,符号之间的差异会对人的认知造成一定影响,即人能够从声音符号中获得10%左右的信息,从图画符号中获得20%左右的信息,而两者融合则可获得50%左右的信息。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融媒体强调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的全面融合,包括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因而迅速积累了庞大受众,是对传统媒体发起冲击的重要着力点。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善于借力多媒体技术优势,在不破坏广播电视新闻固有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将不同的符号融合到栏目制作中,并按照科学的结构进行排列规范,进一步增强新闻节目的可看性,辅助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帮助受众从中了解到更多有用信息,充分体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价值。在具体的工作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深入对新技术、新方式的学习应用,如借助“蒙太奇”剪辑艺术,结合新闻编辑作品的特性及要求,将动态视频、图片、画面等进行分段剪辑,保留其中最本质核心的部分,增强受众的视听感官体验,起到进一步渲染新闻节目的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此之余,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需充分依托微信、微博等公众服务平台,进一步丰富受众交互板块的体验,坚持以受众为中心,实时了解他们的动态信息反馈,精准定位其审美需求变化。

  4.拓宽渠道,合作共享好资源

  在当前媒介高度融合的宏观时代,基于互联网应用所架构起的开放、虚拟空间,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其不再单纯地作为信息接收者,同时还扮演着信息制造者、信息传播者的多重身份角色。正是基于此,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日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借助民众的力量,获得更多一手信息,扩充资源融通渠道,保证新闻编辑的时效性,并从中找准重点、热点,增强新闻栏目收视效果。值得着重指出的是,缘于互联网络的虚拟性,各类信息交织,真假难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秉持严谨的态度,以“编”导“采”,加强甄别,短时间内找到更多具有权威性的优质信息,并做出相关决策。除此之外,随着现代科技创新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尤其是基于智能手机的微信、微博等,更是掀起了传播领域的变革狂潮。对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尽快融入“互联网+”的快车道,加强与新媒体的交互建设,深化战略合作,以受众为中心,共享优质资源,扩大传播的辐射范围。

  结语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发展十分重要,是其在现实语境下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相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应当灌入到整个工作体系结构当中,结合实际情况,改变思路、深耕内容、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在继续发挥自身权威性优势的同时,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读性,并进一步拓展服务影响范围。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维度视角切入,提出更多有效建议,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裴颖.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转型策略探索[J].记者摇篮,2020(09).

  [2]马德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探索[J].记者摇篮,2020(08).

  [3]秦楠.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发展[J].传媒论坛,2020,3(17).

  [4]卢巍.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定位与发展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0(07).

  作者:周晓康

返回电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电视问政短片采编特点与方法上一篇: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发射机分析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