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融入小学教育的策略

2024-03-20  本文已影响 158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德育在中小学生接受教育中有着非常特殊与重要的地位,是现代教育的一部分。 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思路是:将德育教育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因势利导地开展德育教育;在美术课外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建立正确的评价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感染和熏陶。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德育   中学美育和德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德育居于五育的首位,有着特殊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国维说道:“美学上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美的本质,是美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德育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由于美与善的统一,所以崇尚的道德行为,是德育的内容,也是美育的内容。这说明美育和德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校园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手段就是美术教学,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忽略对审美意识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应该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富于美感的教育情境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那么,我们该如何将德育融入美术教学之中呢?对此,笔者结合教材,同时参阅相关的课外资料,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在新课导入中融入德育教育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融入课堂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富有感情的预言,配以适当的电教内容,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唤醒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渴望。如在讲授《中国民间美术赏析》一课时,可以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巴人之谜》专题片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对家乡巴人的历史深入认识,进而从学生的身边入手,对家乡的民俗文化从衣、食、住、行、赏、玩等方面进行赏析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这样的导入,对教育学生了解民间美术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继承和发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很有现实意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受到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 在美术教学中因势利导地融入德育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一个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以及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每一位学生在尊敬的基础上都渴望教师能放下尊贵的身架,坦诚、平等地走进自己的心灵,成为可以倾诉的朋友。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好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不但让学生得到展示才华的机会,还要有意识地鼓励表现差的学生积极进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关怀和尊重,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和信任,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里发现美、创造美,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但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纯粹、更具魅力。真正优秀的艺术形象美,能够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深入人的心灵,或唤起人心,或鼓舞斗志,或净化灵魂,或完善人格。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一定的艺术创作实践是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引导学生赏析时,一定要抓住画面中最具鲜明特征的内容为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和讨论。如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中感受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格里尼卡》中感受和平的来之不易。又如在《用“第三只眼睛”感受世界》一课中,引导学生运用镜头这只“第三只眼睛”让学生感受“第三只眼睛”看到的世界,学会关心身边平平常常的小事,培养关心社会、热心对人的良好品格。   3 在美术评价中恰到好处地融入德育教育   美术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和美术作业的评价。教师给予的评价,对学生个人以及整个班级都具导向作用。在评价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行为,尊重学生个性。在美术学科中,个性和创造性是基本的特征,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结果是应该受到尊重的。无论是谁,无论作品质量如何,学生只要参与学习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艺术才能,寻找学生作品中某些积极因素,赏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推掉压在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加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除教师评价外,学生互评或集体评价也不能缺少。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的评价应该培养学生的善意和多元宽容的心态,让学生在过程中逐渐学会坦诚而委婉地评价他人的行为,使他们在成人社会更好地与人相处。   4 在美术课外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课外美术教活动是课堂美术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同时也是进行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积极开展各种美术课外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在校内举办黑板报比赛、摄影展、漫画比赛,或是在节日期间搞一些制作类活动等,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和经验,提升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归属地,并基本上以当地的居民的子弟为生源,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无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地自然环境、文化特征的影响。因此,在校外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也可适当安排写生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领略大自然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使他们的精神为之振奋,心胸为之开阔,更加感到生活的美好,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由于情感的参与从而能够产生一定的道德和思想意义,在客观上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提升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德育与美育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利用了艺术学科的特殊性,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使他们受到高尚、健康的美育情感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过滤掉情感上的杂质,使之趋于纯正,并在点点滴滴中不断接受教育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亚涛.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1(37).   [3]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马健(1962—),男,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研究。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润物细无声中蕴含什么哲理,润物细无声教育理念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