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必定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和规范下进行的。那么,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各国研究生教育性质的认识。现代研究生教育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迄今已经有了近200年的历史,其理念和实践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产生了很大了影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也是在20世纪初期学制改革的理念基础时,有必要对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理念进行梳理。
虽然德国没有研究生教育这一说法,但德国却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祥地。19世纪初,德国建立柏林大学,将科学研宄引入了大学,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使从事科学研究并完成对科学发展有所贡献的学术论文成为获得博士学位的重要条件。在德国,博士生教育被称为“科学后备力量培养”的组成部分。从现代研究生教育产生之日起,德国的的科学工作者,可授予名誉博士称号。”柏林技术大学博士学位条例规定,博士学位“申请人应通过攻读博士学位证实其具有对工程学科领域的科研和发展做出独立贡献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呈报博士论文并获得通过,以及成功的口试答辩得以证实”。
wWw.ZuiWan.Net
法国也从未有研究生教育这一概念,其大学的第三阶段教育则相当于其他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法国大学第三阶段包括两个层次,一年制的高等专业学习文凭和深入学习文凭,以及在深入学习文凭基础上的博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本科阶段学位)或同等文凭者,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其水平相当于硕士者,可注册第三阶段学习。1974年5月2日,法国大学国务秘书处发布的决定指出:“第三阶段博士文凭标志着在科学研究中进行的培训已经完成。这一培训的目的是深化在所选专业方面得到的知识,更好地掌握各种科学研究所必需的获取情报和进行推理的方法。1984年的《高等教育法》第16条规定:“第三阶段是为了从事科学研究和通过科学研究而进行培养的阶段,它包括个人或集体完成一篇论文或取得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也包括密切结合科学技术新成果的高级职业培训。”1986年,参议院通过《德瓦凯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教育“第三阶段的最终目标是,要么是通过研究及在研究中进行教育;要么是实行多种形式的大学高级专业化教育。”1992年,国民教育部、研究与工艺部、卫生部颁布《大学第三阶段学习》的政令,规定高等专业学习文凭为一种专业培训,为今后就业打基础,“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二阶段学习结束后,掌握某些专业领域的更高深的知识以及某一就业领域的技术”。该政令还规定:“博士阶段学习的特点是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该阶段学业既可提供普通教育,亦可通过继续教育两种形式完成。深入学习文凭为博士阶段学习的第一年,教学以基础教学与研宄为主。在条件具备的学科,学生将通过实验室实习,掌握研究的技能。其他学科的学生将通过有关实习或实地调查等方式提高研究能力。”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两个层次。硕士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分为两类:一是修读课程类,主要学习比本科生阶段更深入和更专门化的专业知识,通过考试合格,并提交一篇专题论文,表明已接受科研的初步训练;一类是研究类,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科研活动培养研究生,在研宄的基础上提出学位论文并答辩。博士研宄生的培养方式主要是科学研究,一些大学或者一些专业也要求修习一定的课程,这些课程通常都与研宄课题有关,而且以前没有学过。例如,达勒姆大学人文科学部高级学位与文凭条例规定:通过论文(研究)获得文科硕士学位者,必须从事研究生院委员会批准的高级研究,研究与学习结果须圆满地体现在一篇学位论文上,并须进行可能规定的考试;通过考试(课程)和论文获得文科硕士学位者,必须按照具体专业条例和课程大纲从事高级课程学习,学习结果须圆满地体现在书面考试和一篇论文上。达勒姆大学哲学博士条例规定:申请哲学博士学位者,“必须从事研究生院委员会批准的研究,研究与学习结果须圆满地体现在一篇学位论文上,并须可能进行规定的口试或者其他考试。他们须在论文和考试中表现出从事独创性研究、检验自己或他人的思想、以及理解他们的研宄主题与更广泛的知识领域的关系的能力。论文必须明确、简洁、表达良好、有条不紊。论文应对知识有独创性贡献,应包括值得出版的材料,尽管不须以适合于出版的形式提交。”
1876年,美国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建立了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而确立了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在建校之初,该校就对研究生教育做出四个方面的论述:首先,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进行机械的训练,因此应该把研究生教育看成是对学生在科学探索方面的教育。其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部分的研究生教育,对其培养对象应严格要求。在专业上的要求要高,对探索精神方面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求应该更高。第三,研究生院在外部和内部为研究生安排各种活动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必须有利于培养和发扬研究生的探索精神。第四,研究生学习计划的制订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制订计划时必须注意充分发挥研宄生之所长,使研宄生的智力和所学知识紧密结合,最有利于研究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在这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不但要使研宄生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重视智力发展和所学知识的紧密结合,培养研宄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这种认识后来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哲学基础。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TheCouncilofGraduateSchoolsintheUnitedStates)在1975发表的关于硕士学位的政策声明中指出:美国学术性硕士学位计划,如文学硕士)M.A.)或理学硕士)M.S.),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事学术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通常是为公立学校、社区学院和高等院校的某些学科培养教学人员的”。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在1982年发表的关于博士学位的政策声明中指出:“博士生计划是为有志于一生探求知识的学生设立的,目的是要培养他们具有从事创造性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使他们有可能在社会的、政府的、商业的、工业的机构中工作,也可以在大学从事传统的教学工作。博士生计划应着重于自由地探索问题和发表意见,开发学生在学科做出有意义的贡献的能力。基本原则是开发他们的理解能力,使他们用批判的眼光评价专业领域的文献,用恰当的原理和方法去认识、评价、说明学科前沿的争论点和问题。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引入了德国的博士生教育模式,把博士生教育看作“研究高深的学术技艺”的教育,其教育主要是进行科学研究训练。二次大战后,日本又引进了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日本1947年通过的《学校教育法》第65条规定“研究生院的目的是:教授和研究深奥的学术理论及其应用,穷究其深奥之义,为发展科学文化做贡献。”11?研究生院的使命就是通过推进基础研究来建立学术研究的基础,同时培养高层次的科技研究人员和专业人才。文部省在1991年修订的《研究生院设置基准》中规定:研究生院的课程分为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两类。“硕士课程的目的是,以宽广的视野授予精深的学识,培养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或高度专门性的职业等所需要的高度的能力。”“博士课程的目的是,作为研究者在专业领域独立地进行研究活动,或培养从事其他高度专门的业务所需要的高度的研究能力及作为其基础的丰富的学识。”
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也对研究生教育的理念进行过探讨。例如,1972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曾强调指出,博士生教育广义地说是有关研究方法的教育。1978年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召开的国际研究生教育哲学会议上,曾担任英国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和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的著名哲学家约翰?帕斯莫尔,也曾强调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对一些重要的、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批判,做出判断。
从西方发达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理解看,各国研究生教育的理念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研究生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在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寻求学术真理的阶段。各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及其实施,都是建立在这一基本理念基础之上的。只有明确了研究生教育的这一本质,才能使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和学位条例等法律文件都没有对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加以阐述,只是规定了研宄生教育的学业标准或者授予高级学位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2章第16条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5条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第6条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但是,我国把从西方引进的graduateeducation或postgradu?ateeducation译成“研究生教育”,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对研究生教育性质的认识。我们应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质,明确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寻求学术真理的教育阶段。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提高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逻辑起点。
作者简介:刘宝存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宄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北京10087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