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农业论文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研究(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2022-12-18  本文已影响 528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村;养老保障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引导农民改变消费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论述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其影响必将从金融领域波及经济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渗透,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了扩内需、促增长的措施。那么,笔者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下,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进而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实现拉动内需,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
一、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给农村养老保障建设带来的契机
应对金融危机,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扩大内需的主战场在农村,刺激国内消费市场的生力军是农民,因此要借中央财政加大投人的时机,加速全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打消农民增加消费需求的后顾之忧。
缺乏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是农民即使有一定的储蓄也不敢轻易用于消费的主要原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人们的经济行为越来越理性,尤其是在已满足了基本的生活消费之后,人们得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中做出理性的选择。只有人们对未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预期时,消费者才愿意更多的提高即期消费。然而,当前农村社会各项保障制度的严重缺失,加大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制约了人们提高当前消费的积极性;特别是随着我国教育、医疗体制改革的深人进行,居民在教育、医疗上的支出日益增大。同时为了应付各种天灾人祸,人们不得不压低当前消费,提高储蓄。那么怎样帮助农民增强消费信心,让农民正确认识消费储蓄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消费储蓄观呢?很容易得出的结论就是,建立包括农民的医疗保险、贫困救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等多项内容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减少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以消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
总之,无论是提高农民收人,还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都是近年来一直困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如果经由治理金融危机使这些问题也能尽快得到解决,那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抵御金融危机的胜利,而且还解决了农村的养老保障建设问题,取得双丰收。
二、金融危机大的背景下,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人口流动的加快,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的养老保障体系已基本瓦解,传统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和养老资源因家庭的小型化和空巢化正在不断弱化,与此同时,新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未形成,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养老保障,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城镇老年人的养老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养老、医疗、生活、赡养保障制度逐渐完善。然而农村这方面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老年人的生存状况更是堪忧。因此,关心农村老年人,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较为健全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从社会学角度理解,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社会公平与公正,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推进社会公平。正如罗尔斯指出的,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义务,依赖于社会在不同的阶层中存在的经济及社会条件。因此,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人文关怀,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把社会差别尽可能缩小到最低限度,实现社会公平。
(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要求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而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根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预测,农村人口老龄速度以及老龄人口绝对数远远大于城市,这将是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巨大挑战。如果这些数量庞大的老年人享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要实现农村小康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建立全面的小康社会,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就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郑功成教授所言:“尽管国家不能按照城镇职工的办法来建立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但若对农村养老问题视而不见,则肯定会酿成巨大的社会风险。因为农村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客观的趋势,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保障的需求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国家可以重新研究面向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应对之策,却不应当停滞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三)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农村和农民也受到了非常直接的冲击和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工失去就业机会,企业对农副产品需求的减少和价格的回落,既影响农民收人,也影响农村稳定。因此应对金融危机,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任务是必要和紧迫的。另外,虽然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确立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诸多复杂而又函待解决的问题,集中地表现在:首先,从中央到地方对土地保障功能估计过高,建制理念和价值取向较为模糊。在实践中缴费以个人为主,集体可以适当补贴但不做硬性规定;只建立个人账户,不体现互济性;待遇高低仅取决于账户积累水平;忽视了政府直接投人的必要性,更多地体现了农村和农民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养老的观念。其次,从满足农村养老保障的需求来看,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有效性很低。对许多参保农民来说,缴费积累水平难以支撑未来的养老需要。个人缴费水平低、多数地区集体和政府补助缺位是根本原因。
值得期待的是,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它表明社会各界对制定社会保险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相信随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人人有社保,年老、失业、患病、工伤有保障,保障公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建设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更新广大农民的消费和投资观念
由于担心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以及教育制度改革可能增加过重负担,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考虑储蓄,用于社会保障的投资倾向明显偏小。这就要通过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消除他们陈旧的消费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消费观,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使广大农民的消费观念由节俭型向适度消费型转变,更加积极主动地增加商业保险等消费支出。
(二)扩大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首先,应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要做到应保尽保。制定时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不同地区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有所不同。其次,要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农民参保的缴费方式应有别于城市,同时要注意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在确保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最后要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三)拓宽农村养老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都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农村社保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保资金的投入;还可以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经验,发行养老保障彩票,从社会广泛募集资金。还可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将三种彩票发行机构合并,缩小管理成本。
(四)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
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障体系,并不是全盘否定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功能和作用。恰恰相反,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要充分发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就必须提升其“造血”功能。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的那样,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浅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分析)上一篇: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对策(浅析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论文)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