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企业需要在重视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展开科学、合理的研究,通过将两者深入结合,更能在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方面给予重要的支撑,有效提高企业面对风险的能力。
一、财务报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优化审计流程
明确财务报表审计流程是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除正常的操作流程外,内部控制对审计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能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更能优化审计流程。其中主要包含:一、审计流程的电算化。现阶段企业审计流程中使用电算化并不多见,但由于财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多数企业在审计中增加了电算化的应用,审计流程在内部控制中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审计效率。二,筛选审计人员,组建专业审计小组。审计流程相较于内部控制流程来说,其执行多需要审计人员的配合,故此,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较高的要求。在企业的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工作需要拥有专业化的审计水平,因而需要企业积极加强对审计专业人才的引进,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合理优化审计流程。通常来说,审计流程的顺序是固定的,但也存在不同企业中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的情况,因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会对审计流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合理设计审计流程,并对其进行优化是企业优化管理必然选择。内部控制的有效梳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管理和审计风险,进而提升审计效率。
(二)调整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审计方法上。审计方法包括核对法和调节法等。其重要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选择审计方法。内部控制流程的不同反映出的审计流程也存在着差异,因而,企业在选择审计方法时,需要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与流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进而选择最适合企业财务的审计方法。二,调整审计步骤。完整的审计流程具有较多的审计步骤,在众多的步骤中,除不能更改的步骤外,在其他步骤上的优化与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更是提升审计效率、优化内部控制流程的关键因素。三,复核审计工作。审计方法的不同反映的审计报告也有所不同,在具体流程中,细节不同、环节不同都易使审计报告存在差异甚至造成报告结果的偏差。而有效减少误差的方法则是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复核工作,能够实现在降低企业财务报表审计风险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增强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三)影响审计工作
内部控制企业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内部控制管理下,有效提升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效率。依据相关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严格的核查,并进行真实的检查,从而给出具体的审计报告。得出的审计报告在性质方面属于说服性,但非结论性。审计工作的职能是为使用者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而非绝对的意见。因而,使得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增强,保证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二,审计风险降低。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有机融合,使得企业能够得到准确的审计信息和结果,内部管理也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设计工作的正常运行,有助于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的弊端,及时予以解决,使企业审计风险降到最低。三,提升审计的质量。企业中的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中,会具体针对企业整体的发展中所产生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依据风险的评估结果做出合理的审计流程规划,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弊端可以第一时间被发现,有针对性的更正,保证审计工作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二、企业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审计的现状
现阶段,部分企业对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仍简单的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设计制定财务审计方案,在整个过程中缺少对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的充分了解和掌握,容易造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浮于表面,只能简单依据发展战略进行制度的制定,财务管理方案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无法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除此之外,还存在在财务报表审计方案设计中,缺乏相关专业人士,仅能简单的依据模式化的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说明,从以往的经验中获得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定方法。简单、机械式的制度方案对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意义,无法使财务报表的业务设计与财务工作的发展方式相符合。甚至造成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与推进。在实际操作中,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对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因而要时刻保持其实施方式的创新性,从而使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完整性。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在制定创新发展的审计工作中,无法正确认识到财务核算性质的工作特性,对不同类型技术资源的应用分析不足,在此背景下,无法保证企业的内部管理策略符合实际的发展需要,进而造成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方法在创新方面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若能充分整合财务报表的各方面资源,则能够保证财务报表审计的整体准确性。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尽管能够及时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但无法发挥对财务报表审计方式的控制作用,造成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在运行中无法展示技术优势实现审计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三、优化企业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审计问题的措施
(一)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风险管理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在发展中按照规定落实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撑。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风险管理监控体系建设方面已有一定的丰富经验。首先,建立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风险监控指标体系。企业需要将财务指标的变动对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企业在进行监控体系的制定中需要选择能够反映公司真实的资产管理水平和真实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以某公司为例,若其债务资本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当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低于负债的成本时,则证明其还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加。与此同时,需要制定与国家标准相符合的经营管理办法。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监控体系在完善的过程中,要对公司的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及时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监控体系拥有有价值的参考意义。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办法时,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制度及管理办法需要覆盖到整个公司的员工,既要包含公司的管理层领导,更要包含企业中的普通员工,另外,还需要在具体细节的实施过程中要相对完善。
(二)调整审计中实质性程序
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企业审计人员若要实现对企业发展经营风险的有效评估,则需要对审计程序进行完整的评估。在确定审计的重点环节与执行流程后,为实现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做好基础性工作。而企业中的内部控制管理则可以对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信息进行完整的测试,发现财务审计报告和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进而实现科学、合理的执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报表的审计程序分为实质性分析以及细节检测两个部分。其中,实质性分析是指对企业财务报表体现的数据参数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以此判定数据报表的可靠性。保证实质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的前提是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报表数据是否准确是由企业内部控制所决定的。企业财务报表在进行审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若审计过程中出现内部控制涉及财务报表存在问题时,需要采用细节检测分析方式。财务审计能够证明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的问题时,要采用实质性的分析方法。企业财务报表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时,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财务审计的效率,保证企业财务审计质量与水平,在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重视审计报告及审计复核
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审计复核是实现审计报告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整个财务审计流程完成后最终产生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中能够明确的体现出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审计报告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审计报告的准确性,需要重视财务报表审计复核工作。复核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配备,专业化是审计工作的特点,由于审计工作专业性强的特点,各方的审计报告使用者才会重视企业整体发展状况的可信度。因而,企业需要重视审计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审计人员,并对企业审计部门给予一定的自由工作职权。另外,需要强化审计报告的编制工作,严格制定审计复核工作标准,重视审计报告的可靠性,最大化的保证审计工作能够公平公正的开展。与此同时,由于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会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信心与动力,因而需要增强审计报告结果的说服力。多数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常会忽视审计复核环节,故此,需要企业审计人员对审计复核加强重视程度,保证该环节的顺利开展,提高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降低企业审计风险的同时,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充分了解企业内部审计环境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有机结合是企业最常见的管理方式,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第一个环节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包括内部控制环境和流程的掌握和了解。内部控制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优势则在于能够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失去效用的因素。其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环境、内部控制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管理手段进行不同类别的分类与管理,对流程进行详细的梳理后,并将其作为审计工作顺利实行的参考标准,审计人员则可以利用详细的管理政策内容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情况进行了解,对于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风险数据需要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审计,最后利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二,尽管财务报表审计流程与内部控制管理流程的相似性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两者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区别。例如:具体行为规范,人员管理方面,甚至在具体的操作时间上仍有较大的区别。将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从客观角度来说,使得审计流程在内部控制流程的影响下大幅度降低审计风险,有利的推动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整合质量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中,其重点因素在于重视财务报表审计的便捷性。尽管技术资源的不断提升与升级能够为基础性财务核算提供相应的支持,但在财务工作的实际运行中仍有一定的缺陷,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把控。在此背景下,需要对财务工作信息资源进行强化核对的处理能力,保证各项业务能够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对其进行优化与控制,充分显示财务报表审计模式的实用价值。积极应用票据新型资源,进而实现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创新性处理与控制。除此之外,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分析与研究,对于企业财务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掌握与了解,保证企业在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各项资源的支持,并提供基础性的支撑。细化企业财务报表策略,对相关策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所展现的主体资源得到财务专业人士的重视,促进企业高效运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六)掌握内部控制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企业要想基于内部控制做好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与能力科学提升。需要企业管理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与其他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全面、正确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促进企业综合管理质量提升,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等,保障企业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属于综合控制,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落实内部控制措施,达成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其他管理存在密切关系。例如,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能力,实现企业人才价值最大化发挥。而随着人才价值发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水平势必提升。又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工作氛围改善,且关于财务预算、审计、统筹、投资、风评等行为进行了规范,明确违规处罚措施。对此,企业应树立深度融合意识,能够将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审计管理有机结合,产生协同作用,实现二者质量、效率有效提升。在此过程中,一要加强企业管理顶层设计,将财务报表审计纳入内部控制核心工作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报表审计人员等对财务报表审计的重视程度。二要细化财务报表审计管控目标,明确控制关键点,最大程度降低财务操作风险。例如,审计流程监督管控、特殊交易监督管控、异常交易审查处理、会计评估过程决策监管、财务表报关键因素识别与认定(账户属性、交易数据、报表规模、报表同质性、报表复杂程度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优化财务报告审计工作能够保证企业财务工作规范化的运行。因而,需要企业在日常的财务运转中重视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对于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关注,积极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相结合,制定相关优化措施。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作者:张露 单位:龙岩正易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返回审计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