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司法论文

处置公路隧道灾害事故(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22-11-11  本文已影响 36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是公路交通法学,也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为核心,针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例如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从学者观点、专著、文献等几个方面对其研究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发现我国专门规定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保护司法制度较少,这些资料大多是从管理学、工程安全以及施工技术标准的角度,去分析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发应急机制不足与完善的。

  一、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有关研究多是从工程学、行政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如[1]林杉.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模型与应急交通控制预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2.[2]李怀玉,高翔,李浩宁,翔宇.山西: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及救援[J].道路交通管理等。在林杉的《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模型与应急交通控制预案研究》中,从工程技术的标准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探讨。行政管理学有关的文章有李莉的《公路隧道行政管理研究》,在该文章中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对公路隧道的提出相关建议。查阅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目前从法学研究与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相关的文章有卜一的《道路交通事故突发事件应对法律问题研究》,在该文章中突出分析道路突发事事件应对立法、执法以及司法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意义上的建议。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隧道灾害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尤其在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和防灾救灾预案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在项目研究方面,有关公路隧道火灾应急方面的科研项目;澳大利亚的Deed:RoadTest;欧洲的EUREKAEU499;Firetun,Darts,Safe-T,L-SURF以及SOLIT;美国的MTFVTP等。专家学者在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方面也提出1了相关论述,如Brian等提出隧道应急救援计划时需考虑隧道事故侦知系统设施及应急通报的方式,应变反应小组的成员,分级指挥及控制概念需清晰规范,相关单位的权责界定,人员和装备等可运用的资源,应确定救援及疏散的程序与路径等内容;David就隧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权的确立和转移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隧道事故救援的指挥机制。

  二、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突发事件应急制度概念的梳理

  (1)突发事件

  我国立法和学界对于“突发事件”有不同的理解。立法上,《突发事件应对法》认为“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学术界有的学者认为,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包括自然原因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但分析交通运输部【2009】(226号)《公路交通应急预案》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解释,认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不以人为因素为前提。2

  (2)应急制度

  应急制度的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萌芽时期,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目前可以检索到最早研究应急管理的学术文章是魏加宁发表于《管理世界》1994年第6期的《危机与危机管理》,该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抗击“非典”事件暴露了我国应急制度存在的不足,随即国内学者针对该问题作了相关研究,例如,马建珍的《浅析政府危机管理》从整体角度对政府的应急管理进行反思和总结等;质量提升时期,2008国内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对应急管理制度提出更为严峻的要求,相关研究也更加成熟。

  2.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主要是从法学、经济管理学、工程学等学科进行研究,但是基于本文将从法学方向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进行研究,故下文中将主要分析法学类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的研究现状。

  第一,在论文方面,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有可以做以下几个分类:

  (1)从法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a.环境法学方面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法律制度研究已经细化、具体、深入至各个阶段,由此得出的研究成果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已经比较成熟。在这方面的文献也比较多,例如[1]林广伦.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2]聂春艳.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3]李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等。在聂春艳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研究》研究当中,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作了概述,同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提出建议。此外,在环境法学还有一类是研究水资源污染突发事件的文章,例如[1]刘星宇.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2]魏俊杰.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等。在魏俊杰的《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从立法、执法、救济进行论证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如立法中要完善立法体制、执法中执法体制的保障制度、救济中的环境问责机制等。刘星宇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法律制度研究》一文中,与魏俊杰的文章写作方式类似,他主要是从立法、执法、司法的角度分析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问题。

  b.从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方面的研究。在该方面研究的文献也比较多,如[1]赵颖.突发事件应对法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2]孟大川.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与法律制度[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3]王明强.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法治建设[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等。在赵颖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治研究》研究当中,梳理了突发事件应对与法治关系及其变迁,同时探讨突发事件应对法治的基本原理,突发事件应对法治的主要制度和内容,并且提出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应顺应人类社会法治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立足国情采取多元的、功能等价的法治观。在孟大川的《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与法律制度》一文中,从法治理念和法律制度的角度论述论述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雨天”法案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行政救助法律制度、行政指导和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c.从诉讼法学方面的研究。廖乃莹的《我国核事故应急法律问题研究》是诉讼法学在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研究的代表。在该论文中,对核事故应急国际立法的深入研究,指出相关国际条约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国际应急救援规定存在局限性等问题,同时指出出国际立法对我国的启示。如在充分借鉴国外部分核电国家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立法活动,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完善核应急监管体制,健全核防范法律机制等。

  (2)从经济管理学角度的研究

  从经济学研究突发事件的文章并不太多,查阅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项下的经济管理学类,查到与之相关的文章就2篇,即禹桂枝.完善河南省食品安全应急制度的对策与措施[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2]陈立忠.建立公路抢险应急制度[N].法制日报,2011-10-12003.

  (3)从工程学角度的研究

  这方面与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有关的文章的文章较多,但多是从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和管理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与从法学研究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属不同学科领域,故从工程学角度研究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只做简单的介绍,如在张长林,薛保贵,程仁德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模型研究》,该论文旨在构建公路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利用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对公路应急制度建设加以完善,提出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FCE)等方法,对各指标的应急能力评判,以期形成公路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及构建的评价模型。

  第二,在专著方面:有韩大元、莫于川主的《应急法制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应松年主编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以及马怀德《应急管理法治化研究》(法律出版社)等。分析马怀德的《应急管理法治化研究》一书,3该书围绕突发事件应对这一核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应急管理的法治化。一部分文章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思考,呼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推动我国的应急法治建设。一部分论文对完善社会预警和应急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思考,对我国的公共应急体制、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危机预控、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国家救助制度、社区危机管理机制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应急管理法治化研究》下篇是应急法制的个案研究,主要研究了SARS危机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影响及法律应对机制,重点就SARS危机管理过程中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保护以及行政指导措施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这对于正确认识逐步完善和深入研究我国应急法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

  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在国外可被表述为危机管理。而危机管理理论研究者赫尔曼(美)先生认为,“危机是一种情景状态,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在改变决策之前可获得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斯蒂芬.菲克著作的《危机管理——对付突发事件的计划》一书,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地系统地阐述,并对许多案例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罗伯特.希斯的《危机管理》一书开创性的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形容一次完整的危机应对过程的4R模型,即减少、预备、反应和恢复,为接下来应急处理的过程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在突发事件应对立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也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模式,美国是制定专门的紧急状态法,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都分门别类的作出相关规定,再通过专门的环境立法对应急法律制度予以完善。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如美国在宪法指导下于1976年制定了《全国紧急状态法》。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在应急机构建设、应急反应程序、善后处理等问题上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对于国外成熟的理念和经验我国应该根据国情进行适当的借鉴,以期完善我国突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薄弱领域。

  三、结语

  本文以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为核心,从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和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角度出发,从学者观点、专著、文献等几个方面对其研究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发现从法学层面以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为题的研究仍是空白状态,在应急产业成为当下经济发展新目标的形势下,从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法学研究的要求来看,研究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吕月娟 来源:当代青年(下半月) 2016年5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司法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最新(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上一篇: 社区矫正制度研究(我国社区矫正的工作机制)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