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剖析当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结果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数量,探索新形势下高职药学专业提升办学水平的路径,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药学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办学水平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疗机构对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三级医院药学岗位招聘时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则进一步挤压了高职药学专业毕业生的求职空间。调查我院和兄弟院校近3年药学专业毕业生的流向发现: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连锁药店及零售药店)和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已逐步取代综合性医院、药厂成为学生求职的主要方向。同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将逐步实现群众就医“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常见病到乡镇卫生院(社区)”的目标[1],逐步推广“小病进药店、大病进医院”就医理念。以上新形势对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为此必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以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药学专业人才。笔者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以当前我院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新形势下高职药学专业提升办学水平的路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当前我院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医药脱节的课程体系。当前我院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类似于本科药学专业的压缩版,主要由以下4个模块构成:公共基础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人体结构与功能、微生物与免疫学、医学统计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专业核心课程(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临床医学概要),选修课程(医院药学概要、医药信息检索、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设备、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我院药学专业一直沿用传统的“化学—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化学及药物学知识的传授,重视化学忽略医学理论、重视药学忽略人文素养的问题凸显。医药脱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药学服务能力较弱,难以胜任处方审核与调剂、用药指导和不良反应监测等岗位工作,毕业生就业面窄,大多数学生只能流向药品生产企业。1.2大类培养导致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低下。医院药学模式已经由保障药品供应为主转变为以安全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2],零售药店服务人员也已经由单纯药品销售转变为开展售后咨询和药品知识宣传。但我院药学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药学教育课程体系,过于强调以“化学—药物”为中心的理论知识教育,而忽略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药结合教育、职业导向性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3],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匮乏,药物治疗效果评价能力低下,毕业生很难适应药学服务者的角色。
2整改思路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与人才培养目标、药学专业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构建以提升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是解决前述问题的关键,也能为学生开启成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2.1调研市场需求。前期调研发现,社区居民最希望获得的药学服务是用药指导和建立个人用药档案。调研药品生产企业时发现,高职毕业生主要从事车间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和医药营销等工作,因此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大多数学生主要流向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岗位(验收、养护、保管等)、销售岗位和基层医院的药剂科,用人单位普遍希望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医学知识,因此急需开展药学服务方面的实训课程,适当增加课外见习的比重。2.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豫北,服务中原,辐射全国”,培养从事药学服务相关工作所必备的医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面向医院药房、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从事药学服务、药店经营、药品营销和药品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2.3明确岗位能力要求。面向基层医院和药品经营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岗位能力:验收入库、陈列、保管、养护、处方审核与调剂、合理用药指导与健康知识宣教。2.4基于岗位能力要求构建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合高职阶段专业培养“宽口径”的特点,本次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兼顾制药技术、临床药学和医药营销3个分流方向,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限定选修课、任选课。压缩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5门课程的课时,整合天然药物学和药用植物学相似部分,适当增加人体结构与功能、微生物与免疫学的课时量,进而提升学生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医药结合奠定基础。增加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和药事管理与法规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强化讲授进而提升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专业选修课中增开医学应用语文、服务礼仪与规范、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药学职业教育、医患关系学、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4],使其更好地适应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角色。强化岗位适应,增设限选课程,制药技术方向增开企业管理概论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务两门课程,医药营销方向增开医药商品学、消费心理学、医药市场营销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务4门课程,临床药学方向增设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常见病临床诊疗学两门课程。2.5完善实验教学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要求课堂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基本原则,重视专业课实践教学,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升。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帮助学生获取药学服务相关知识与技能,提升岗位胜任力,实现从学习到工作无缝接轨。以药理学实验课为例,可将本课程的实验分为虚拟实验、动物实验和专业实践(常见病处方分析与用药指导)。药理学实践阶段充分发挥模拟药房和附属医院药剂科的优势,开展常见病用药指导和处方调剂与分析实训,努力构建实验室、仿真室和医院药店三维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增开用药咨询服务实训课程,让学生充分融入药学工作者与患者面对面进行药学服务的真实情境中,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还可提高学生药学服务能力。2.6改革实习教学模式。当前我院建设的实习基地主要用于学生毕业前的专业实习,但大多数实习基地只是教会学生从事某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技能,无法开展系统性的药学专业技能提升训练,削弱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采用“工学结合”模式,让学生在实习基地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即学即用的实习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7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传统考核方式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考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晶,张威,陈闻馨,等.立足基层药学服务革新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89-90.
[2]任亮,刘金宝,朱吾元,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现状与改革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10.
[3]李晨阳,王晓冬,郝悦,等.对我国现有药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5,31(5):9-13.
[4]李玉婷,王文渊,骆航,等.基层药学服务能力本位下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药房,2014(44):4222-4224.
作者:阮耀祥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返回药学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