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石棉肺胸膜钙化(诊断石棉肺的病理依据是)

2022-11-05  本文已影响 148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74例于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行胸膜彩超检查的石棉肺定诊患者的胸膜资料,男62例,女12例,年龄33~82岁,平均53岁。一期石棉肺39例,二期石棉肺23例,三期石棉肺12例。同时选取石棉肺肺观察对象自愿人员29例进行对照, 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35~57岁,平均50.5岁。
  1. 2 检查方法 应用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 MHz。患者取坐位, 背向探查者, 必要时两[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手抱头, 使肩胛上移, 肋间隙增宽, 便于声速进入或配合缓慢深呼吸, 由上至下, 由后至前, 在患者背部脊柱旁、肩胛下线、肋弓上方至腋前线之间沿肋间隙逐一纵横并侧动探头作最大弧形扫差。检测胸膜有无增厚及增厚范围。
  1. 3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中胸膜病变的评定标准, 结合本组特点制定如下标准:①胸膜厚度>1 mm者评定为增厚;② 局限性胸膜增厚即增厚胸膜范围的任意径线<5 cm;③弥漫性胸膜增厚指增厚胸膜范围的任意径线≥5 cm和或增厚胸膜范围的任意径线≥3 cm者有3处以上;因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损害不列入此观察之内。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处理。进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 样本均数以( x-±s)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一期石棉肺患者39例中检出胸膜增厚者14例, 其中弥漫性膜胸膜增厚者4例;二期石棉肺患者23例中检出胸膜增厚者13例, 其中弥漫性膜胸增厚者6例;三期石棉肺患者12例中检出胸膜增厚者8例, 其中弥漫性胸膜增厚者5例。石棉肺观察对象29例中检出胸膜增厚者6例, 其中弥漫性胸膜增厚者1例。见表1、表2。
  2. 1 石棉肺观察对象及各期石棉肺患者胸膜增厚异常率经卡方检验, 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三期与一期石棉肺患者及石棉肺观察对象, 胸膜增厚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期与二期石棉肺患者胸膜增厚异常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二期、一期石棉肺患者与石棉肺观察对象胸膜增厚异常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石棉肺观察对象及各期石棉肺胸膜弥漫性增厚异常率经卡方检验, 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三期与石棉肺观察对象胸膜弥漫性增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一期石棉肺患者与石棉肺观察对象胸膜弥漫性增厚异常率比较, 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总体趋势表明随石棉肺病期的进展胸膜增厚异常率增加且胸膜增厚的广泛性也有所增加。
  3 讨论
  胸膜分脏、壁两层, 均为平滑光亮的半透膜, 其表面排列一单层间皮细胞。壁层胸膜厚约20 ?m, 脏层胸膜厚约100 ?m[1]。正常状态下胸膜菲薄, 侧胸膜厚约1 mm[2]。胸膜不仅仅是一层保护膜, 还具有免疫、代谢等功能, 对调控胸膜内环境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一般情况下, 局限性胸膜增厚对机体的呼吸功能影响不大, 可使部分患者产生胸部不适感, 如深呼吸或运动加剧时常有胸膜牵拉感或疼痛感[4]。弥漫性胸膜增厚可限制尘肺患者肺的扩张, 使肺及胸壁的顺应性降低, 从而出现或加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5], 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因此临床上对石棉肺患者胸膜损害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剧, 文献报道:随着尘肺病情的进展, 肺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 胸膜增厚程度进一步加重[6]。本研究表明胸膜弥漫性增厚的[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发生率随着石棉肺期别的增加而增高, 占胸膜增厚总人数的39.02%。石棉肺是尘肺的一种, 随城镇化建设的扩大, 发病率逐渐增多, 目前无有效办法治愈。因此, 早期诊断对临床干预十分重要。以往检查胸膜增厚主要依赖于胸部X线及CT检查, 但两者均存在电离辐射, 可对人体造成伤害, 且X线片对胸膜局部、轻微形态学改变显像不明显, 不适宜应用于早期诊断;CT检查灵敏度高, 影像清晰, 但费用较高, 不适宜应用于连续动态观察胸膜变化。彩超检查灵敏度极高, 只要两介质间声阻抗差>0.1%即产生回声反射, 形成清晰的声像图, 且可多角度、多切面, 连续广泛扫查, 其安全、便捷、准确、价廉等性能, 已为众多医师认可, 使之成为观察胸膜变化的重要手段, 其在全面诊断石棉肺及劳动能力鉴定上也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俞森洋.胸膜和胸膜腔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24(1):13-15.
  [2]朱林平,葛宪民,梁梅,等.尘肺病胸膜损害的超声影像学诊断. 职业与健康, 2008,24(19):2079-2080.
  [3]Antony logical mechanisms in pleural Respir J, 2003,21 (3):539-544.
  [4]石敦义,张桂蓉.胸膜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 24 (1):23-24.
  [5]杨凤,白云,胡建军,等.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增厚对肺功能的影响.河北医药,2008,30 (5):61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续名医类案中医世家(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上一篇: 瓣膜心房颤动抗凝(瓣膜性房颤治疗原则)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