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小儿气管异物的预防(小儿气管异物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有哪些)

2022-11-07  本文已影响 38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小儿气管异物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 儿童;气管异物;防护

小儿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因小儿咳嗽反射及喉的保护作用不健全,在进食时哭笑、逗玩、惊吓等诱因,促使异物吸入气管及支气管内,可出现呼吸窘迫甚至危及生命。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小儿气管异物66例,通过对致病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发生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6例,男46例,女20例;年龄1~3岁,异物存留时间最短1 h~15 d,一般1~5 d。有明显异物吸入史42例,其中哭闹时吸入30例,嬉笑时吸入12例。66例均于全麻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治愈出院。

  2 原因分析

  2.1 生理解剖特点 小儿由于牙齿发育不完善,不能将花生、瓜子、豆类等物嚼碎,且小儿咽喉反射又不健全,容易将异物吸入气道而形成气管、支气管异物。由于小儿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咽反射弱,一旦异物呛入,无法通过咳嗽反射咳出异物,导致异物吸入气管。

  2.2 小儿心理发育特点 3岁以下小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情绪又不稳,常易啼哭或欢笑,此期小儿无安全意识,在注意力分散

  2.3 不良生活习惯 小儿喜欢抓食及口中含物,小儿进食时哭闹或嬉笑也可将食物吸入气道。

  2.4 家长的安全意识 本组中由于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工作忙照顾孩子疏忽或物品放置位置不当50例,占65.8%。

  3 预防措施

  3.1 5岁以下小儿尽量不吃花生米、瓜子、玉米豆等小颗粒及其他带核的食物,如吃时一定有大人精心看管。服药片时最好将药片研细再服。教育孩子安静进食,避免哭啼进食。进食时不要嬉笑、哭闹、打骂,以免深吸气时误将异物吸入。

  3.2 在小儿的活动范围内应避免存放小物品,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均不应作为玩具,防止发生意外。

  3.3 改正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如发现小儿口内含物时,应婉言劝说,使其吐出,不要用手指强行挖取,以免引起哭闹而吸入气道。

  3.4 针对适龄儿童及家长进行广泛的安全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让家长及相关人员认识到其危害之大,认识到哪些食物和玩具是危险的,让他们了解小儿气管异物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培养科学、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受伤的就会;发生意外时患儿家长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家长应让孩子保持安静,不要哭闹。如果孩子咳嗽,不要阻止,有时通过咳嗽可将异物咳出。但咳嗽时,家长不要拍打孩子背部,以免异物移位。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切不可用手去掏,也不要用大块食物强行咽下,应分秒必争尽快送入医院耳鼻咽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的用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上一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后护理(胰十二指肠切除后护理)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