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校理工科学生书法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1]因此,各高校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1]。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推行通识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我国各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通识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人文素养是通识教育的重要构成,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意志品质,还能拓展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其灵感。从人文素养对理工科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意义来看,中国书法艺术由于其艺术价值高、技法习得周期长、创作及欣赏场合广,在通识教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特别在提升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磨炼意志品质、提高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具有美育、德育和智育功能,应积极提倡和实践。
一、当前高校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偏差及影响
(一)高校理工科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偏差
高校理工科学生普遍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但却普遍存在人文素养上的欠缺。对人文艺术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在很多理工科学生看来,人文艺术不过是空洞的说教,没有研究价值,出现了“重实际、轻精神,重科技创新、轻人文艺术”的倾向,认为人文艺术是“纸上谈兵”,只有数理化才是真正的科学。
(二)人文素养欠缺对理工科学生的负面影响
人文素养的欠缺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才之路出现了不协调现象,
甚至有碍于他们对专业技术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挥。
(三)造成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的主要原因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过早,使理科学生往往重理轻文,缺少人文艺术方面的熏陶,产生了科学与人文分离的印记,影响了理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长期沿用专才教育模式,理工科学生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忽视交叉学科和人文学科,造成知识结构单一化,削弱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书法艺术教育在理工科学生通识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笔者认为在同济大学这所理工科背景浓厚的高校开展书法艺术教育,有助于实现《纲要》要求的德育、美育和智育三大功能。
(一)德育功能
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符号,以书法艺术教育为载体可以传承爱国主义和理想道德的信念。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有国籍的,艺术家熊秉明在《书法与中国文化》中提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而‘核心的核心’是书法。”[2]书法表现了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精神,书法艺术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写好中国字,汲取传统文化的道德养分,树立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自爱,让书法艺术在青年学生及普通民众中得以推广,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熠熠生辉。尤其是在键盘输入逐渐成为主流的电子化、信息化时代,更应大力提倡书法艺术教育。
书法艺术教育的过程可提升学生人格意志和修养情操,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工匠精神”,在研读碑帖和临摹创作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技法训练的“非人磨墨墨磨人”过程中坚持不懈、坚韧不拔。而具有这样人格力量和意志品质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会更加全力以赴、追求卓越。同时,书法艺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技巧训练和学习古代先贤的书写技法,更重要的是从古代书家的人格和道德中汲取精神力量,学习他们的治学精神和处事原则,培养自己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
(二)美育功能
书法是一门在实用基础上更能示人以美的独特艺术,其最直接的功能就是美育功能。书法艺术中用笔的提按、收放,用墨的枯润、浓淡,结体的向背、欹正,章法的虚实、疏密,都体现了“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整体和谐。书法艺术所表达的由文字的点画到结体,由结体到布局,由布局到写意传神,体现了书法艺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抽象概括事物变化与书写运动过程的本质特征。书法中的平衡、匀称、粗细、虚实、俯仰、呼应包含了美学中的许多基本原理,有着极强的感染力,领会了这些美学的基本原理就能触类旁通,也有利于理解和发现其他科学门类的美感。
科学技术素养的习得和书法艺术的习得过程是相通的。书法是在掌握识字、写字基本功后,发挥书家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定的技法和创造,借助书法的线条形式把文字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以更好的形式表达出来,而科学技术则是在遵循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发挥科技人员的主观创造性,通过一定的技术对素材进行加工并把结果以更符合人类认知的形式表达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学功底对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研究、创新非常重要。通过书法艺术教育可以不断拓展理工科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其审美知识,启发其审美、思维、整体归纳等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发挥创造性来表达科技之美。
(三)智育功能
书法艺术教育具有增强理工科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功能。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有很高的书法造诣,他们对科学的贡献很多也得益于书法艺术的熏陶,体现了科学创新精神和人文艺术精神的统一,艺术对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学好理工科有更为直接的意义。比如,书法艺术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数学、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书法艺术教育具有提高学生联想能力的作用。如李政道先生所言,“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在这里重申一个基本思想,即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3]。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其实就是许多科学家、艺术家的智慧之源、创新之路和成功的奥秘。人类历史的进步表明,科学和艺术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书法艺术教育也能体现这种规律。
书法艺术教育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钱学森曾以自己的感受说,“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上的广阔思维方法。”[4]书法创作和科技创新都基于大量的积累和练习,在书法创作中形成的良好思维和实践模式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在科技研发中的创新思维。
三、理工科学生书法艺术教育的实践及挑战
2005年开设书法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以来,参与学生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结合教育实践、教学反馈及较长周期的追踪反馈,笔者发现书法艺术教育对理工科学生发挥了较好的德育、美育和智育功能,也深受学生欢迎。
(一)理工科学生书法艺术教育的实践
同济大学2004年“本科生培养计划”提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2012年又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把该体系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艺术与人文四大类。其中书法艺术教育被列为艺术与人文类,成为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特色公选课程。课程面向全校各年级本科生,每学期选课人数在80人左右,十年来学生选课人数超过万人,理工科学生居多,参与热情有增无减。
笔者将课程目标设置为以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演变历史、欣赏中国历代名家名篇的经典书法为主,通过欣赏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精神层面提高修养和素质,在现实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书写能力。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首先在教学中突出书法的德育功能,强调书法对锻炼人格和意志品质的作用。其次展现其美育功能,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修养上下功夫。再次开掘其智育功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引导其将科学与艺术更好的结合,拓展思维模式,提高创新能力。通过书写实践来体现书法艺术教育的三大功能。
1.将课内课外教学融为一体
在书法艺术教育中,始终将教学中“课堂内、课堂外、课堂后”三者融于一体。课堂内,重点解读历代经典书法作品,从点画、结构、章法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课堂外,鼓励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近距离学习观摩古代书法作品,作为每学期必需完成的课外作业,以此综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课堂后,进行一些必要的择帖、读帖、摹帖、临帖等实践体验。正是在这种综合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感知能力、想像能力、领悟能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2.在传统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教学手段
自古以来,中国书法艺术传授方法师徒口口相传,以私塾式单传为主,受众面小,手段单一,不适合普及性教育,无法应对当下的通识教育模式。只有通过必要的改革,采取新的方法与手段,
才能
更加适应当今的通识教育。书法教学适合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科学的技术和手段的优势,通过课堂教学,用视频、音频、图片来再现或演绎书法艺术的书写技能,加深对书写技法的理解,把现代科技成果与这门古老的技艺课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延伸课堂教学,搭建微信教学平台,以增加师生间交流的途径,拉近师生间距离,拓宽教学交流渠道,实现教学多样化。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作业随时推送到微信群,有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师生也可及时将自己在博物馆、美术馆及其他公共空间观赏的书法、题字、匾额推荐到微信群,每学期结束,在微信群把期末考核的学生作品拍照汇集,举办“微信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
3.从实践中提升审美境界
书法审美境界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实践,只有通过对大量古今作品的观赏体验实践以及身体力行的临摹实践,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提高每个人的审美境界。如上海地铁10号线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新江湾城到虹桥航站楼,途经同济大学、豫园、新天地、上海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有近30个换乘站,而每个换乘站的站名都是集选历代名家的法书,犹如一部浩瀚的书法长卷,每当学生跨出校门坐上地铁10号线就能看到“路”的多种写法,点画结构无一雷同,各显风姿,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体验。
(二)书法艺术教育的实际效果
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访谈发现,书法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将书法艺术中的一些美学原理和美学思想应用到理工科专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创造中去。有的学生将书法结体、章法和节奏等方面的美学原理、美学观点和思想应用到工程、建筑、机械、汽车等设计中,甚至应用到城市、社区、街坊、景观、交通的规划设计中,在驾驭和处理这些问题时,除了符合专业技术要求,还更具有审美合理性和创新性。有的学生在专业研究和设计中,能像学习书法艺术一样体现“工匠精神”,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更有助于培养和造就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和科学家。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平台上学生对课程的综合评价反馈,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书法艺术教育的真实感受。学生反馈如下:“第一次接触书法,让我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能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工科男受益匪浅;通过课程能得到文化的浸透,有助于陶冶情操,把书法变成终身的爱好,而不仅止步于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提升了我们欣赏书法的能力,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我们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充分调动书法学习和鉴赏积极性,结合书法教学视频、照片等多媒体手段,更好地了解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鼓励我们去参观博物馆和各种展览等,多角度开发我们的人文素养。”
通过书法艺术教育,有的学生成为学校各类学生社团的积极分子和优秀组织者;有的学生发挥专业的优势,成为行业中的优秀员工和佼佼者;有的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创办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服务于社会;有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能力突出,进而直接进入硕士、博士层次的学习与研究;有的学生学有所长,在省市级书法展览中频频亮相,屡屡获奖,被吸收为书协会员;有的学生弃工从艺,跨专业深造,有志于书法艺术实践与研究。
(三)理工科学生书法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
书法艺术教育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加以解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容量有限,形成“一课难选”的局面;二是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级、专业以及不同基础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四、书法艺术教育融入理工科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高校面向理工科学生系统化地开展书法艺术教育,解决教学资源、教学力量和教学形式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使其更好地融入理工科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一)明确书法艺术教育对理工科学生培养的定位
“现代大学教育不仅应当进行以培养科学知识、技能、能力为目标的专业教育,而且同时应当进行以提高基础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通识教育。”[5]书法艺术教育既对全体理工科学生开放,也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分类开放。首先,书法艺术教育应定位在通识教育范畴,重视发挥其德育和美育的作用,既不是只传授技法的“写字课”,也不是学生社团的“第二课堂”。其次,书法艺术教育课程应在中低年级学生中优先开设,高年级为补充,以较早发挥其对理工科学生智育补充的作用。再次,应鼓励部分对美育需求较高的理工科专业学生参加书法艺术学习,拓展其对美学原理及思想的认识,以更好地学好本专业。最后,在师资允许的情况下,应根据教学的侧重点和难度,设置分级、分类的书法艺术教育课程,对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优化书法艺术教育课程设置,解决“一课难选”问题
可从以下几方面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变“一课难选”为“一课先学”。鼓励未能选上课程的学生旁听,建立旁听学生学习名册,实行在册学生与旁听学生的统一管理,旁听学生在完成学期中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任务后与在册学生一起参加考核,其考核结果在本科学习阶段存档备案,待选上课程后可免考获得相应的学分。其次,变“一课”为“二课”。调整和充实课程内容,将原来的书法艺术内容扩充到书法篆刻艺术内容,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再次,变“一校区开课”为“多校区开课”。增加教学师资力量,组成教学团队,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多校区开设书法公选课程,增设多层次书法技法传授,面向理工科学生多元化拓展、传播和普及书法艺术教育。
(三)引入多方面师资,拓展教学范围
逐步形成以学校教学力量为主,以社会教学力量为辅,两者相结合的书法教学团队,形成中国优秀文化传播的正能量。同时,安排一些有书法艺术造诣的理工科教师担任书法教学工作,进一步融合理工科教育与书法艺术教育的联系,由此提升理工科书法艺术教育的实效。
综上所述,书法艺术教育对当前高校理工科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专业学习、促进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作者:蒋荻
第2篇:论线条表现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一、书法艺术中线条表现的作用
所谓线条表现,主要指的是书法艺术中线条的长短、力度深浅,甚至是线条的节奏感,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为书法艺术的体现增彩。由于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线条组成的,每一个线条的长短又有一定的限制,位置、形状都随着不同汉字的体现有所差异,因此,在书法中,没有线条的变化,也就没有了书法艺术的行云流水以及书法艺术风格。因此,线条表现对于书法艺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既是书法艺术的基础,也是书法艺术的点睛之处。从中国的书体来说,中国的书体一般分为五类:篆书、隶书、草书、行书以及楷书。对于不同类型的书法艺术来说,形成五中书法艺术美感的因素是各有差异的,但是线条特点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例如对于篆书来说,篆书的线条一般都是均粗直的线条体现,因此整体的线条比较单调,整体看书法美感表现的并不明显。对于行书、草书、楷书来说,这三种书法类型对于线条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草书讲究线条的圆滑,行云流水,因此线条的表现出神入化,整体的美感很强。由此可见,对于线条艺术来说,线条艺术不仅是书法美感的基本元素,也是最关键元素,决定了书法美感的整体强弱。
二、线条表现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分析
既然线条在书法艺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具体而言,书法艺术中的线条是如何表现的呢?结合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以及特点,总结而言,线条在书法艺术中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线条长度的切到好处、线条的力量感以及动感。
(一)恰到好处的线条长度
对于不同类型的书法艺术来说,笔画的现场无不具有长短、润窟、方圆的特点,在这些线条的表现因素中,线条长度的合理设置是影响书法艺术的最关键因素。在中国书法艺术中,书法艺术继承了我国的中庸思想,在书法线条的长度上讲究“中庸”恰到好处。尤其是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中,讲究线条的长短合理,既能够将文字表现出来,又能够体现出文字的特点,并且在整体上呈现出方圆的美感,因此线条的长度应该合理的拿捏。一旦线条过长,线条的起与收、直与曲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给汉字本身美感的体现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常见的“未”“末”字就是线条长度控制的典型。除此之外,线条的长短表现在不同类型的书法类型中要求各异,例如草书要求笔画线条的长短交错,甚至在汉字的线条长短上做了一定的夸张修饰,最终体现出的草书狂放不羁,其艺术表现力也更加突出。对于楷书来说,则更要求笔画长短的中规中矩,因此艺术美感也有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运用线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书法艺术的特点,合理的拿捏线条长度。
(二)力量感
所谓力量感,是书法艺术中字体遒劲或者清秀的重要影响因素,这里所说的力量感,主要指的是书法中力量的运用,以及在汉字的不同地方合理把握笔画深浅的因素。在中国的书法中,卫夫人的《笔阵图》有云:“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在卫夫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书法大家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强调书法力量的合理运用,例如在线条的头尾适当加大力度,在线条的中段进行平稳的过渡,最终形成的汉字有张有弛,有明有暗,不仅将汉字的线条表现出来了,也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在整体看来,不同力度的线条将汉字的整体艺术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美感能够让观赏者在凝固的笔墨中感受到线条的强大张力和生命力。如果书法艺术家的笔力薄弱,甚至整体的力量运用千篇一律,观赏者便如同嚼蜡,没有丝毫书法美感可言。
(三)动感
所谓动感,也成为节奏感,主要指的是线条的临摹以及分割应该具备一定的感染力,能够通过静的书法表现出线条的灵动。那么,在书法艺术中如何让线条动起来呢?在我国的书法类型中,草书可谓将书法艺术的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草书的创作中,艺术家拒绝平直的撰写,而是随心而为,心所至,线条所至,因此草书的线条的变化正如河水流动一般,随着书法家的感情奔流,最终给人以行云流水的感觉,这也就具备了充分的节奏感和动感。当然,不仅是草书,在楷书、篆书、行书中,线条的动感也有所体现,只是幅度小于草书,例如以平正著称的楷书大家的书作,也把横画写得有俯有仰,竖画有倾有侧的,通过这种线条的动感为书法艺术增加生命力,让静态的书法艺术变得灵动、充满韵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本论文主要针对书法艺术中线条艺术的定义、作用以及在不同书法类型中的体现进行了阐述,总体而言,在不同的书法艺术中,线条表现各有千秋,伴随着不同书法类型改变。但是,线条表现的精髓是不变的,重在线条长短的把握、力量感以及动感的合理掌控,只有在书法艺术中充分考虑到线条艺术的各个方面,才能让线条在书法艺术中脱颖而出,为书法艺术增加事半功倍的表现效果。
作者:李长虹
第3篇:浅析书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书法艺术相关概述
(一)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
书法艺术是书写的艺术,它是以点、画、线条、形体结构表现某种气质、品格、情感境界的艺术。书法艺术既是书法家生命冲动的外化、升华与张扬,又是书法家文化意识以及生命感的跃动、高涨与技法。书法艺术可以定义为:书法艺术,是一种抽象的造型艺术,就是在汉字载体基础上主体感情抒发与文字造型的表现,立足于对生命本体的高扬,而且已经进入创作自由的活动。
(二)书法艺术的内在表现
书法艺术通过毛笔的力度把握,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门字体艺术。书法在布局上注重文字的走势,大小疏密、粗细虚实、文字之间的留白及文字之间的错落有序的方式,还带有独特韵律美,让人百看不得其厌,百写不得其烦。通过点、线、面的自由运动,表现一种情态、意境和力度,使它能够在室内设计中起到很强的装饰韵味作用,使不懂得书写内容的人也能从书法的内在表象上受到某种启示,受到感染。书法艺术可与人的情感产生一种呼应,也正是这种视觉上的认可与情感上的认同,使书法艺术成为在室内装饰中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艺术。
(三)书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基本功能
从古至今,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人们将书法作品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和不同材料,结合用户的要求,形成意境并存的整体美,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达到传情达意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在环境中的主要功能体现如下:装饰美化功能、喻情达意功能、启示启迪功能、勉励功能。加强文化内涵,彰显民族特色、突出书法特性和高雅情感,书法应用于室内装饰,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
二、书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书法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为了营造气氛同时也为了情感的表达与交流,不少文人或者喜欢书画的人,为免不在家里挂几幅字画来陶冶情操,增添室内的人文气氛。我们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利用书法效果点缀室内空间的角角落落。书法不仅在室内起着极为重要的装饰效果,而且能够起到美化、点缀居室的影响,更能反映出居室主人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和知识品位。
(二)书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装饰作用:在室内设计中,书法艺术装饰不同于其他的装饰品,它是一种以文字为符号体现文化品位的艺术,本身带有抽象性,是集形式美与内涵美为一身的艺术形式。书法作为室内装饰,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装饰形式。书法造型装饰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独特的造型装饰魅力。
心理作用:在室内设计中,要求以人为本,满足人的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比色彩更具有审美性。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书法艺术元素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人的文化素养、生活阅历、人生追求的不同,室内空间中的书法艺术作品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及审美需求,而人们的这些心理变化正是室内设计师设计前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主题作用:在中国传统建筑与室内空间中,古人向来重视书法艺术作品的应用。每一个室内空间设计都有其自身的主题,或自然美景,或风土人情,或历史文化,或都市风尚等等,一切空间氛围的营造、设计和表达都围绕此主题而开展。书法装饰具有很强的表现性,能够借物写意,达情传意,使叙述空间主题凸显某种文化含义,形成视知觉上的显著点,打造审美效果。
三、书法艺术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在室内设计的范畴中,现代室内设计的审美标准已经从纯粹的形式美感演变成为着重追求兼容文化意义的理念。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象征。形式上,它是一门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因此,在室内设计当中,书法艺术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能够营造并且凸显整体空间的文化艺术氛围,使整体空间因书法艺术的衬托而更加精彩,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审美及精神文化的需求。
四、书法作品在室内空间的运用方法
(一)书法作品满足室内空间的需求
书法作品的样式要根据室内空间的格局或者书法作品与空间的比例关系来确定的。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风格,讲究的是端庄的气质和丰华的文采,以及丰富的内涵。书法作品的布置通常采用对称均衡的手法来达到稳健庄重的效果,从而创造含蓄、清新、雅致的境界,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要用横幅、斗方、扇面等形式来表现,运用现代工艺,结合书法作装饰,从而协调室内空间的氛围,凸显室内空间的高贵、典雅和别致。例如在宾馆大厅或会议中心里面,由于空间比较大所以书法作品的幅面相应的大。
(二)书法作品满足室内空间的主题
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在家里挂几幅字画。有的是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或是座右铭请书法家书写一幅挂在适宜的空间作为装饰。一幅“慎独“的书法作品.使人们看到主人的道德修养和他的自觉与自律。如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道出不少人的心声把这幅书法挂在卧室,时不时地提醒自己的为人处世时间久后它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言行,使你性情豁达。
(三)书法作品满足室内主人的爱好
在室内不同的字画会造成不同的装饰效果起到不同的作用选择怎样的书法作品,主要取决于居室主人的兴趣爱好。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书法大发展的一个时代书法家层出不穷风格也多种多样,我们选择书法作品的风格越来越广泛。
(四)书法作品满足室内的装饰风格
在选择书法作品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到室内的环境因素要与装饰风格一致。比如房间装饰的风格简洁明快,颜色清新,那么就应选用行书或者隶书来装饰如果装饰的风格比较传统.线角太多.颜色较为浓重则应选用篆书、章草。书法作品作为室内装饰设计中的陈设品,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所利用运用方式也灵活多样,变化多端。
五、结语
在室内设计中,书法艺术作为一种装饰手法,有效地将书法艺术应用于室内设计并融入室内环境,体现形、神、意的变化,增加室内氛围,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是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的一种艺术元素。
作者简介:周长威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