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明末朵颜三卫有多少人,明末防线分布

2023-02-13  本文已影响 50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1387(洪武二十年)年盘踞在辽东的纳哈出投降,明朝在其空制下的故元代台州等处怯怜口千户所、灰亦儿等处怯怜口千户所、朵因温都儿兀良哈千户所建立了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其地域大体在今吉林省今洮南、黑龙江嫩江支流瑚裕尔河,内蒙古札赉特旗境内朵颜山、绰尔河一带。明朝任辽王阿札失利为泰宁卫指挥、海男答溪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各领所部。洮儿河(toor-yin γool)蒙古语意为桃子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东段,流经内蒙古兴安盟、吉林省洮南市、白城市、镇来县等地入注月亮湖与嫩江连接。裕尔河(üir-yin γool)蒙古语意为爱泛滥的河流,发源于黑龙江省内小兴安岭,经北安市、齐齐哈尔市等东北平原北段注入嫩江。朵颜山意为祭祀山,在大兴安岭东段,今内蒙古兴安盟札赉特旗境内。绰尔河意为圣水之河(也有人解释为有响声之河),也在今内蒙古兴安盟札赉特旗境内。《华夷译语》载脱儿豁察儿(脱鲁忽察儿)给明太祖的信写“我等兀良罕百姓,自成吉思汗以来未曾离开额客朵延都尔,朔木连之地……”,意思是自成吉思汗以来未曾离开过象母亲般朵延山和圣水之地……。①朵延山就是朵颜山,只是写字不同。②朔木连是蒙古语“?觢o muren”直音写,圣水之意,今称做绰尔河( oo γool或 oolγool)。因为清代开始这一带居住民人科尔沁人,科尔沁蒙古语语里常把?觢音变发出s或 音的现象,所以“朔”(?觢o)变为“绰”( o)音。
  但为时不久,辽王阿札失里叛去,明军追讨,三卫名存实亡,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去,明朝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战争,经过几年《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终于战胜建文帝,圆了皇帝梦,就是明成祖永乐帝。期间朱棣为了免除后顾之忧曾袭击居大宁地区(今内蒙古宁城县境内)的宁王朱权,胁之宁王归北平。朱棣即位后(1403,永乐元年)将宁王迁往南昌,迁大宁都司于保定,大宁地区遂至空虚。1404年明成祖再次设立了三卫,这时三卫还在原地驻牧。可是许多明人的著作中都认为明成祖“弃地予兀良哈”,把大宁地区赏给了朵颜等三卫,时间在永乐初年等。经过达力扎布③教授精心研究后判断三卫南下始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正统初年三卫已经驻牧在明蓟辽边外的黄河(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并活跃于整个漠南地区。
  16世纪初期始,明朝在北边自西到东建立的九镇(九边)为核心防御体系基本形成,明廷改变过去进攻或追讨“北虏”战略政策转而采取防御或安抚为主,于是北边西自甘肃镇到东边的辽东镇等边墙设“马市”、“木市”进行贸易外,并允许蒙古、女真等部入关朝觐、纳贡。为此,北部边境地区相对平静,蒙古各部时尔南下靠边墙近区驻牧。另一面,大延汗(1471-1516)时期结束异姓贵族争夺统治权利而引起蒙古内乱结束,统治蒙古部的权利重新回归忽必烈家族后裔手里,并除科尔沁外把漠南北蒙古各部分组织成“六大兀鲁斯”(六万户),分封给子孙(除兀良哈万户外)来管理,对蒙古社会带来暂时相对稳定社会局面。
  嘉靖年间魏焕写的《九边考》里记录当时从漠北或越大兴安岭南下后的蒙古各部分布状况。在宣府镇外“北虏冈流、罕哈、尔填(镇)……”。冈流是蒙古语“ungliγod”( )、“ungniγod”( )的音写,“有王之民”或“诸王”之意,元代指东道诸王的泛称,这时指辽王斡赤斤后裔管辖部落名称。罕哈是蒙古“kalka”( )的音写,指喀尔喀蒙古部。尔填(镇)是“qor in”( )的音写,指科尔沁蒙古部。在大同镇附近“哈喇镇、哈连(速)……”,指蒙古右翼喀喇沁()和阿速部()。在三关镇“偏头、宁武、雁门,自西迤东,三关并列。西尽黄河东岸,东抵大同西路……”,“北虏亦克罕一部常住此边,兵约五万,为营者五,曰好城察罕儿,曰克失旦、曰卜尔报,东营曰阿儿、西营曰把郎阿儿,入寇无常……”。④记录不完整或商榷地方,可是大体反映大汗统领下的中央万户及南下蒙古的部分局面。
  大延汗去世后其子孙又开始新的争夺统治权或扩张势力而引起新的分裂局面。尤其右翼土默特万户主俺答汗和鄂尔多斯万户主衮必里克、应绍不-喀喇沁的巴雅斯哈勒及其后代积极向外扩张,走向相对独立,大汗权力开始消弱。
  据《明实录》记载,1536年(嘉靖十五年)“套虏吉囊(衮必里克)屡犯边境,且有并吞小王子(博迪)之心”,说明右翼势力的已强盛。
  博迪子达赉逊(1548-1557)时六万户蒙古的核心察哈尔部已经在潢水之北以及三岔河(辽河、浑河、太子河)一带活动。福余卫、泰宁卫已经被南下蒙古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分割吞并。当中察哈尔达来孙、喀尔喀的虎喇哈赤控制泰宁卫,科尔沁部魁猛克控制富余卫,而土默特部俺答汗、喀喇沁巴雅斯哈勒也从宣府边外(今正蓝旗东南,闪电河大滦河汇合处以北)地方向东扩张并控制了大部分兀良哈部落。⑤
  福余卫和泰宁卫蒙古大汗及各部控制后,与明朝的往来逐步减少,《明实录》万历七年十月“朵颜等卫夷人入朝,有福余卫头目伯忽五更入朝,迷误走至崇文门被捉,伤及守者。门官奏闻得旨,以夷性素蠢宽之,量革半赏,用示稍惩,仍罚督馆主事,乔岩以为,疏于防简之戒……”。⑥万历三十八年二月“庚午福余卫属夷,也灯莽大,各求讨加赏。初万历二十六年,兵部题准,事例朵颜三卫夷人,审其有报,大举消息,进送马匹,效有功劳,许量加表里,若受过十五表里者,不许再加,至是巡抚刘四科,以属夷咨部查,无过额与近例合,请将也灯莽大,各加添三表里,衣服一套,随贡关领,以为夷人,效顺之劝上从之”。⑦
 明万历年后福余卫和泰宁卫头目与明朝往来的记录几乎消失,说明完全被蒙古各部控制。而朵颜卫兀良哈人虽被蒙古大汗分支和喀喇沁控制,但它们没有完全被融化,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这与朵颜卫兀良哈特殊的历史渊源及他们的首领明朝与蒙古间周旋,采取灵活措施有关。
  蒙古文史料《阿勒坦汗传》记载着相关历史事实:“久为外敌的乌济业特兀鲁斯,以其恩克丞相为首之诸诺延,(慕名)举族携带乌格仑哈敦(成吉思汗生母月伦夫人)之宫屋来降,以山阳万户自行降为阿拉巴图(纳贡赋者)之情由如这般。额尔德尼菩萨土谢图彻辰汗(俺答),将其(恩克)丞相赐予其弟昆都楞汗,将其(恩克)弟兄分别占为己有,将其收为阿拉巴图之情由如此这般。”⑧乌济业特兀鲁斯和山阳万户指朵颜卫兀良哈,恩克丞相是脱鲁忽察儿后裔,当时朵颜卫都督影克(恩克)。昆都楞汗是指达延孙巴雅思哈勒,汉文献有时称老巴都,父亲为巴尔斯博罗特,鄂尔多斯部衮必力克吉囊和土默特俺答汗是他兄长。《阿勒坦汗传》所述的这些实史就是嘉靖年间右土默特与喀喇沁对朵颜卫兀良哈进行控制概况。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发动“庚戌之变”时:“……俺答逼都城,数言辽阳军。阳军者,俺答所呼朵颜也。至是始设蓟辽总督,以兵戍之。然朵颜部时时犯塞。”⑨俺答及其子辛爱、孙赶兔等人和朵颜卫间发生诸多事情在《明实录》、《武备志》等文献记载。
  对朵颜的控制和军事行动、社会影响上喀喇沁超过土默特。嘉靖二十二年(1547年)喀喇沁老把都就进犯广宁(今辽宁北镇县),杀死参将阎振。⑩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虏酋大把都儿黄台吉等协降三卫诸夷及李家庄之贼,势张甚,诸边相继高急。”11 哈喇沁势力已经向东渗透整个三卫。老巴都死后其次子青把都势力一度强盛,控制了朵颜卫,《武备志》记载:“朵颜虽强,阳顺阴逆,时为虏向导、附青把都部下”。12 到明末时期哈喇沁完全控制朵颜,而在很多军事活动时朵颜乌良哈成为不可缺少的力量,活跃在整个辽西地区。《三朝辽史实录》载,1622年(天启二年)五月王在晋转朱梅的报称说:“哈喇慎大酋罕饽罗势、伯彦黄台吉等差中军打打户、歹颜恰等、又朵颜卫属夷三十六家酋首速布的、暖太等先后各带领兵马,于宁前中前等处列营住扎”13 饽罗势是老把都的曾孙弼喇什(不列世台吉),伯彦黄台吉是老把都孙,后与林丹汗作战的布颜阿海。他们是喀喇沁部巴雅斯哈勒末子马五大子孙,称洪太吉,其地位仅次与汗。在控制人口上喀喇沁所控制的朵颜卫人口比土默特和大汗多。据《卢龙塞略》记载,附属在哈喇沁(西虏把都儿)的多颜卫人有14部4290骑,土默特有4部2050骑,大汗有5部1800骑,说明喀喇沁占据多数的朵颜兀良哈人。此外,《万历武功录》载:“猛可真,把都儿妾也”。把都儿是老巴都即巴雅斯哈勒。他娶花当长子的第三儿子脱力之女(花当孙脱力之女)。巴雅斯哈勒次子青把都把女儿东桂嫁给了长昂。俺大汗子僧格娶兀良哈头目伯彦打赖之妹苏布亥,生噶尔图、朝克图、土拉噶图台吉、土里巴图台吉兄弟四人,他们管辖部众形成东土默特部。噶尔图三子圪他汗(圪炭亥、圪他海)、敖目(温布、完布)、巴赖(毛乞炭)。当中敖目在率部众投奔后金成土默特右翼旗。《武备志》记“不他矢里黄台吉……生二子,长哑不害既温布”,满蒙文献记载“ombu”(鄂木布),汉文献也记“敖木”等。因此,兀良哈贵族有喀喇沁(土默特)的塔布囊之称。
  在明代文献所记载的“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颜;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曰泰宁;自黄泥洼逾沈阳、铁岭至开原,曰福余。”14 这是南移后的三卫大体地理位置。1551年明朝边臣奏报:“朵颜在山海关以西,古北口以东,蓟州边外驻牧;泰宁在广宁境外;福余在开原境外辽河左右驻牧。”15 今辽西绥中县至西峰口近宣府边外为朵颜卫,自今锦县、义县历今辽宁北镇县至辽河边外是泰宁卫,在黄泥洼(沈阳西)、经沈阳、铁岭至开原边外是福余卫,横跨辽河下游东西千里。明嘉靖年杨守谦写《大宁考》中写道:“石东南有李家庄(即龙门所),庄北有万松沟,沟有朵颜花当部落寨。万松森郁,不可进。沟东南有葫芦山峪,峪有二口,狭仅二十余丈,中则宽衍,形如葫芦。近口曰黄崖峪,东南通古北口,花当巢穴也。”16 这是南迁后朵颜卫的驻牧地核心地方。到明末时喀喇沁属部的兀良哈人大致在以今天内蒙古喀喇沁旗、宁城县北部为中心,东边到辽宁省喀左旗和建昌县北境一带;西边经过河北省隆化县东部,到丰宁县东部、滦平县北部;南部经平泉县境,到承德县东南部一带。如前所述,在他们的西北方就是喀喇沁部的牧地。据此可知,葛尔图兄弟的牧地在今天的北京怀柔县北、延庆县东、河北省赤城县东部黑河以东,丰宁县汤河流域等地区。今天的北京市怀柔县、延庆县东,河北省赤城县东部黑河以东,以及丰宁县西南部,是当时东土默特诸诺颜的根据地。河北省丰宁县西部和南部,围场县、隆化县境内的伊逊河、蚂蚁吐河一带,以及从平泉县西部到辽宁凌源县、建昌县一带,是当时土默特诸塔布囊(土默特控制下的乌良哈人)的牧地所在。17
  17世纪初期,明朝腐朽,满洲崛起,整个中国大地长城内外进入巨变的时代。而蒙古这时仍然四分五裂、混乱不休,志于要统一蒙古各部的大汗行为,与习惯各自为政各部首领矛盾仍在继续。尤其这一时期,在争夺与明朝的贸易权、获得明朝的赏银、人畜归属问题上表现更为突出。史料记载:“把汗哈喇慎之地,祖属于察汗,以讲人口相隙者。满五素幼时受养于察汗,今长矣,率部落归其世把都儿,而察汗不悦也”。18 “虏酋插汉儿王子(林丹汗)与白言(哈喇慎首领布颜阿海)等皆夷也,乃察酋与把汉哈喇慎一支讲讨人马不遂,心怀仇。”19 这两条史料所说系指同一件事。满五素是哈喇慎老把都的四子,他的部众被称为把汉哈喇慎(意为小喀喇沁)。他受养于察哈尔林丹汗,所属部众自然跟着他。但他在成人之后却率部回归宣府边外喀喇沁故地,由此引发了林丹汗的不满。另一面哈喇慎拒绝向宗主林丹汗进贡,甚至和朵颜兀良哈人一起劫夺林丹汗与明朝的贸易物资;“虎汗(克图可图汗,林丹汗佛名,虎汗为明人贬低之称)自祖以来为诸部长,诸部尽纳贡。其祖、父死,虎年幼,沉溺酒色,诸部各自称雄,献贡遂绝,虎心衔之旧矣。蓟门、辽东各有虎款赏,其宣府、张家口乃虎贸易之地。虎酋差夷往来张家口卖马买货,哈喇慎家往往截夺其货物而杀之。扑喜峰口领赏、贸易,三十六家(朵颜)截却亦如之。虎使人讲说,各部傲然不理”。20 达延汗后蒙古大汗与各部首领间的隶属问题上缺乏约束,前任几个大汗力争加强大汗权利,可未能找出合理方法。因此,当时蒙古大汗仍形同虚设,大汗与各部首领间矛盾越演越烈。
 相反后金对蒙古采取政策效果明显,与科尔沁建立盟友关系,喀尔喀五部被打散或投向,连大汗本部的乌鲁特投奔后金,敖汉、奈曼建立暧昧关系。
  在如此关键时刻察哈尔林丹汗采取武力征服右翼的决策,结果加剧了蒙古各部的分裂、可以说是。1627年11月林丹西征,先是攻打了在宣府边外喀喇沁(今河北省北部和锡林郭勒南部),接着攻打土默特部,这就是有名的“赵城之战”,时间为1627年十二月至1628年正月之间。有关这次战况的记载《清太宗实录》、《旧满洲档》等清代官方文献有记载。但这些文献抄写或编写过程中对有些内容纂改,对历史事件的阐述歪曲之处,于是学者们已经提出其纠正和左证资料。21 对“赵城之战”报道的最可信的资料是当时科尔沁首领奥巴洪台吉致天聪汗的一份书信。内容如下:
  (1)Oom suwasdi sidam (2)baγ-a darqan-u bayi qundai ?觟k?觟kür.(3) aγan lam-a sereng qung tai ji maγu kitad kenüken ede bosju (4) irede. aqar-un qaγan baraγun γurban-du mordaju dobtoji(5) qaγan aqai buyan aqai qoyar küriyele ü abuγsan-du: qaγan aqai: (6) buyan aqai qoyar
  küriyelegsen erig-I nayiman jaγun kümün (7) aladji tuγulju γarju. gegen qaγan-u k?觟ke qota-du (8)oruγsan-du tegün-ü qoyin a a basa nekejü aba tabiγsan-du (9)onbu-in kegüked buyan aqai-gi küriyalejü abuγsan (10) küriyen-e e byan aqai. orji-yin sangkarjai-gi (11)daγariju γarqu daγan nigen noyan kümün-i alaju m?觟r deger-e-ki (12) erig-iyn ab iju γarba -yin qoyar kegüked-inü (13) kegüken dutaγaju γarba qaγan-n (14)k?觟ke qota-yi ab u qoyar mingγan erig tabiju iregsen-I (15)tegün-ü iγana a aγlasi ügei olan erig-üd irejü (16)dürijü qarin k?觟ke qota-yi buliyaju abuba genem.(17) aqar-un erig-ün qoyiγur baraγun qoyina-a a tübei-yin γurban (18) otoγulus dobtulaγu ab u e ibe genem. γegün (19)urida-a aγurban mingγan aduγu ab u ulus dobtulγu (20)e ibe genem:basa tegün-e e ?觟ber-e tabunung-ud-i alaγu(21)abaqanar-i ab u e ibe genem. γurban mingγan aduγun-nu (22)qoyina-a a qaγan mordaju daruγdaju sayid-iyen alaγdaju (23)qariγi irebe genem. tübe tabunang-ud-un qoyina-a a (24)mordaju qara in-u bandi tayiji-yi bariju irebe genem:(25)yeke ulus oruγsan ügei. buyan aqai :qaγan aqai:onbu-yin (26) γool qoriy-a oruba genem:arban qosiγun-du d?觟 iged ger (27)kürbe aqai-yin ger-de e abuγsan bi ig-tü (28)uridu se en qaγan: naγun-u abaγ-a: qoyitu abaγ-a: qalq-a (29)baraγun γurban edür sara boljiju morday-a gegsen bi ig-i(30)üjejü.kejiy-e geji mendü amur ügei geji yabunam genem:(31)dotor-un aqar boru qotan- a a ürgül i bui genem.(32) ene iregsen noyad-un üge: qoyitu qalq-a o ir ?觟lügei-dü (33)siqa?u kür?ü irebe ge i: mengdegürenem genem:ene (34)mengdegüregsen-dür: ene noγon deger-e (35)se en qaγan-tai: ta kelel e ü moridasai: ene noγon deger-e (36)ese mordaqula:ügei bolusa kü?ütei bolqu: (37)ügei bolusa kümün-dü abtaqu: ulus alalduqu dur (38)ügei genem: ulus üg bügüde-e e dayisun bolba ge ü(39) uqur ila u qaγu in aqar- a bolba qalq-a :(40)kesigten: tani erig: mani erig ireküle oru u ?觟ggüy-e (41)ge i yabunam genem:man-dur egüber sonusduγsan ene:(42) nada basa kele bui-y-a::。22
 汉译:
  愿吉祥。巴噶达尔汉的白珲歹楚胡儿、察罕喇嘛、塞棱洪台吉、毛祁他特诸子逃来。据称察哈尔汗征伐右翼三万,围困汗阿海、卜言阿海俩。汗阿海、卜言阿海俩以八百人厮杀突围。逃入格根汗之呼和浩特时他们又狩猎般地追杀时,鄂木布诸子围困了卜言阿海。卜言阿海突出该围时,袭击绰尔济之子桑哈儿寨部,随之杀了一位诺延,将途中所遇之兵砍杀而出。称鄂木布俩子投降,一子逃出。又称一时占领格根汗呼和浩特,派遣两千兵守护,却又来了无数察哈尔兵前来攻打,又抢占呼和浩特。又称察哈尔兵之后又(察哈尔)土巴三部从西北方向来袭大掠而去。又说从东南方向又来(察哈尔)兵,抢掠三千马匹而去。除此之外杀戮塔布囊们,掳掠公主们而去。为夺回三千匹马,汗(喀喇沁汗)率兵前去,打了败仗,损失一员大臣,无功而还。土巴又追杀塔布囊们,俘虏了喀喇沁部班第台吉。大国(喀喇沁大营)未参战。卜言阿海、汗阿海、鄂木布之大营参战。十旗各分四十来户。从卜言阿海家里获得的信中得知,以前天聪汗、嫩阿巴垓、北阿巴垓、喀尔喀右翼三万等约定日期,要讨伐(察哈尔),认为无有安稳之日。内察哈尔从博罗和屯处起连绵驻牧。这些逃来的诺延们又说:‘北喀尔喀已抵敖齐尔厄鲁该地方。察哈尔很是慌张。趁此慌张,利用草青之际,最好与天聪汗商定,共伐(察哈尔)。若失去机会,要么(察哈尔)变成更强大,要么被他人(喀尔喀)吞并。国人(察哈尔人)不愿意征战。认为四面楚歌,很是抱怨。旧察哈尔也罢,喀尔喀、克什克腾等都准备若贵军(爱新国军)、我军(科尔沁部)前去,就要投奔’。我处得到的消息就这些。你处还有其它消息吧。
  “赵城”是蒙古语“jou-in qaote”的音写字和译字的混合字,其意为召庙之城或庙宇之城,指当时呼和浩特。土默特俺答汗大力支持或推崇佛教,于是呼和浩特地区的庙宇发展迅速,为此得名“召庙之城”。据学者们解读研究,先是林丹汗包围了喀喇沁的首领汗和洪台吉。喀喇沁汗等带八百人奋力突围,向西呼和浩特进发。当时,与林丹汗结盟的土默特鄂木布之子西令台吉在守卫呼和浩特。在呼和浩特,喀喇沁军队同鄂木布之子交战,鄂木布之子失利。喀喇沁人以二千军队留守呼和浩特,但不久无数察哈尔军队前来进攻,并从喀喇沁人手里夺回了呼和浩特。喀喇沁汗、洪台吉等大败,一些诺颜和塔布囊被杀死。……参加这次战役的只有喀喇沁汗(当时的汗为拉斯喀布,父亲为黄巴都儿)、布颜洪台吉(既汉籍所记白言台吉)以及东土默特部的首领鄂木布三的部众。23 本次林丹汗西进的记录《崇祯长编》载:
  哈喇慎部落,乘胜西攻宣府边外白酋等。又乘胜西攻大同边外顺义王卜石兔,致卜石兔不支,西遁套内暂住。而插在宣、大,时东时西随水草驻牧,此数月来情节也。24
  哈喇慎部落指喀喇沁(汗)部落,白酋是白言台吉,卜石兔是土默特首领顺义王,称卜石兔。1628年察哈尔林丹汗军队在“赵城之战”之 后在大青山北埃不哈河战役中打败了阿速特、永邵卜和西土默特(卜石兔)联军,并进军河套打鄂尔多斯。喀喇沁万户中的速特、永邵卜部从此销声匿迹。1629年林丹汗挥戈东进,讨伐东土默特部,东土默特部首领鄂木布等逃到深山里靠峻山险岭保住了性命和势力,于是他给太宗皇帝写信件中说:“自从碰上这个恶毒汗(林丹汗)之后,哈喇慎的台吉们没有一个被袭击,我们带着右翼部众,靠地险而幸免于难”。25 林丹汗西进攻打喀喇沁后,其部众四散,汗势力确实大大消弱。这也是喀喇沁本部未能成为独立的扎萨克旗的众多原因之一。
  “赵城之战”结束后在辽河下游西敖木林(木林是江水之意,指大凌)河上游察哈尔八个鄂托克之一多罗特部住牧,因截杀爱新国(金国或后金)与喀喇沁之间的使臣,严重影响了爱新国喀喇沁的往来,为此爱新国天聪二年(1628)二月和五月两次出兵打败了多罗特部,扫清往来障碍。
  天聪二年(1628)七月十九日喀喇沁使团抵达盛京。“十九日,因为喀喇沁汗的使臣郎素等四位喇嘛、五百三十人到来,阿济格台吉、硕托台吉、萨哈廉台吉前往迎接,宰牛羊,设宴,迎入城内。二十五日,以来礼,宰牛羊,设大宴招待。八月初三日,与喀喇沁之众,为结盟之事,向天地盟誓之言:“满洲、喀喇沁两国,同心修好,刑白马乌牛、誓告天地。满洲若不践盟言,与喀喇沁结怨,则天地鉴谴,殃及满洲,夺其寿算,若恪守盟誓天地之言盟,天地垂佑,寿命延长,至子孙千世,太平永享太平。”26
  天聪三年正月后金“遣国舅阿什达尔汉同尼堪等赍敕谕归顺各部落(及)蒙古诸贝勒,申定军令。”
  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十二日喀喇沁将女儿嫁给了大贝勒,(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四大贝勒之首)。
  天聪五年(1631)年二月十六日莽古尔泰贝勒(努尔哈赤五子,四大贝勒之三)之女嫁喀喇沁部喇斯喀布,阿巴泰(太祖第七子,崇德元年,封饶余贝勒,顺治元年,晋饶余郡王)女嫁拉斯喀布汗族弟布尔噶都(其祖父为喀喇沁部汗昆都楞巴雅思哈勒,老巴都,父亲称士日尼)。喀喇沁与后金有婚姻关系外,到天聪九年被编入八旗间也多次跟随后金军出兵打仗。
  《内国史院档·天聪九年》记载:“(天聪九年二月初六)是日,清点喀喇沁蒙古壮丁,内外共编十一旗,每旗放固山额真。
  喀喇沁之固鲁思奇布一千五百丁。万丹伟征一千六百一十五丁……塞冷六百五十丁。锁诺木塔布囊四百一十丁……总共五千二百八十六丁。固鲁思奇布为固山额真。
  俄木布楚虎尔九百一十三丁……锁诺木三百八十二丁。寨桑二十二丁。总共一千八百二十六丁,俄木布楚虎尔为固山额真。
  耿格尔一百八十八丁……吴尔寨图一百六十九丁……单把三百六十二丁……总共二千零一十男丁,耿格尔、单把为固山额真,共同一管辖。其余剩下男丁,俱归并旧蒙古旗。……
  这十一旗中八旗为蒙古八旗,其余三旗为喀喇沁一旗和土默特左右二旗。
  喀喇沁旗后分离出中旗和左旗,形成左右翼和中三旗。土默特形成左右二旗。27 固鲁思奇布等喀喇沁三旗首领和土默特左旗首领耿格尔和单把是朵颜兀良哈人脱儿豁察儿后裔。土默特右旗领主俄木布楚虎尔,他是元太祖后裔。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蒙古族古代汉文文论研究,蒙古族酒歌汉文翻译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