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贷币论文

货币合作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策略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37人 

  摘要:中欧双边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入,促使双方货币合作程度持续加深,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亦随之加速。然而,中欧货币合作推进导致欧盟对中国出台对外战略持有政治偏见。与此同时,美欧关系修复对中欧合作产生阻碍、市场化贸易主体合作占比偏低的现实困境均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影响。由此,强调“本币主导”性原则,深度做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顶层设计,积极推进BIT协定快速落地,着力发挥市场主体参与合作效能,方能更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中欧货币合作;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体系

  欧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双边货币合作发展势头良好。据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与欧盟进出口贸易额高达4.588万亿元,同比增长3.9%。2020年12月30日,历时7年的《中欧投资协定》(BIT)圆满落幕,标志中欧双方将在海运、航空、电信服务等行业具有更深入合作,双边货币合作有了更广的结算空间。并且,中欧在降低美元贸易威权、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有着共同诉求,中欧货币合作有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条件与潜在益处。是以,深入分析中欧货币合作面临的困境,针对性提出推进策略,期望能够为促进双边货币合作,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方针献计献策。

  一、中欧货币合作利好人民币国际化

  (一)中欧在降低美元威权方面有共同诉求

  美元作为现行世界本位货币,其独有威权对国际经济产生极大影响。尤其在金融危机后,美元本位制货币体系弊端凸显,负面外溢性风险促使国际“去美元化”呼声日益高涨。在降低美元威权方面,中欧有着共同目标诉求。对中国而言,降低美元威权是大势所趋。日前美国将对中国取消结算资格、进行美元制裁的消息传播愈演愈烈。特别是2020年7月,美国宣布对与香港有相关业务往来的银行进行制裁,力促美元与港元脱钩。是以,维护中国经济利益,降低美元威权成为首要目标。对欧盟而言,降低美元威权是形势所向。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美元与欧元同属竞争关系。此消彼长下,降低美元威权成为欧元提高国际地位最好时机。如俄罗斯遭遇美元制裁后,立即掀起“去美元化”风潮。据俄罗斯央行数据,2020年中俄第一季度货币交易中,欧元结算率增至30%,同比增长8%。显然,欧元成为俄罗斯“去美元化”战略的最大获利方。从中欧两方视角来看,降低美元威权的共同目标,是夯实中欧货币合作、利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

  (二)中欧在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方面有共同需求

  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占据主要交易结算地位,这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波动性过高风险。由此,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对于提升全球经济抗风险能力意义重大。而在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方面,中欧均有共同利益需求。对中国而言,中欧货币合作的推力,不仅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还是推动人民币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基石。2019年9月,《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行了全方位研讨,并指出深化中欧货币合作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意义重大。对欧盟而言,中欧货币合作是助力欧元走向多元化货币格局的重要支撑。2020年12月,欧洲稳定机制总裁在博鳌亚洲论坛强调,中欧货币合作是欧元国际化的关键一环,利于“去美元化”并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

  (三)中欧在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货币体系方面有共同诉求

  纵观美元国际化过程,本币资本输出是加速其国际化的重要环节。换言之,本币带动企业、产品“走出去”,通过建立开放的本币国际使用环境,可持续推动本币国际化。目前正值国际货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对于人民币与欧元的国际化,从中欧货币合作角度开发资本市场成为双方战略诉求。2020年5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亦指明,积极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能助力中国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民币国际发展市场。但近年来,中美关系恶化,为双方带来货币金融脱钩风险。并且2020年5月美方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资本投资者属性进行了共产党身份限定,收窄了中美资本市场合作力度,试图拖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对此压力,中国开放资本市场与欧盟建立积极联系,促进双方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2020年11月,中国国际传播规划局与欧洲新闻台共同开展《对话世界:后疫情时代中欧合作展望》研讨会。与会嘉宾表示,中欧双方通过铺设便利投资通道,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力度,不仅能为中欧营造持续互惠的货币合作环境,还可助力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货币体系。

  二、中欧货币合作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益处

  (一)中欧货币互换协议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覆盖面

  中欧开展经贸交易以来,合作往来不断稳固。2013年起,中欧双方开启货币互换合作(表1),借此拓展人民币国际覆盖面积的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其中,2013年10月,中欧双方中央银行签署为期三年的货币互换协议标志着中国央行与三大“世界银行”中两家达成货币合作共识,显著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得益于此,国际诸国也积极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或续签协议。截至2020年末,中国央行先后同韩国、蒙古、阿根廷、日本、英国、匈牙利等39个国家或签署或续签了3.47万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覆盖全球各发达与新兴经济体。可见,中国货币互换协议的顺利签署及续签,极大地拓展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覆盖面。

  (二)开放交易清算资格可提高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率

  境外人民币清算业务是由中国央行授权,在境外具备清算资格的国家地区,由中资银行向参加行提供人民币交易业务的清算服务。一般而言,唯有境外中央银行或监管机构与中国央行签订清算合作备忘录,才能获取人民币清算资格。据《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截至2020年末,人民币清算业务覆盖逾160个国家与地区,累计清算业务发生额高达52万亿元,相较开放交易清算资格的2009年增长14428倍。其中,欧盟企业中以人民币为清算货币的超46%,并且21%的企业还表示未来一年愿意继续使用。可见,人民币清算资格的不断开放,促使人民币使用率大幅提升,对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显著益处。且据中国央行官方数据,截至2021年1月,由中资银行主担的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已设27家,其中欧盟占5家,覆盖境外25个国家和地区。简单来说,开放境外人民币清算资格,可显著提升人民币结算使用率,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

  (三)良好的债券合作局面提升

  人民币国际化认可度2021年3月,富时罗素发布报告称,中国债券指数波动指数仅为4.1%,远低于美国的15%,是国际债券指数走势最稳定的国家。再加上,疫情打击下中国经济复苏迅速,促使中国债券替代美债成为欧盟投资者的理想“避风港”。据中国一带一路网数据,截至2020年底,国际投资者已持3.3万亿元中国债券,同比增持率达48.8%。其中,2020年11月中国面向欧盟投资者的312亿元债券,一经发行即受到疯狂抢购。不仅如此,随后欧盟投资者还预购了高达1402亿元的债券类产品。对此数据,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分析主管刘立男指出,稳定的中国债券指数加速中欧货币合作的同时,还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欧盟也以实际行动力挺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如2019年8月,由意大利定制的第一期“存、贷款机构人民币债券”便顺利发行。此后,众多欧盟成员国及其他盟外国家频繁与中国接触,洽谈人民币债券发行事宜,形成了良好的债券合作局面。由此可见,稳定的中国债券指数增强了世界诸国对人民币发展前景的信任,中欧良好的债券合作进一步切实提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认可度。

  三、中欧货币合作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一)政治因素影响中欧货币深度合作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对欧盟出口货币交易额为3万亿元,同比增长5.6%。虽然中欧货币合作呈现增长态势,但仍低于2019年8%的增速。中欧货币合作出现放缓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欧盟主要成员国对“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东欧合作”(“17+1合作”)战略抱有强烈政治疑虑。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德国始终认为这是中国试图介入欧洲秩序的不良举措,从而持有强烈戒备心理。尤其2019年4月,希腊加入“17+1合作”后,德方认为中国此举政治色彩显著、政治风险浓烈,有明显分裂欧盟意图。就此,德国外交部部长加布里尔公开呼吁欧盟成员国于政治上制定对华战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不仅如此,针对中国5G安全部署,欧盟各国更以“网络间谍”行径予以界定,并在2021年2月出台的《开放、可持续和果敢的贸易政策》中加以限制。而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协议后,西方媒体更大肆炒作“中国拉拢东欧”、“分化欧盟”等话题,使欧盟成员国对中欧合作持保留态度。可见,政治因素不仅对中欧货币合作造成阻碍,更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二)美欧关系修复对中欧合作产生阻碍

  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欧货币交易额为4.43万亿元。然而,在中欧货币合作持续增长时,欧盟亦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达99.7%的关税。这其中,美欧关系缓和对欧盟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重要原因。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0年11月,欧盟委员会起草《欧盟—美国全球变化新议程》,试图修复双方盟友关系。同时,美方在拜登政府上台后,通过慕尼黑安全线上会议、七国集团会议就涉及利益与英法德等国“达成共识”,希望借助“重振与盟友关系”,达成阻缓中欧合作的目的。针对中美关系,俄罗斯战略问题专家成员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也表示,拜登上台后,必将借助缓和美欧关系时机,加剧抑华策略。此类美国试图影响欧盟外交政策,进而遏制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野心,一定程度制约了中欧货币合作发展,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市场化贸易主体合作占比偏低

  自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政府就中欧货币合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政府主体因利好政策的扶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其出台的货币互换、清算及债券发行等措施,在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认可方面成效显著。此情形下,市场化主体参与程度不显,尤其是企业主体占比偏低问题凸显,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作用较弱。且“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市场化主体合作占比若低于50%,将影响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形成,降低境外投资者的人民币使用意愿,甚至阻塞人民币跨境循环流通渠道。长远来看,市场化人民币使用营商环境不达标,极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空间。以债券发行为例,据财政部发布数据,自2019年中国于巴黎首发主权债券后,到2020年11月,累计发行公司债券1.53万亿元,仅为政府债券的25%,并未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足够的推动作用。

  四、中欧货币合作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一)强调“本币主导”性原则

  “本币主导”性原则即欧方贸易主体在境外离岸市场进行人民币兑换后,再开展贸易活动,以助力形成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有鉴于此,中欧货币合作应强调“本币主导”性原则。一方面,提升离岸市场人民币交易频次。央行金融研究所有关人士表示,中欧货币合作对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离岸市场的交易尤甚。换言之,中欧货币合作可通过增加离岸市场交易量,发挥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作用。离岸交易市场如粤港澳大湾区内商业银行,可积极支持中欧货币合作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产业转移、供应链重构等投资活动。通过此方式,逐步增加欧盟乃至全球外汇市场非居民投资主体所持人民币资产量,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同时,扩充国际人民币交易渠道。另一方面,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离岸汇市,并事先要求欧方投资者提供真实的单据,打破“一币两价”。商业银行参与离岸汇市可增加两岸人民币融合性发展的可能性。基于此种可能,商业银行需明确中欧双方投资者出口退税、海关单据等进出口证明,以及各项审批部门的核准文件,助力形成统一的境内外人民币外汇市场,提升人民币境外使用率。

  (二)深度做好人民币资本项目

  可兑换顶层设计“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需与其可兑换性进行直接关联。细致来说,人民币资本项目是人民币资产在欧洲资本市场流动记录的账户。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意味人民币能够自由流动。这对于中欧货币合作来说,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的同时,还能扩大双方货币的使用规模。是以,借力BIT落地之际,中欧货币合作可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做好路线、目标等匹配,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此时,稳健完善的中欧货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一是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制度化。综合运用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推进中欧货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规则的制定与落实。基于负面清单完善相关制度的列示标准,避免参照资本流动情况研判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以及可调控程度。二是做好资本危机应对风险框架。中欧货币合作势必推动人民币可兑换程度持续加深,进而导致中欧货币合作项目可能面临各类金融不稳定因素。此背景下,积极完善人民币与欧元资本项目政策储备与机制体制,持续施行适度宽松的量化货币政策。叠加中国经济开放红利对欧盟乃至世界资本强大吸引力的同时,做好各类资本危机应对风险框架。

  (三)积极推进BIT协定快速落地

  2020年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顺利完成,为世界经济带来极大利好。欧盟中国商会会长周立红表示,BIT落地可通过助力投资便利化,积极带动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中国需借力BIT塑造面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全新投资规则框架。围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议题,推进BIT需坚守独立货币政策前提,稳步推进中欧跨境资本自由流动。在此基础上,真正落实中欧金融资本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切实推进人民币在BIT落地过程中的结算力度。另一方面,中国需着力优化中欧合作营商环境。2020年,中欧双方就文本及负面清单问题对双方货币合作作出了深刻阐述。以此为基本,中方可与欧盟就非歧视市场准入达成共识,于外资准入方面缩减负面清单。双方合作可遵循“非禁即入”原则,通过优化中欧货币合作环境,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石。

  (四)着力发挥市场主体参与合作效能

  2020年,中国央行公开发表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以市场主体为关键着力点,推进中欧货币合作。基于此,中国可重点发挥市场主体参与作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首先,坚持市场驱动地位。中国政府可依据市场需求针对制定适合市场主体的投资政策,力促合作便利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央行及官方机构可通过消除人民币使用限制额度,渐次消除合作制度缺陷,最大限度发挥市场主体的驱动效用。其次,坚持市场开放理念。基于开放资本市场理念,金融类企业可凭借政策优势,实现中欧合作互联互通。且中欧金融企业进行境内外货币合作过程中,当依据市场开放理念营造便捷高效的货币合作环境,为双方货币合作主体提供便利。最后,引导市场发展。积极借力中欧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深度整合优势,扩充市场合作主体。各合作主体可通过提升人民币使用率,实现中欧货币良性互动,进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胡弘志,左海聪.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中欧货币合作:动因及前景[J].国际贸易,2020(7):90-97.

  [2]鲍阳,王根强,李瑞红.东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及推进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20(7):53-56.

  [3]刘功润.“一带一路”倡议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风险[J].上海金融,2017(10):60-62.

  [4]黄乃静,汪寿阳.中欧货币汇率的极端风险传播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8(12):5-21.

  作者:包晓红 单位:陕西开放大学

返回贷币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人民币汇率波动在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上一篇: 人民币跨境结算现状与建议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