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护理论文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切口的效果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549人 

  [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将近期收治的100例Ⅰ类手术患者,根据先入院的50例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后入院的50例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设置为试验组。对照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切口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情况与切口感染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评价。结果:在术后的24h、2d、5d、7d时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4.00%),而试验组切口乙级愈合率(0.00%)、丙级愈合率(0.00%)及切口感染率(2.00%)均低于对照组(8.00%、8.00%、14.00%),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00%),试验组纠纷率(0.00%)低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Ⅰ类手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的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感,提升甲级愈合率,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减少术后纠纷,提升满意率,效果理想。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Ⅰ类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效果

  手术室(OR)是医院重要技术部门,切口感染为最主要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比较常见,诱发原因较多[1]。疾病类型多,手术种类较多,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不同,也是影响外科伤口感染的重要因素,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手术疗效。基于此,选择我院收治Ⅰ类手术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2]:Ⅰ类手术;年龄≥18岁;机体可耐受麻醉及手术;围术期可接受护理干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手术禁忌证;术前严重感染;重大脏器损伤及重大出血;认知、沟通障碍者。将在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时期收治100例Ⅰ类手术患者,根据先入院的50例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设置为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9~73岁,平均(42.8±5.4)岁。后入院的50例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设置为试验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9~75岁,平均(43.5±4.6)岁。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宣教、禁食水、备皮等,术中各人员的配合工作,术后手术室护理做好交接等。试验组:①术前: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嘱禁烟酒、禁辛辣刺激;完善手术室相关器械准备与消毒,强化空气净化管理,严格控制温度与湿度,动态检测室内空气净化情况。②术中做好保暖工作,伤口冲洗液和输入库存血都可以适当加温;外来植入器械统一消毒处理,术前严格检查。③合理应用抗生素,于术前0.5~1.0h应用,若术中患者失血量>1500ml或手术时间超过药物半衰期,需提醒医生适当追加抗生素。④术后护理:与病房护士交接,确保其了解患者情况,方便密切观察。1.3评价标准对照: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切口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情况与切口感染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评价。疼痛状况RNS评分从0无痛~10最疼痛;愈合情况[3]分为甲级愈合(愈合良好)、乙级愈合(切口有红肿、硬结)、丙级愈合(切口裂开或化脓),并统计感染率。采用院内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包括护理内容、态度、技术等,满分100分,90~100分为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除外为不满意[4],并统计纠纷率。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以软件SPSS20.0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切口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2h时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的24h、2d、5d、7d时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与切口感染率比较: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4.00%),而试验组切口乙级愈合率(0.00%)、丙级愈合率(0.00%)及切口感染率(2.00%)均低于对照组(8.00%、8.00%、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满意率及纠纷率比较: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00%),试验组纠纷率(0.00%)低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手术为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术后感染为影响手术效果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手术室护理措施也极其重要,如果某个环节操作不当,操作不到位,极易引起手术的伤口感染[5]。造成切口愈合不良,不但对手术效果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延长患者的治疗疗程,影响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另一方面患者可能将会导致更为严重并发症,甚至面临截肢。而术后切口的顺利恢复可增强患者术后康复的信心,促进其术后生活自理和尽早回归社会[6]。经研究分析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来自很多方面,手术外科伤口感染的预防也是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这一环节中对于伤口感染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在术后的24h、2d、5d、7d时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4.00%),而试验组切口乙级愈合率(0.00%)、丙级愈合率(0.00%)及切口感染率(2.00%)均低于对照组(8.00%、8.00%、14.00%),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00%),试验组纠纷率(0.00%)低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Ⅰ类手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的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感,提升甲级愈合率,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减少术后纠纷,提升满意率,效果理想。

  4参考文献

  [1]于红静,刘俊臣,宁瑶,等.影响基层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干预研究[J].海峡药学,2020,32(4):127-129.

  [2]邓欢.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3):65.

  [3]吴强,罗小英.某院2018年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0,17(3):354-356.

  [4]张园园,董青青.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171-172.

  [5]尹新梅.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手术室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1):41-43.

  [6]朱江华,李玲,汤卓红,等.PDCA循环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的应用[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35(4):561-564,568.

  作者:李莉 刘平 杨秀霞 罗秀娟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

返回护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儿科护理风险防范式护理效果上一篇: 心血管内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策略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