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所在,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当代,文化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重要竞争力。因而对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抢救挖掘,传承创新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而辽西高跷秧歌的传承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辽西高跷秧歌及其历史传承
辽西高跷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宋国就有一个叫做兰子的人非常擅长跷技,受到当时人称赞。到了战国时期,这种技术流传更为广泛,民间经常出现成群结队的人表演。之后,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跷技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断创新,名称也从晋朝的“长脚”“乔人”转变为北魏的“长脚技”,宋代的“踏跷”,“高跷秧歌”是到了明朝才获得普遍公认。
辽西秧歌不仅是一种具有鲜明辽西特色的民间舞蹈,在历代的发展传承中也汇入了中原秧歌的精华。清朝中期,河南、山东等地的高跷秧歌已经具有了说唱的特色,表演者每次演出之后都会加入小场说唱。之后说唱部分逐渐突出,高跷秧歌退居其次,形成了河南曲剧。而辽西地区在演变中不断对高跷表演加以完善、突出,于是就慢慢演化为了风格鲜明的辽西高跷秧歌。清朝时期,辽西高跷秧歌在民间非常盛行,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正月十五等传统节日,经常有高跷秧歌的表演,还会参与祭拜火神的仪式并负责把火神请出,人们跟随高跷秧歌队伍沿街巡游、祈求平安。当时高跷秧歌的地位已经非常受重视。辽西一带的农村地区每逢重大出巡仪式时必有高跷秧歌队伍的加入。
解放后,辽西地区的高跷秧歌发展非常迅速,每逢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民间娱乐中高跷秧歌都是必不可缺的项目,加入的人群范围也逐渐扩大。除了青年、中年外,少年、老年,甚至部分女性也都踊跃加入了秧歌队伍,从而突破了千百年来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限,女性的特质也为高跷秧歌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诸多高跷秧歌队伍中最为活跃也是高跷秧歌史上不得不提的是锦州高跷秧歌队。上世纪90年代,锦州高跷秧歌队首次进京表演,就受到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接着又多次在沈阳国际秧歌节夺得奖杯,深受省城观众喜欢。在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仪式上,锦州高跷秧歌应邀参加并受到了香港各界群众的赞赏,时任香港行政司长的范徐丽泰对其进行了表彰并且亲笔签署了颁奖证书。一时间,辽西高跷秧歌名扬海内外。当下,随着辽西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辽西秧歌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取得了更为广泛的发展。艺人们在对传统艺术精华进行继承的基础上,又结合时代特色对内容和形式都做了一些改造,使得辽西高跷秧歌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大大丰富,整体美和个性美融合为一体,逐渐成为全国秧歌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
二、辽西高跷秧歌的艺术特点
辽西高跷秧歌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形式,艺术特色极为鲜明,内涵也较为丰富,其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于节日民俗
高跷秧歌是为庆祝新年而诞生的,自古以来,演出时间虽然有大大小小的变化,但是基本固定在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其他时间则较少。解放后,也多在“五一”“十一”、元旦等节日时举行大规模高跷秧歌表演。这种形势火爆、气氛热烈的艺术形式非常迎合节日热烈、欢快的气氛,因此成为民间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
2.集体项目,群众性较强
高跷秧歌动作基本比较固定和规范,高跷技术也难易得当,因而对于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群来说都可以参加。而且和瑜伽、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不同,其对身高、体重、容貌、性别等都没有严格的要求,普通人都能参加,群众性较强。
3.服装、道具极为讲究
高跷秧歌的服装是一种原汁原味的传统服装,头饰上也和原始的“花山”类似,太和高跷是辽西地区唯一使用“花山”的艺术形式。此外,太和高跷对于高度也是有严格要求的,一般要大于0.9米,最高的能够达到2.4米。此外,在高跷、头饰、扇子包括手绢上也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多以各种亮丽的颜色为主,以求达到和跷技美、舞蹈美融为一体。
4.人物扮相和乐队伴奏
人物扮相多分为上装和夏装,有时也会伴有部分戏曲、神话中的人物,如群众比较熟悉的孙悟空、青蛇、济公等。乐队以大鼓和唢呐为主,辅以小钹、捧笙、三几子等。曲目最为常见的有《小翻车》《柳青娘》《句句双》等,解放后,随着时代发展又增加了《解放区的天》《志愿军战歌》《好日子》等。
5.表演风格粗犷、热烈
作为节日里的一种重要活动,辽西高跷秧歌在表演上带有场面火爆、热烈的特点,表演者动作粗犷、豪放、热烈欢快,节奏也铿锵有力,以完成人体动律的和谐完美。表演时多以大扇大舞为主,配合以扔、蹲、跨、别、拧等动作,这些也都是辽西地区独有的,表达了在节日欢乐气氛中辽西人民对未来的热爱和憧憬,这也是其深受民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三、辽西高跷秧歌的发展现状
辽西秧歌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自然传承以及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传承,大体上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保护,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比如《好日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现代歌曲的融入;比如在服装道具上也融入了现代的审美特色,这些创新都使得高跷秧歌有了更为广泛的受众。同时,随着国家对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辽西秧歌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项目,更是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每逢春节时,政府组织高跷秧歌队的表演,以期用来活跃群众节日文化。从1985年起,区文化馆就开始组织人员下乡普及高跷秧歌的知识和技艺,确保在传承的同时能够进一步规范表演,同时还注意对周边地区的技艺及特点进行吸收融合,从而创作新的舞蹈套路。对于突出的秧歌队采取重点扶持,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使之能够真正代表辽西地区高跷秧歌的水平,并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赛事。2006年,辽西高跷秧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转第页)(接第页)当地成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进行全面保护工作,并走访老艺人, 搜集到了大量的文字和影像等宝贵资料,并对当地原有的高跷队做了调研了解,撰写了一大批高跷秧歌的论文和作品。通过这些努力,保证了高跷秧歌能够保持原有的艺术精华,防止在流传过程中出现被篡改甚至消失的情况,也使得江西高跷秧歌重新受到瞩目并日益兴盛。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辽西高跷秧歌队从五六十年代鼎盛时期的26支队伍锐减到现在的5支左右,其颓势现象非常明显。究其原因,现代社会下国内的文化事业、娱乐游戏都在蓬勃发展,各种电子游戏以及西方的现代舞、音乐、电影、电视等开始逐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单一、没有选择的文化艺术在多元娱乐冲击下竞争优势丧失,尤其是传统艺术被不少年轻人视为老土、落后的象征。从高跷秧歌自身来说,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危险。部分老艺人年事已高不能再从事表演,而年轻人要么外出求学要么外出务工,剩余的年轻人也多沉迷于现代娱乐方式,很少有人能接触到,部分人即使有机会接触也不愿学习这项技艺,因此这些优秀的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此外,演员都为农民,大都忙于自家生计,集中演出比较困难,购买道具、服装的资金来源也很少。再次,我国当前仍然是以经济发展为主,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是总体来说,资金支持力度仍然不够,且绝大多数投入到了城市的博物馆、体育馆等现代文化设施的建设,民间文化资金支持有待提高,对传统技艺和现代研究方法都精通的专业人才也较为缺乏。
四、辽西高跷秧歌的发展与创新
要扭转辽西高跷秧歌濒危局面,最为关键的无疑是结合时代特色对其进行发展创新。首先,市场经济下,艺术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迎合人们的审美趣味,形成产业化管理。即调动全部社会的力量,实现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并采取股份制和企业冠名等手段使其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较为成功的案例是赵本山带动的东北二人转的复兴,就是走了从社会支持到产业化的路径,产业化能够有效解决现在遇到的资金、人员组织等问题。此外,还可以采取和现代艺术结合的形式,比如,在中国达人秀上非常受欢迎的秧歌队伍就是采取了和现代舞融合的方式,契合了年轻人的心理,使得年轻人愿意学习和欣赏。最后,应尽快建立专业的演出团体和科研机构。高跷秧歌要想在如今众多娱乐项目中脱颖而出,除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外,专业演出团体的直观宣传和科研机构的探索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够为其在群众中再次普及和复兴做出重要贡献。
结语
辽西高跷秧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因此当代人必须孜孜不倦地努力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复兴。
参考文献:
田阡.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艺术,2009(1).
杨金会,闫锋.全国最高的高跷——辽西高跷秧歌.神州民俗,2006(12).
金素莉,李日辉.中国最古老的高跷.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刘统霞,马丹丹.被表述的民间艺术及文化保护反思——辽西高跷秧歌考察.齐鲁艺苑,2008(1).
作者单位:大连教育学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