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简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非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效果分析)

2022-11-08  本文已影响 198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包括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NSTEMI)。近年来NSTEM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发现[1,2],NSTEMI患者具有发病年龄高,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远期预后差等特点。本研究对NSTEMI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有助于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2011年12月—2013年6月在山西大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NSTEMI组52例与STEMI组8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最新制定的关于NSTEMI、STEMI的诊断标准[3,4]。NSTEMI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0岁~82岁(66.57岁±9.03岁);STEMI组男性66例,女性20例,年龄45岁~76岁(57.86岁±11.45岁) 。
  1.2 观察项目及方法
  1.2.1 一般资料 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史、心绞痛史、陈旧心肌梗死病史。
  1.2.2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所有病人均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管腔狭窄≥50%为有意义的病变,主要血管包括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和左主干,病变血管数分为单支、二支、三支病变,将左主干定义为二支病变,二支及以上病变称为多支血管病变。
  1.2.3 住院与随访期不良事件发生 记录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事件的发生率。对出院患者通过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不少于6月的随访,记录半年内再发心绞痛、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无统计学意义;NSTEMI组高龄、女性及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STEMI组,既往有心绞痛、陈旧心肌梗死病史患者比例高于STEMI组(P<0.05),NSTEMI组患者吸烟率低于STEMI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NSTEMI组多支病变、90%~99%狭窄及侧支循环高于STEMI组,单支病变与完全闭塞率低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住院与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NSTEMI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低,再发心绞痛发生率高于STEMI组,随访半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高(P<0.05)。详见表3。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引起相应心肌急性不可逆性损害[5]。目前临床上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2类,即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虽然两者有着相似的病理基础,但因发病机制不同导致两者临床特点、治疗策略与预后均有不同[6]。目前研究认为,NSTEMI主要以血小板血栓为主,造成冠状动脉的急性次全闭塞,出现心内膜下损伤,表现为 ST段不抬高[7]。而STEMI主要以富含红细胞、纤维蛋白的红色血栓为主,导致冠脉内完全闭塞,出现透壁性心肌损伤及坏死,表现为ST段抬高[8]。
  本研究表明,NSTEMI组高龄及女性比例高于STEMI组,提示NSTEMI发病年龄大,女性比例高,常合并糖尿病与陈旧心梗病史,与Bell 等[9,10]研究结果类似。由于NSTEMI组女性比例高,所以吸烟率低于STEMI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NSTEMI多支血管病变率高,冠脉完全闭塞率低,对缺血不敏感,且由于慢性缺血预适应的过程而有利于侧支循环代偿的建立,因此心肌坏死面积小,心功能相对较好[11],可以解释N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包括再梗死与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低,死亡率与STEMI组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提示NSTEMI多有心绞痛史,住院与随访期间再发心绞痛、随访半年内各不良事件(包括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STEMI组,可能由于NSTEMI多见于老年人,合并危险因素多,加上NSTEMI患者血管病变重,尽管完全闭塞率低且存在侧支循环,但高度狭窄率高,梗死前心肌缺血仍很严重,容易导致再梗的发生从而使心肌电活动不稳定,诱发心肌缺血、损伤及坏死[12],预后差。
  NSTEMI发病年龄高,女性多见,合并糖尿病与陈旧心肌梗死病史者比例高,既往多有心绞痛病史,冠脉多支病变多见,常有侧支循环,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心功能相对好,随访半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远期预后差。
  参考文献:
  [1] 马尼什,周淑娴,雷娟,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1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2(8):892-899.
  [2] 刘国斌,陈洁茹,张弋,等.18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诊疗状况回顾性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7):608-610.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675-690.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5):353-367.
  .J Am Coll Cardiol,2011,57:1920-1959.
  [6] 陈纪林.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8:501.
  [7] Davies pathophysiology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Heart,2000,83:361-366.
  [8] 韩雅玲,王效增.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6(15):1131-1133.
  .Pharmacotherapy,2000,20(9):1034-1044.
  [10] 王萍萍,杨彤,赵军,等.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4(31):1117-1118.
  .Am J Cardiol,2006,98(3):331-337.
  .Eur Heart J,2005,26(1):18-26.
  作者简介:张莎,女,现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邮编:030001);高宇平(通讯作者)、李学文、杨帆,工作于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邮编:030032);吕吉元,工作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听觉诱发电位和脑干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皮层诱发电位)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