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英语论文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 378人 

  摘要:文章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多、教学周期长且授课对象来自全校各个专业这一特点,结合其在高职院校中运用“课程思政”的鲜明优势,通过探索发现、深度挖掘、有机融合以及加工凝练四个方面来探讨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期更好地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将课程思政与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英语学习中的思政要素相结合,为提高学生就业、顺利发展其职业生涯以及有效实现其自我价值和内生动力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因此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传授课堂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价值引领,从而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的伟大目标。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最中心的理念就是协同育人,教师要利用所授课程特色,结合思政理论共同达到良好的育人目的。

  一、“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高职英语课程发展的需要

  首先,在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是高职英语课程发展的必然需要,英语课程是学生接受跨文化教育以及吸收跨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多数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知识非常重要的路径。在2020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说明今后在大学英语包括高职英语在内的英语课程中,要重点突出课程发展以及改革的非凡意义。在英语课堂中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开展思政教育,要将大学英语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优秀人才的目的。[2]同时,英语教师作为广大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同样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我们在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个主阵地上,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责任,为协同育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需要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直为世界所瞩目,将其传承下去并使其得以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英语作为连接我们与世界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一代青年要利用好英语这座桥梁,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华文化传承并发扬下去。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思政元素是极为有用的。

  (三)正确价值观引导的需要

  目前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地多元化,加之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学生易于接触到一些西方思潮,有些学生可能会盲目地崇拜他国文化,但作为这个年龄的大学生,他们的思辨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可能会被一些西方的腐朽思想所腐蚀从而摒弃本土优秀文化。在高职英语课堂中适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理性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运用“课程思政”的优势

  (一)职业特点

  高职英语的授课对象涉及到全校的各个专业,与其他的本科公共英语课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高职英语偏重将英语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更具有职业性以及实用性的特征。《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突出实用英语的特点,坚持为高职培养实用性人才和“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向。[3]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地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以及他们毕业后要面临的岗位开展思政教育,这样能够更加自然地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将职业精神作为主要元素和有利抓手来进行思政教育,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敬业爱岗、诚信友善等职业素养。于润物细无声中将思政的种子埋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学科特点

  由于英语课程具有包含不同语言文化内容的学科特点,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程中,可以将外国文化作为基础,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合进来,从而在英语课堂上形成以英语教学为主导的思政教育培养机制,推动高职院校中的思政教育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更好地以英语课程教育实践为中心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新时代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英语思政教学实践路径及策略

  (一)探索发现

  探索大学英语课程中“真善美”。高职英语教材涵盖了很多实用性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首先要深度研究教材内容,仔细探索教材内容中的每一个可能涉及到的思政教育资源,同时又不能受教材所限,拘泥于现有的书本内容,教师应该适当结合教材内容,将与其相关的思政点有机结合。在教材之外,教师还可以自行查找探索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泛读材料供学生阅读,以此为载体在整个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

  (二)深度挖掘

  深度挖掘生动有效的育人元素。以《高职国际进阶》综合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company为例,这个单元精读文章题目是IsVolvoSwedish,AmericanorChinese?讲得是有关中国本土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发展史。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从而深度挖掘出生动有效的育人元素。课文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都有可能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比如,在深入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运用视频Vol-vo’sdevelopment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课堂,激起学生对沃尔沃和吉利两大汽车公司的兴趣,了解吉利收购Volvo事件,进入课文情境。此处,通过学习国有汽车品牌吉利与2010年收购沃尔沃汽车的事件,增进学生对我国近几年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自豪感。从而达成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的育人目标。在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However,underChi-na’sregulations,foreigncarmanufacturerscanonlyproducecarsinChinawhenthecompanyisjointlyownedandrunbyaChinesecompany.”这句话里面出现了一个词regulation即“法规”,教师可以利用这样一个简单的词,渗透有关外国汽车在中国生产的法律法规,以此来增强学生法治观念从而达成育人目标。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撰写感谢信,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同时就可以通过疫情期间习总书记对医护人员说的话做背景,设置情景,通过引出思政学习素材“习总书记对医务人员的话”,联系医务人员白衣执甲,大爱无疆,引发学生共鸣。古语有云“知恩图报,善莫大焉”“衔环结草,以恩报德”由此为契机给医务人员写一封感谢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有机融合

  与专业基本原理前沿知识有机融合。高职大学英语的授课对象涵盖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有的英语教师可能要同时教授若干个不同专业的班级。在教材内容相同的情况下,结合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不同的需求,教师应该从不同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从他们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入手发掘思政元素,将其与学生的专业进行有机融合。同样是IsVolvoSwedish,AmericanorChinese?这篇文章,面对汽车加工与制造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从造车过程中的精益求精,领会大国工匠的工匠精神这些点切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而面对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民族汽车品牌的发展上升到中国的奋斗精神,还可以抓住广告宣传应遵守诚信这一职业道德的点来达到育人目的。

  (四)加工凝练

  把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在英语课程中融合思政内容并不是简单地将思政教育内容做系统转移,而是要把发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内容,将其与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该过程就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较高的接洽能力。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高职大学生英语教学课堂,必须要考虑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对接能力[4]。想要把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统筹能力,要在教学全过程中进行全面性的英语思政布局。教师要把挖掘到的思政元素进行加工凝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化融合与系统化推进,从最基础的教学环节开始,进行反复打磨,熟练掌握各项教学思政技巧,最大限度地围绕思政教育推进英语教学工作。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缝衔接,从而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的效应。

  四、结语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努力做到与“课程思政”建设保持步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互补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在专业知识点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入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开拓其国际视野,培养拥有中国文化自信和中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朱倩谊.“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新阅读,2021(3):66-6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4]赵娜.高职英语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路径和实施保障[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111-114.

  作者:王丽霞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返回英语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上一篇: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建设探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