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英语论文

大学生应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讨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672人 

  摘要:新冠疫情具有社会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难预测性,各方信息借助网络传播力量形成多元舆论。应对多元舆论的方式反映着个人的思维能力、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基于对70名大学生应对新冠疫情舆论的调查,发现总体上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但情绪易被煽动,思辨能力有待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较薄弱。大学英语应利用课程的国际视野,发挥其“课程思政”作用,通过国内外社会事件对比、文化异同分析等方式,优化大学生的信息处理方式,培养思辨能力,提高政治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科学应对多元舆论。

  关键词:新冠疫情;多元舆论;大学生;大学英语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于舆论的定义是:“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然而,舆论不同于自为组织的纲领政策,可以对各种问题表现得十分理智,它的自在形态决定了它在总体上是一种理智和非理智的混合体[1]。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之初,作为社会突发事件,由于疫情本身变化复杂,发展趋势难以预测,各种相关信息常常纷至沓来;加之,当今由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交织而成的新媒体环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即时性、海量性、交互性、虚拟性、隐蔽性和渗透性等特点,因此,传统的信息“把关人”角色功能日益弱化,多渠道、多层次良莠不齐的信息都能通过高速传播积累一定量的受众,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舆论。在这种高速变化、鱼龙混杂、甚至相互矛盾的多元舆论环境下,思维活跃、情感丰富、青睐新鲜观点和事物的大学生群体能否保持理性,牢记社会责任,坚定立场,客观分析各方信息真伪,辨别舆论正误,宣扬正能量,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多元舆论常见应对方式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的六项主要研究发现中有两项提到了网络社交应用对新闻传播的重要影响力。该研究报告发现在网络社交用户中,网络新闻用户占比在45%左右,这部分用户通过社交应用浏览或转发新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应用媒体属性增强,成为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途径,截至2016年12月,近一半网络社交用户通过社交应用获取新闻,高于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专业新闻资讯网站获取新闻的比例,社交应用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传播热点事件的重要渠道,用户通过社交应用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打造了个人参与度高的新闻阅读体验。因此,新兴舆论场就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麦克风”,一条“小道消息”,通过新兴舆论场的发酵、催化,会迅速升温[2]。人们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教育背景都影响着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思维模式;另外,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也决定了人们应对舆论时的态度和方式。

  (一)权威信息信奉型

  在众说纷纭的消息中,这一类型民众总是倾向于信奉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权威机构及人士在官方媒体上发布的消息,他们认为官方消息是经过了深入调查后才公开发布的,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事情的现状和进展,因此,很容易融入官方消息营造的舆论氛围中去。在新冠疫情中,虽然形势严峻,但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上的官方报道除了及时公布疫情相关数据外,大力宣扬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采取的抗疫防疫措施,发布抗疫进展,宣传日常预防手段,一方面加强民众的防疫意识,另一方面消除民众的恐慌情绪,在艰难的形势下营造了团结一心、共同抗疫、必将胜利的舆论环境。受这种积极向上的舆论影响,信奉官方权威信息的民众基本上能在严峻的抗疫形势下响应政府的号召,保持乐观的心态,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继续传播官方主流言论,维护这种积极的舆论氛围。

  (二)小道消息追随型

  新冠疫情具有突发事件本身的复杂多变性和难以预测性,国内官方媒体需要时间调查各突发状况,以给予客观、深入的报道。但非官方的各媒体平台、个人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消息发布渠道不需要严谨的调查就能发布或转发来源不明的实时状况、个人观点、外媒言论等非权威信息,在一定时间内填补了某些方面的信息空白。而当涉及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往往急于得到更多相关信息,因此,部分民众很容易追随信息发布比官方媒体迅速的各种“小道消息”发布平台,哪怕部分“小道消息”后来被证实有失偏颇,但传媒学“先入为主”的规律依然影响着这类民众,他们习惯追随和传播来源不明的“最新消息”,很少考虑消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社会功能。新冠疫情期间,多个坊间流传的个人求医信息、病毒传播方式、外媒对疫情的预测都曾引起一定程度的舆论恐慌。

  (三)情绪感受支配型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时,理性的思考和辨别需要时间和引导,也需要以往长期的思维训练形成的理性思维模式作为基础。但作为人本能反应之一的情感反应,却能在受到外界信息刺激后迅速左右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一部分民众在面对舆论时倾向于受情绪感受的支配。特别是在涉及本人利益时,高度敏感的神经极易受到情感强度高的信息触动,尤其是饱含情绪的图片和视频信息,很容易煽动民众情绪,从而认同该信息传播的情绪和背后的观点,并进一步传播给自己身边的线上线下群体,形成群体舆论。本次新冠疫情中,来源于各个信息渠道的“有病难确诊”“医护舍身抗役”“湖北人被歧视”“全国支援湖北”等情感能量高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涌现,让易受情感支配的部分民众在多元舆论中持续感受着担忧、感动、愤怒、欣慰等矛盾情绪的过山车。

  (四)理性分析思辨型

  与情绪感受支配型不同,另一部分民众在面对多元舆论时,能剔除舆论本身的情绪色彩,克服舆论来源信息引发的情感,保持理性思考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全面性。这部分民众通常关心国内外社会时事,眼界开阔,听取多方面、多角度观点,思考观点产生背景,具有较强的信息辨别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新冠疫情发生时,面对大量涌现的信息,特别是情感煽动性强的信息时,这部分民众能不受饱含情绪的舆论影响,不偏激、不片面地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分析信息真假,来源背景,传播目的,基于能收集到的事实依据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新冠疫情期间,呼吁“所有房东免租”的舆论引来一片欢呼叫好时,也有理性思考者指出房东和租客一样也是疫情受害者,房东辛苦买房养房,不能被强迫独自承担损失;当大理还没有指定隔离酒店时,一大理武汉籍民宿店主为滞留云南的湖北游客提高食宿,招来骂声一片,声称他“要钱不要命,枉顾邻里性命”,这时也有理性者发出不同的声音,呼吁这种人道主义行为是勇敢的,值得称颂的。

  (五)社会功能主导型

  舆论的功能体现为公众按照自我主观意志、价值尺度改造客观世界的努力。然而,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由于个体的客观经历、知识的差异,他们理解信息也会出现差别,对同一信息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公众往往运用他独特的经验,以自己的背景来弥补信息的多义性和不明性。因此,舆论有正误之分,不是所有的舆论都是真实地反映社会事务的发展,代表人民利益[3]。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虚拟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对网民的意识、言论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对事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存在正面和负面的作用。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民众,在接收到某种舆论时,除了分辨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外,还会考虑言论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对事件发展的作用。对于信息来源不可靠的舆论,坚决抵制,对于来源可靠但不利于解决问题、推动事件向好发展的言论,也会采取有限范围内定向发送以便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会大肆传播,引发或加深舆论的不良社会影响,妨碍社会问题的解决进程。新冠疫情初期,由于疫情发展非常迅猛,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时间组织人员、调集资源应对严峻的抗疫形势,湖北武汉出现了疑似病人难以就医的情况,一段时间内相关图片和视频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让疫情初期本就紧张的民众更为恐慌;但也有社会功能意识的民众,看到政府的抗疫举措和决心后,清楚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没有继续大范围传播类似信息,增加不必要的恐慌情绪,而是利用自身资源,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推动事态向好发展。

  二、大学生应对多元舆论的倾向

  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在校大学生在社交应用用户中的占比最高,占全体用户的25.0%,他们习惯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等社交应用获取、转发和交流新闻咨询、发表个人意见[4]。在这种急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面对突发事件引发的多元舆论时,思维活跃、情感丰富、青睐新鲜观点和事物的大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反映出了他们的思维模式、思辨水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本文作者以湖北经济学院的7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大学生应对疫情期间热点话题的多元舆论方式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们总体上具有较强的同情心和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但情绪较易被煽动,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一)权威仍主流,小道也易信

  在面对新冠疫情期间各种渠道的消息时,95.7%的大学生会每天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APP端等官方媒体报道和评论,并在社交平台上转发相关消息或评论。91.4%的大学生表示相信官方权威报道是真实可信的,其他大学生认为官方报道在疫情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有可能不够全面或者存在误差。98.6%的大学生表示除了关注官方消息外,还常常关注至少一个其它非官方团体或个人微博、QQ空间、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在新冠疫情期间,75.7%的大学生认为他们非官方信息平台发布的消息比官方媒体更迅速,78.6%的大学生认为非官方信息平台可以补充官方媒体没有关注到的情况,30%的大学生表示当他们习惯关注的非官方平台所发布的消息与权威媒体不符时,他们会对权威媒体信息存疑。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关注官方权威信息平台的同时,也有至少一个自己青睐的非官方信息渠道,他们认为非官方信息可以有效补充权威信息,甚至少部分同学会因为非官方小道消息而怀疑官方信息的权威性,因此,官方媒体营造的舆论氛围感染着大部分学生,但非官方信息平台营造的舆论氛围也对大学生具有较大影响力。

  (二)情感易触动,理性待增强

  新冠疫情期间很多消息容易让人情绪激动,大学生在面对这些让人产生悲伤、感动、愤怒、兴奋等高强度情绪的消息时,通常易于跟随情绪的牵引,追随消息引发的舆论,忽视消息的真实性和社会影响。比如,疫情爆发早期很多同学在QQ群或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平台看到了多个湖北地区个人求救的文字或音视频消息,这与官方媒体报道的全国人力物力正驰援湖北的情况看似矛盾,与当时对官方媒体营造的积极抗疫、众志成城的氛围不相符,有87.1%的大学生表示看到这些信息后感受到了强烈的绝望情绪,82.9%的大学生收到类似消息后立即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转发了这些信息,74.3%的大学生转发信息的同时发表意志消沉的言论,仅25.7%的大学生收到类似信息后思考过信息的真实性和信息产生的背景,几乎没有同学当时考虑过信息传播会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影响。

  (三)思辨在萌芽,功能欠考虑

  生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总体上在不受情绪影响时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新冠疫情期间,面对网络上热闹一时的各种乡村“硬核”封村举措和标语时,71.4%的大学生觉得新奇好玩的同时,认为有些做法和口号是有利于控制疫情的,但也有些做法和口号过于极端,不利于社区的团结和谐,甚至从长远看可能妨碍抗疫工作,然而即使大部分同学不认可某些做法和口号,还是有68.57%的大学生转发了这些自己认为不太正确却觉得有趣的信息,而且没有同时转发自己的理性看法,转发的目的只是传递“娱乐精神”,没有考虑信息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前面提到的传播意志消沉言论和信息的例子,也说明了大学生们面对舆论时,可能会探究舆论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但很少考虑舆论对事件向好发展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严重忽视了舆论的社会功能。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舆论应对能力培养

  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交用户的主要群体,是多元舆论的接收者,也是舆论的参与者和传播者,他们的信息处理思维模式和多元舆论应对方式不仅对当下的社会事件发展具有直接作用,还会影响其国家归属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从而对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的信息处理思维方式、多元舆论应对能力应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6]。而大学英语的人文性质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课程性质中强调,“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学英语课程可以利用其开阔的国际视野,引导大学生培养科学辩证的信息处理能力,坚定思想政治立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理性并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舆论应对态度。

  (一)对比中外时事观点,训练多元舆论思辨能力

  传播学者拉姆斯丹和加尼斯冷战期间通过实验研究指出,正反两方面消息较之单方面消息的优点之一便是,它对后来的说服工作可以建立起更有效的抵抗力;接受正反两方面消息的人就像打过防疫针的人一样,对后继的反宣传的“病毒”有一种天然的抵抗力[7]。而且,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较强,他们不喜欢一味地接受灌输、接受被动影响,他们更多地倾向于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在获得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之下展开主动的沟通和交流,在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中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时常收集有关社会时事热点的外方英文报道,尤其是情绪煽动性较强烈的报道,结合中国本土媒体信息,引导学生比较中外报道中信息和观点的异同,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看法,鼓励与其他同学交流,在探讨和辩论中改进自己的观点。由此,引导大学生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处理方式,克服情绪波动对思维的影响,训练应对多元舆论的思辨能力和正确的、理性的沟通交流能力。

  (二)分析中外类似案例,坚定舆论应对政治立场

  坚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社会稳定的保障条件之一。对于崇尚自由、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首先要增强他们的政治文化认同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优越性,从而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坚定政治信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收集相似事件在国内外的处理案例,比如重大灾难发生后我国与其他国家采取的救灾行动案例,引导学生依据各国现实状况从多方面展开对比,在案例对比研究中真切体会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不被资本运作所左右、不受特权阶级所影响、以人民利益为先的特点,从心底里拥护我国的政治制度,涌现爱国情绪。当学生具有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后,在面对多元舆论,特别是反动舆论时,大学生能利用敏锐的政治嗅觉,迅速作出判断,抵制危害国家团结稳定的言论,并积极阻断相关言论的传播。

  (三)探讨中外历史文化,增强舆论应对社会责任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外国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冲击着习惯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社交的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弗洛伊德所说的“快乐原则”,让部分大学生发表和转发言论时无所顾忌,不假思索的传递各种信息,甚至肆意宣泄个人情绪,并把所有限制言论和行动的行为都称作是“违反人权”,盲目崇尚西方标榜的“个人主义”。然而,各民族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其形成都具有各自的社会历史发展渊源,每个国家的现行文化状态都是历史的沉淀和选择,每种文化形态在一定时期都有它的优缺点,没有最好的文化形态,只有最适合现阶段的文化形态。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可以增加世界各国历史文化演变方面的知识,结合中国历史文化,讨论各国文化形态的优缺点和历史必然性,从而认识到维护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性,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应对多元舆论时,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慎重考量舆论的社会影响力,克制负面舆论的传播,宣扬具有正面社会功能的舆论,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周奉真.“麦克风时代”与舆论引导问题[J].求是,2010,(4).

  [3]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2016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7]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作者:赵凌云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返回英语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输出驱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运用上一篇: 隐喻修辞在初中英语的应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